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6338748178

    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投湖自盡。

    老舍先生的兒子舒乙,在之後多年都反覆思考著父親的死。他提到,老舍在抗戰時寫過一篇文章《詩人》,說作為詩人,作為文人,如果蒙受了巨大的災難,會以身殮,就是以自己的身體來進殮,投水殉職。

    他還發現,在《四世同堂》中,錢默吟太太死了兩個兒子,在葬禮上,大家突然發現這個老太太不哭,不說話,但是兩個眼睛放出了異樣的光。……果然到了墓地之後,

    她一頭碰死在兒子的棺材上。而據跟老舍一起在孔廟挨鬥的一些難友們向他回憶,當時他們發現老舍先生的眼睛發出了異樣的光,他們覺得非常害怕,第一個印象就是:他肯定要走了。

    冰心也曾對他說,“你爸如果死,肯定是跳河”,因為“他作品裡的主人公有骨氣的人、好人全是這麼死的。”

    作家筆下的人物,確實可能在不經意間流露作者本人面對某些情境時傾向做出的選擇,但我們不能淡化情境,僅從死者的性格邏輯中歸納原因。

    擴充套件資料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1899年生於北京。正紅旗人,滿族。家境貧寒,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7歲入塾,後轉讀小學。1913年進北京師範學校學習,1918年畢業。先後在北京、天津等地中小學任國文教員。“五四”時期開始新文學創作。

    1924年去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漢語講師,先後創作《老張的哲學》、《趙子日》、《二馬》等長篇小說。1926年加入文學研究會,1930年回國,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任教,

    此間創作《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月牙兒》等長短篇小說。1937年《駱駝祥子》問世。抗日戰爭爆發後,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兼總務部主任,從事抗戰文學運動。此間創作長篇小說《四世同堂》。

    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底回國。歷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及書記處書記、全華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創作了話劇《龍鬚溝》、《西望長安》、《茶館》、小說《正紅旗下》等。“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受迫害,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投太平湖自殺。輯有《老舍文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麻將成癮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