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哈大叔3

    例如德國古典哲學家並沒有說唯物或唯心這些名詞,都是(國內?)後給予的分類。

    希望研究哲學歷史的專家給予說明!我個人認為:唯心論子虛烏有,唯心的“心”是什麼?所謂的“地心”在中國歷史上沒有!現代的地球在中華象形科學中是“中國”!中國心是唯心主義?!

  • 2 # 淡淡一掬水

    這個說法很容易把人帶偏。它的基礎是“缸中之腦”也是物,你不能不承認它是物吧?

    我認為這種提法,既沒有理解什麼是唯物主義,也沒有理解什麼是唯心主義。

    凡是對事物的認知和對事物的表達,都跟思想意識相關聯。就此如果認為“與精神有聯絡的一切事物,都是心在先”,“沒有經過心的思考,萬物都不存在”,“任何事物的存在、生成、發展,一定是心在先,必須在心的作用下才會產生”。甚至“包括無機物、無意識的物質,遵循一定的規律和法則,也是它的規律和法則在先”,受規律法則制約,就是精神在先起作用的結果”。這種認知就是唯心主義。

    “這就是精神在先”。“所有跟精神、跟意識相關的世界,大腦是產生精神的東西,不管它在缸裡還是在缸外,它也是精神在先形成的東西”。這樣就把人模模糊糊地帶進了他的邏輯。他認為的“邏輯”。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不排斥精神的作用。唯物主義更承認精神和意識的能動性對物質的反作用。唯物主義承認一切發明和發現都是精神和意識的提前設想、猜想、設計,新發明才能產生、才能有新發現。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爭論在於:“精神”和“物質”誰以誰為依託。而不是是不是承認精神作用的存在。而是探究“精神”究竟屬於誰?

    也就是精神屬於物還是精神屬於人?精神屬於人還是精神屬於神?

    ~~~~~

    缸中之腦可能是死物也可能是活腦(用營養液培養)。死腦當然不會思維了,它的精神也隨之消失,但若是活腦它仍然會繼續思維,它仍然會以它的記憶和儲存繼續思維。

    但是它沒有六個感覺器官,不會有對世界的新的資訊認知了。

    那麼精神來自於物質還是精神自己產生的呢?

    ~~~~~

    缸中大腦會因為沒有外界干擾它會“獨立思考”,但是獨立思考產生的思想得不到反饋它會枯竭。正如作家閉門寫作而得不到讀者的反饋他就會“江郎才盡”。如果用現代技術用電訊號刺激缸中大腦,得到它的新思想,那已經不是缸中大腦的新思想了!那屬於電訊號輸入者的思想,起碼是他們兩個的融合思想。由此產生的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將遵循“遞弱代償”原理,讓人類的生存技能進一步下降。若一個大腦,外界不論用什麼方法給他以新資訊,它仍然不能反饋,那麼對它補充資訊就毫無意義了。所以大腦產生的思想,必須是活的思想,才有意義。

  • 3 # 帝都老粉紅

    意識決定存在和存在決定意識的根本矛盾還是沒有解決啊?

    就好像駭客帝國的設定一樣,雖然整個母體世界都是無數的缸中之腦聯網的,但他並不唯心,仍然要受到母體法則的束縛。

  • 4 # 惠舒旅社老闆

    缸中之腦是假設出來的東西,現實中不存在。按照題主的論點,假設上帝存在,那麼唯物主義也不排斥上帝了。因此錯誤的論點,必然得出錯誤的“調和”結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陰陽師抽到SSR是一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