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dazhu1

    應該是夜盲症。

    人眼底的視網膜上有圓錐體細胞和細長形桿狀細胞,這兩種細胞中都存在同一種光感物質即視紫紅質。其中圓錐體細胞管白天觀看物體,細長形桿狀細胞管黑夜觀看物體,這兩種細胞中的感光物質實際上是由維生素A(視黃醇)參與的蛋白質,當光照射時,這種蛋白質發生結構的改變隨之引發神經衝動傳入大腦形成影像,而視紫紅質自身則“褪色”,若此時進入暗處,由於視紫紅質消失,眼就對光不敏感了,這時就看不見物體,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有足夠的維生素A,在視網膜和肝臟酶的作用下,促進視紫紅質再生,恢復對光的敏感性,使人在暗處可以看見物體的形和色,如果機體缺乏維生素A,視紫紅質的再生不僅緩慢而且不完全,當人從亮處進入暗處時,很長時間看不見物體,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暗適應能力下降(根據暗適應能力可以測一測自己的維生素A水平),往往由於維生素A的嚴重缺乏,視紫紅質不能再生所引起的,就是人們常說的“夜盲症”。有人形容人的眼睛就像一臺精密的照相機,而視網膜就像照相機的底片,將眼睛接收到的資訊和感光進行顯像,最後在大腦中形成視覺,而維生素A就是底片中的感光物質。當維生素A缺乏時,就無法使照片感光,也就無法產生視覺,尤其是在晚上,由於晚上比白天消耗更多的維生素A,所以稱作夜盲症。 維生素A是中國人民膳食生活中容易缺乏的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在食物中常和脂類混在一起。維生素A耐熱,短時間的烹調破壞極少,但在空氣中易氧化而是去生理活性,也能被紫外線破壞。維生素A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物,如各種動物的肝臟、蛋黃、乳類都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A。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蘿蔔素被稱為維生素A原。胡蘿蔔素在人體肝臟胡蘿蔔素酶的作用下,轉變為維生素A。人體對維生素A的吸收利用率較差,一般吸收利用率為攝入量的1/3,而吸收後轉變為維生素A的只有吸收量的1/2。可見胡蘿蔔素的生理效價只相當於維生素A的1/6。富含胡蘿蔔素的食物主要是橙黃色和綠色蔬菜,如菠菜、胡蘿蔔、油菜、薺菜,馬蘭頭等每500克含胡蘿蔔素14毫克以上,每天只要吃120克-150克就能滿足兒童對維生素A的需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土地解凍大概在什麼時候?土地氣溫變化對糧食作物的影響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