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糟糕的衛道士

    在梁曉聲心目當中,父親是嚴厲的一家之主,絕對權威,靠出賣體力來養家餬口。他是恩人,也是令“我”懼怕的人。因為家中絕對的領導地位,他的一言一行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軌跡。他的粗暴打罵曾使“我”口吃到中學,也使“我”懂得了什麼是一個男人的尊嚴。寬容、堅忍的母親在他面前總像一隻溫順的羊。他強烈的自我意識,使他寧願相信算命先生的“克女”之說,也不聽醫生的真誠忠告,最終延誤了姐姐的治療時機,導致姐姐幼年夭折。也是由於他的嚴厲、粗暴和無知,讓一心奔前程的哥哥大學未竟就瘋了……這些破碎的記憶甚至帶有傷痛的感覺,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無法抹掉。但這並不意味著“我”不尊重父親,不敬愛父親,他也有他值得敬重的地方。比如他本是壯士的山東大漢,不嘆氣,不抱怨,也不哀求,他的生活原則就是“萬事不求人”。他的脊樑像大山一樣的結實,一個人默默地承受著六口之家的生計。

      就是這樣一位矛盾的父親,集威嚴、粗暴、無知、固執和責任於一身,讓梁曉聲又愛又恨,又同情又憐憫,也使得他們的父子關係比常人要沉重複雜得多。

      書中曾這樣說:“在父子關係中,其實質無疑於溶淡骨血深情的稀釋劑。它將最自然的人性最天經地義的倫理,平和地扭曲為一種最為荒唐的債務。而窮困之所以該詛咒,不只是因為它造成物質方面的債務,更因為它造成精神上和情感上的債務。”也許這篇文章,就是梁曉聲對父親的那份債務的救贖吧!

      對於丈夫照顧妻兒,承擔養家餬口的義務,本是天經地義之事,但梁曉聲歸結為這是母親和“我”們弟兄四個是在“吃”父親,還是十分“任性”地“吃”。而作為被“吃”的物件,父親竟沒有一絲抱怨,這讓作為子女的“我”有意識地去思考父親的處境,理解他的不幸的同時還抱有同情心理。口吃事件的發生無疑給作者心中留下了很深的陰影,可一個孩子能有多強烈的心思去懼怕自己的父親呢!所以,僅僅是後面一句簡單的鼓勵孩子吃飯的話,就讓作者看到父親也是有慈祥的一面的。要知道,在那個窮困年代,一頓飽飯已經是很奢侈的事了,鼓勵吃飯,更無疑是預支糧食。可他就是這麼默默地承受著,縱使被自己的孩子誤會存了錢卻不願意拿出來給兒子建房娶親,生氣之餘也只是無可奈何地哀嘆一聲,(www.lz13.cn)就此了了。貧窮給了這位父親太大的壓力,也因為貧窮讓父親作為一個矇昧無知的老農民遭到了知識分子的兒子的怨恨和鄙視,當他發現自己的兒子竟是如此看待自己的父親,他的沉痛心傷又有誰能夠理解和分擔?他的“佝僂”又有誰來撫平?

      但誰能說這是父親的過錯呢?雖說“人定勝天”,可要是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悲情特性賦予了這一歷史時期的人們命運的悲劇色彩,縱是人為也是無法根本改變的。

      辛苦了一生,也滄桑了一生,隨著歲月光華的悄然流走,父親的鬢角也逐漸顯出了蒼老的痕跡。“父親,已不再是那個從前身強力壯的父親了,也不再是那個退休之年仍目光炯炯精神矍鑠的父親了。父親老了,生活將他徹底變成了一個老頭子。他那很黑的硬發已經快脫落了,沒脫落的也白了。鬍子卻長得挺夠等級,銀灰間黃,所謂‘老忠黃氏’,飄飄逸逸的,留過第二顆衣釦。只有這一大把鬍子,還給他增添了些許老人的威儀。而他那一臉飽經滄桑的皺紋,凝聚著某種夙願不遂的殘影……”每每讀此,心中不免閃現憂傷,生活,到底是不易的,而父親,終究也是不易的。

      豐衣足食的人永遠都無法理解窮苦者的固執與堅韌,更無法理解他們的矇昧與無知。然而正如作者所說,所有的悲情都是社會與環境給予的,我們唯一可以去堅守的是剝去偏見的根本的愛、溫柔和憐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詳解oracle11g如何關閉審計機制及刪除審計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