鼐、龘、爨、隳、鼗、彠、灪 、曩、齉、齆、韛
鼐
【拼音】nài
【釋義】本義 大鼎。特指大鼎、頭鼎。
【筆畫】14畫
【組詞】列鼎:陳列置有盛饌的鼎器。古代貴族按爵品配置鼎數。
龘
【拼音】dá
【釋義】形容群龍騰飛的樣子。
【筆畫】48畫
爨
【拼音】cuàn
【釋義】本意為燒火做飯。也指燒火做飯的人。
【筆畫】30畫
【組詞】分居異爨:成語,指兄弟分家過日子。
隳
【拼音】huī
【釋義】指毀壞城牆或山頭。
【筆畫】15畫
【組詞】隳肝瀝膽: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鼗
【拼音】táo
【釋義】本義是北方偏遠少數民族的鼓。
【筆畫】18畫
【組詞】鼗鼓:長柄的搖鼓,俗稱“撥浪鼓”。
彠
【拼音】huò
【釋義】尺度;用秤稱。
【筆畫】19畫
【古用】武士彠:唐朝女皇帝武則天父親的名字。
灪
【拼音】yù
【釋義】高峻。
【筆畫】32畫
【組詞】灪滃:大水茫茫的樣子。
曩
【拼音】nǎng
【釋義】以往,從前,過去的。
【筆畫】21畫
【組詞】曩時:往時、以前。
鼐、龘、爨、隳、鼗、彠、灪 、曩、齉、齆、韛
鼐
【拼音】nài
【釋義】本義 大鼎。特指大鼎、頭鼎。
【筆畫】14畫
【組詞】列鼎:陳列置有盛饌的鼎器。古代貴族按爵品配置鼎數。
龘
【拼音】dá
【釋義】形容群龍騰飛的樣子。
【筆畫】48畫
爨
【拼音】cuàn
【釋義】本意為燒火做飯。也指燒火做飯的人。
【筆畫】30畫
【組詞】分居異爨:成語,指兄弟分家過日子。
隳
【拼音】huī
【釋義】指毀壞城牆或山頭。
【筆畫】15畫
【組詞】隳肝瀝膽: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鼗
【拼音】táo
【釋義】本義是北方偏遠少數民族的鼓。
【筆畫】18畫
【組詞】鼗鼓:長柄的搖鼓,俗稱“撥浪鼓”。
彠
【拼音】huò
【釋義】尺度;用秤稱。
【筆畫】19畫
【古用】武士彠:唐朝女皇帝武則天父親的名字。
灪
【拼音】yù
【釋義】高峻。
【筆畫】32畫
【組詞】灪滃:大水茫茫的樣子。
曩
【拼音】nǎng
【釋義】以往,從前,過去的。
【筆畫】21畫
【組詞】曩時:往時、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