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216015035549

      河南省羅山縣西南的靈山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勝地。自明朝洪武四年,每年農曆三月初一至初十成為靈山廟會,廟會期間拜佛和旅遊的人少則十幾萬多則上百萬。這其中的奧妙何在?在靈山方圓幾百裡流傳著一個關於朱元璋三上靈山神奇而動人的傳說。  朱元璋是安徽鳳陽人,17歲那年,全家7口5人餓死。姐姐出嫁。他埋葬了親人後便到皇覺寺當和尚。進入冬季廟裡斷炊,老和尚讓他到淮西(今信陽)化緣。翌年三月初一來到靈山寺。雲遊七年有四年他在靈山度過。24歲時回到鳳陽。此時天下大亂,他的好友湯和已參加起義軍,並勸他也參加起義軍。他去皇覺寺占卜吉凶,不料寺廟失火,走投無路,第二天(閏三月初一)加入郭子興的起義隊伍。  由於他身強力壯,作戰勇敢,很快得到提拔。郭子興也將義女馬氏嫁他為妻。郭死後他便成為起義軍首領。連戰江淮時,又是三月初一,吃了敗仗。幸好與靈山不遠,他想起靈山寺,便隻身逃往寺中。因他穿一身戎裝,離寺又多年,和尚對他似曾相識,又不敢貿然相認,只好不厭其煩地問他姓甚何名。此時他哪敢透露真實姓名。見問得不耐煩時,提筆在寺廟的牆上題詩一首:  戰罷江南百萬兵,  腰間寶劍血猶腥。  山僧不識英雄漢,  只恁叨叨問姓名。  題詩後心想,靈山寺有恩於我,我若得志不允許任何人來惹該寺,於是在詩前加個題目:不惹庵示僧。  和尚們一看詩心裡都明白了,於是以禮相待,上茶備飯。和尚們見他身有幾處刀傷,便按醫書上驗方,用九龍潭中水,浸泡靈山茶,替他擦洗傷口。說也奇怪,傷口奇蹟般地痊癒。  追趕朱元璋的敵軍來到靈山寺,見牆上題詩,料定朱元璋在寺中,便將寺廟團團圍住。此時,朱元璋出逃已不可能,情急之時,和尚陳大用讓他口銜一根上下相通的粗竹竿,藏在大雄寶殿院內的水井中才躲過了敵軍的搜尋,第二天從馬放溝投奔自己的主力部隊。朱元璋走後,和尚們怕再惹麻煩,用白灰水將詩蓋住。洪武三年,朱元璋想起自己能有今天,得益於靈山寺的菩薩保佑,特別是陳大用應該獎賞。又一想,當年題的詩不知儲存沒有,於是先派使者去查清。安排使者:詩若儲存,儘快迴應天府,詩若被毀,將毀詩和尚押解京城處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熱處理的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