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奚江月
-
2 # 韓氏硬筆
首先,這是一部有關種族階級的故事。在美國的1960年代,還是有著種族的偏見的。而“綠皮書”,記錄的都是黑人們可以居住的旅店和餐廳,因為有些店鋪是不接待黑人的。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想,才會有“綠皮書”的存在。
全劇中,我最感動的一幕,便是音樂家黑人的那句“暴力永遠不能取勝,保持尊嚴,才能贏得勝利。”儘管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還是可以說出這樣的話。換作是我,怕是隻會感到不公吧。我們在遇見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的時候,難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為此感到惱怒,甚至大打出手。也許,你會說是別人的錯,但是我們也應該懂得,用合適的方式,去挽回自己的尊嚴。我想,絕不是一味的使用暴力。
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原本對黑人抱有歧視的另一個主角託尼,也會就此改變。放在現在,我們也存在著歧視,例如性別歧視。有些工作,只要男生,有些房子,只租給女生。但是,我們都在漸漸改變,正在走向更好的未來。等你努力去做的時候,一切,都是時間問題。
-
3 # 大頭倪
平等、愛和溫暖。
才華橫溢、家財萬貫的鋼琴師在南方卻飽受歧視:作為演出嘉賓,卻沒資格跟客人一同用餐;不能住酒店;看中一件衣服也不給試…
亂扔垃圾,一身蠻力的混混司機卻一直保護著自己僱主:用“行賄”的手段將鋼琴師從看守所保出來,當鋼琴師作為黑人被歧視時勇敢出頭…
他們是一對絕佳的組合,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代表的美國最普通的大眾。鋼琴師教司機寫情書,司機教鋼琴師處事,他們在綠皮書這張地圖的路上逐漸發展友誼,溫暖著、影響著對方。
在影片最後,聖誕節那天,鋼琴師回到自己冷清的大房子裡,猶豫了一會兒轉身去了司機家。開啟門,不同於其他白人一貫的排斥,司機的妻子熱情地擁抱了他。
看電影的規過程中一直很緊張,深怕他們出意外,還好。最後的結局非常讓人留戀、安心。
-
4 # 平平無奇又奇奇怪怪
人與人之間的包容,不同的文化之間的碰撞讓這種包容和友情更加彌足珍貴。被主人公兩個人之間跨越階級、種族的友情深深感動。
主人公們來自不同的階級,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從開始的相互厭棄,看不慣彼此,到後來的惺惺相惜,淪為知己都可以看出他們的善良,勇敢,包容。
記憶最為深刻的兩個片段是謝利幫託尼寫給妻子的情書,以及託尼教謝利在車上吃炸雞,為託尼聚會的人排斥辱罵而憤怒。
他告訴我們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人和人之間要學會包容,學會欣賞。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很對,每個人都會有閃光點,每個人都值得被尊重和理解。
-
5 # 風光霽月2019
人無種族貴賤之分,一個職業卑微的粗魯混混在世俗眼裡仍然可以自由出入各種場合,而一個有修養身份的鋼琴師仍然被冷眼相待,遭受歧視,因為是黑人,膚色之爭根深蒂固,這個電影告訴我們,很難改變這種現狀
回覆列表
自由平等的社會是在很多人流血犧牲的基礎上建立的。當社會的某個方面不夠自由平等,或者當我們被牽涉到一樁“不那麼自由平等”的事件中,我們能做些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綠皮書》能給到極為深刻的啟發。
在無關褒貶、無關黑人白人誰強誰弱的前提下,僅借用社會給人貼上的標籤來分析影片帶來的思考。
黑人鋼琴師僱傭了白人當司機。這世界不存在哪個膚色的人更高階這件事,但黑人僱傭白人對黑人的要求,與同等條件下,白人僱傭黑人的要求相比,前者的難度段位自然甩後者幾條大街。但是有人做到了,在他的無數的同胞遭受各種屈辱的同時,他成為了一名受人尊重的鋼琴師,然後他要通過全國巡演為他的同胞做一些什麼,他要通過自己的力量對這個世界做一些改變。這就是強者的一生,也是世界要變得更好必不可少的因素。
也就是說,不管社會如何,人不能選擇自己的身份、性別……人不能選擇的,有很多。但是,在你的一生中,你始終要在自己的基礎上讓自己變得更好,要成為更好的自己,甚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一點。你始終有這個機會,也應該如此。正如加繆諾獎頒獎詞中提到的,生命究竟是否值得已經不重要,因為我們的生命正在進行中,重要的是我們要接受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痛苦並在痛苦的磨練中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世上有這麼多人,有的人擁有健康,有的人擁有愛情,有的人擁有事業,有的人擁有專注,有的人擁有激情,總之人們都是擁有一些東西、也缺失一些東西,羨慕別人的幸運、抱怨自己的不幸確實是沒有必要的,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辜負自己的生命,恰好能讓自己和這個世界更美好一些就很值得。
白人充當黑人的司機。作為同類認為的“高階人種”,別人把階級和界限明明白白擺在你面前,你如何看待自己與別人呢?你是否比別人更高階,你應該被優待嗎?
影片中的白人司機一開始是“不喜歡”黑人的,他將黑人用過的水杯扔進了垃圾桶。他的屢屢失業導致經濟狀況堪憂,但他的人不壞,對規則多少有些藐視,他很有激情很隨意,甚至對生活有些漫不經心,這種漫不經心讓他會貪點小便宜、乾點小偷小摸的事兒。他有些小缺點,但他有人性。所以他最後和黑人成了朋友,為黑人的遭遇心痛,邀請黑人一起過聖誕節。如果不是大環境,他不會對黑人有一開始的歧視;即使有大環境,一個有人性的人,還是會在成長過程中做出自己的判斷,找到真正的自己。這是一個有獨立自我的人最可貴的地方。
而更多的人呢,他們在自己的崗位,按社會的規則辦事,只要規則沒有威脅到自己的利益,就按規則進行。這一部分人錯了嗎?他們應該也會很委屈。例如影片中一個經理:按照規則,黑人鋼琴師不能進入白人飯廳吃飯。這個規則不是他定的,在按照這個規則拒絕鋼琴師進入飯廳的過程中,經理不能有任何自己的判斷,他要保住自己的飯碗。他沒有能力和白人群體進行抗爭,在他看來,即使自己讓鋼琴師進去吃飯,引發的只是動亂,結果只是自己丟掉飯碗,對黑人群體的權益不會產生多大好處。而他只想過一份屬於自己的平凡的生活。他只是不夠勇敢,不夠偉大,但他確實是委屈的。
從一個平凡人的立場,他要保住自己的工作,沒有必要為不相干的人冒風險。但從一個人的角度,不要求每個人都偉大、勇敢,起碼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一幫被所謂“規則”左右的人,這就是《綠皮書》最溫情的啟示。
說因果報應可能太幼稚,不見得每個人都信。但世界是圓的,我們給出的,終將以別人之手再給回我們。保全自己沒有錯,但稍微想一想別人,稍微一點點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