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城樓的屋頂採用歇山頂建築式。天安門城樓為中國傳統的重簷歇山頂建築,即由四個傾斜的頂面、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垂脊下端折向的一條)和兩側傾斜層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牆面組成,形成兩坡和四坡屋頂的混合形式。故有“八簷九脊”之稱。城樓為木結構建築,大殿飛簷下是排列有序的斗拱和梁枋。斗拱為中國傳統木構架體系中獨有,是鬥形木弓形橫木組成的具有翹、昂、拱特點的木製構件。梁枋又分額枋、簷枋,斗拱下面是額枋,上面彩畫和金龍圖案,柱子之間的構件叫簷枋,會有金龍和璽圖案。
城樓的主體建築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重簷歇山式,黃琉璃瓦頂的巍峨城樓,東西面闊九楹,南北進深五間,取“九五”之數,象徵皇帝的尊嚴。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門窗。城樓內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大殿內有60根直徑為92釐米的紅漆木柱,承受著屋頂建築大部分重力。排列整齊,柱頂上有藻井與梁枋,繪著金龍吉祥彩畫和團龍圖案。正面的36扇門窗為中國傳統的菱花格式,屋頂上的天花藻井畫的是團龍圖案,在殿廳堂縱橫交錯的梁枋上繪的是金龍和璽彩繪;17盞古雅的大型宮燈,最大的那盞稱為主燈,有8個面,全高6米,直徑2.8米,重約450公斤;其餘16盞為6個面的輔燈,每個高6米,直徑2.2米,重約350公斤。每盞燈上的角各有一盞傘形小燈。地面鋪的全是金磚,面積約2000平方米。屋頂的正脊與垂脊上裝飾著螭吻、仙人、走獸。
下層是高13米的硃紅色城臺,四周環繞琉璃瓦封頂的矮牆,下部是1.59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須彌座臺基,座上為高10多米的紅色墩臺,以每塊重達43千克的大磚砌成。城樓基座周圍有漢白玉欄杆、欄板,雕刻著蓮花寶瓶圖案。
天安門城樓的屋頂採用歇山頂建築式。天安門城樓為中國傳統的重簷歇山頂建築,即由四個傾斜的頂面、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垂脊下端折向的一條)和兩側傾斜層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牆面組成,形成兩坡和四坡屋頂的混合形式。故有“八簷九脊”之稱。城樓為木結構建築,大殿飛簷下是排列有序的斗拱和梁枋。斗拱為中國傳統木構架體系中獨有,是鬥形木弓形橫木組成的具有翹、昂、拱特點的木製構件。梁枋又分額枋、簷枋,斗拱下面是額枋,上面彩畫和金龍圖案,柱子之間的構件叫簷枋,會有金龍和璽圖案。
城樓的主體建築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重簷歇山式,黃琉璃瓦頂的巍峨城樓,東西面闊九楹,南北進深五間,取“九五”之數,象徵皇帝的尊嚴。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門窗。城樓內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大殿內有60根直徑為92釐米的紅漆木柱,承受著屋頂建築大部分重力。排列整齊,柱頂上有藻井與梁枋,繪著金龍吉祥彩畫和團龍圖案。正面的36扇門窗為中國傳統的菱花格式,屋頂上的天花藻井畫的是團龍圖案,在殿廳堂縱橫交錯的梁枋上繪的是金龍和璽彩繪;17盞古雅的大型宮燈,最大的那盞稱為主燈,有8個面,全高6米,直徑2.8米,重約450公斤;其餘16盞為6個面的輔燈,每個高6米,直徑2.2米,重約350公斤。每盞燈上的角各有一盞傘形小燈。地面鋪的全是金磚,面積約2000平方米。屋頂的正脊與垂脊上裝飾著螭吻、仙人、走獸。
下層是高13米的硃紅色城臺,四周環繞琉璃瓦封頂的矮牆,下部是1.59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須彌座臺基,座上為高10多米的紅色墩臺,以每塊重達43千克的大磚砌成。城樓基座周圍有漢白玉欄杆、欄板,雕刻著蓮花寶瓶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