智氏起源於東周時期,曾是晉國六卿之一,是一個古老文明的華夏望族,得姓始祖是晉國上卿智莊子。
春秋初期,晉國相國荀息之孫荀首,食採於智邑,官至中軍佐,史稱智莊子。智氏世代為卿,到智襄子執政時,智氏遠強於韓、趙、魏三卿,成為晉國乃至周王朝最具權勢的大夫家族。然而在晉陽之戰中,智氏功敗垂成,遭受滅族之災,家臣豫讓為給智襄子復仇,留下了“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男人願意為賞識自己、瞭解自己的人獻身,女人願意為欣賞自己、喜歡自己的人精心妝扮。)的千古絕唱。
擴充套件資料:
遷徙分佈:
晉陽之戰中,智襄子、智襄子兄智宵、智宵長子智國均戰死疆場;智襄子嫡長子智顏流亡鄭國;智襄子叔父智果一支族人,在晉陽之戰中為保全智氏血脈,由晉國史官改為“輔”姓,遷往他鄉,秦滅六國後,輔姓不忘先祖,恢復智姓,世居山西榆次縣,有後人祖居今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
明代洪武年間,為了充實中原人口,部分智氏族人在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下集中,遷往河北、河南、山東、江淮一帶等地,智姓主要分佈在山西、河北、河南。至2013年,智氏人口約有9萬人,佔總人口的0.007%(十萬分之七),位列392位,主要分佈在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山東、江蘇、湖北等省區。
智氏起源於東周時期,曾是晉國六卿之一,是一個古老文明的華夏望族,得姓始祖是晉國上卿智莊子。
春秋初期,晉國相國荀息之孫荀首,食採於智邑,官至中軍佐,史稱智莊子。智氏世代為卿,到智襄子執政時,智氏遠強於韓、趙、魏三卿,成為晉國乃至周王朝最具權勢的大夫家族。然而在晉陽之戰中,智氏功敗垂成,遭受滅族之災,家臣豫讓為給智襄子復仇,留下了“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男人願意為賞識自己、瞭解自己的人獻身,女人願意為欣賞自己、喜歡自己的人精心妝扮。)的千古絕唱。
擴充套件資料:
遷徙分佈:
晉陽之戰中,智襄子、智襄子兄智宵、智宵長子智國均戰死疆場;智襄子嫡長子智顏流亡鄭國;智襄子叔父智果一支族人,在晉陽之戰中為保全智氏血脈,由晉國史官改為“輔”姓,遷往他鄉,秦滅六國後,輔姓不忘先祖,恢復智姓,世居山西榆次縣,有後人祖居今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
明代洪武年間,為了充實中原人口,部分智氏族人在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下集中,遷往河北、河南、山東、江淮一帶等地,智姓主要分佈在山西、河北、河南。至2013年,智氏人口約有9萬人,佔總人口的0.007%(十萬分之七),位列392位,主要分佈在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山東、江蘇、湖北等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