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諸葛不孔明

      中國是一個文學薈萃的國都,曾經創作了許許多多著名的文學作品。其中有一類詩集,讀來常有一股凌凌殺氣欲直衝雲霄,若千軍萬馬之奔騰,似搖山振嶽之怒吼,十分能夠震撼人心。而這類作者往往胸懷大志,豪邁大方。而這類作品中,看這類人的背景,有為抱負失意的,有要闖蕩一番事業的勵心勵志。雖然他們可能不是專業寫詩的,但是文字間透露出來的寒意讓人不知不覺中在腦海裡展現了出一幅金戈鐵馬的磅礴畫面。

      下面我們就說下這五首詩

      1、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個是唐末著名起義軍首領黃巢的憤懣詩。黃巢成年前都在努力讀書,希望出人頭地,可惜命運沒有青睞他,對於科舉這個龍門,黃巢屢考不中,最後帶著滿滿的憤怒和不甘,黃巢作詩一首離開了長安。幾十年後,成為起義軍首領的他帶領軍隊攻進長安,建立了“大齊”,並且拉開了大唐滅亡的序幕。

      2、不惹庵示僧

      殺盡江南百萬兵,

      腰前寶劍血猶腥。

      老僧不識英雄漢,

      只顧嘵嘵問姓名。

      

      這首詩是朱元璋在打敗陳友諒統領的大軍之後,乘興微服私訪南京紫金山上的一座寺廟時所作,詩中殺氣完全外露,字裡行間彷彿都帶著一絲鬼哭狼嚎之敗兵尚未風乾的血腥味。朱元璋寫的東西雖然水準一般,但是確實能很好的透露出朱元璋對於奪取天下的雄心壯志和為此不惜付出一起的殺氣重透空氣的感覺。

      3、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閤下,白首太玄經。

      

      整首詩很好的透露了俠客殺意的豪邁和灑脫,熱衷於江湖的殺戮和快意。

      4、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李賀這首《雁門太守行》大膽設色,視覺衝擊力十分勁爆。詩歌中對各種色彩的運用十分準確傳神的再現了戰爭場景及其殘酷血腥的一面。

      

      5、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一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看出岳飛對於踏破我山河胡擄的恨意是那麼的深切,讀來蕩氣迴腸,那種北馬嘯西風的壯烈,那種滿腔熱忱的悲慨,那種屍橫遍野的血腥,那種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凌雲豪氣與沖天壯志,可謂人雖去遠,聲猶在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我的手像女孩子的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