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謝刀

    這是個科學問題,飛往太陽,要解決飛行器材耐熱的問題,飛出太陽系,是要解決動力和材料在星際間各種複雜問題。根據這兩種科技難度來說,飛往太陽相對比飛出太陽系稍容易一點。

  • 2 # 自然知道

    地球距離太陽平均距離大約1.5億公里,而整個太陽系半徑1光年,旅行者1號、2號花40多年時間飛躍了200億公里的距離,才只跨越柯伊伯帶,飛出太陽系還要兩萬多年,所以當然是飛向太陽更簡單。

    太陽系肯定是以太陽為核心,原本誕生於一片星雲之中,可能是很久很久之前(超過太陽50億年的年齡),太陽系所在的星雲中由於一顆超新星的爆發產生了太陽系的各種物質,不過仍以氫、鋰等輕元素為主,超新星爆發也產生了原子序數在鐵之後的很多元素,在形成的過程中太陽其實也吸引了很多重金屬元素,只不過它聚集了更多的氫,因為內部的質量溫度足夠大,最終點燃了核聚變。太陽因核聚變,在向外輻射能量的時候,也推動著太陽的物質向外噴發,也就是所謂的太陽風暴,它們可以衝擊行星,使得太陽系內側只有水金地火四顆岩石行星,距離更遠的地方由於太陽風暴更弱,於是形成了和太陽成分相似的氣態巨行星,主要也以氫氣為主構成。

    太陽佔據了太陽系99%的質量,八大行星佔據了0.8%的物質,剩下的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星雲只佔據了很少一部分質量,太陽風暴也推動著天體主要天體形成後剩餘的氣體、塵埃向太陽系外側運動。太陽周圍還是有非常多的物質,其中部分碎片在木星和火星之間形成小行星帶,一部分在柯伊伯帶,還有很多氣態、塵埃物質圍繞在太陽最外側,它們是由於太陽風暴的推動聚集在那裡的,使得整個太陽系的直徑十分龐大,據估計外側是奧爾特星雲,使太陽系的半徑在1光年左右,太陽和八大行星位於最中央地帶。

    地球是一個岩石行星,所以形成時距離太陽更近,如今的測量只有平均1.5億公里,地球的遠日點比近日點稍微近幾百萬公里,不過放在太陽系這麼大的尺度中,這點距離使得地球的軌道顯得相當規則。因為距離的關係,無論是讓探測器將進入太陽軌道還是直接一頭扎進太陽,都要比飛出太陽系簡單得多。目前人類航天器的速度受限於化石燃料不能持續加速,只能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左右,第一宇宙速度就已經可以使飛行器圍繞地球的橢圓軌道執行,第二宇宙速度就可以使飛行器脫離地球進入太陽軌道。

    1.5億公里的距離,飛船也並不是直直地飛過去,而是繞一條環形或者弧形軌道,實際飛行距離要大大超過地日距離。2018年8月11日美國發射了帕克太陽探測器,在2019年9月就已經到達繞日軌道,第三次略過近日點,所用時間不過1年多一點;對比來看,旅行者1號、2號達到了第三宇宙速度,目前向著太陽系外飛去,但是至今指跨越了200億公里的距離,整個太陽系可是1光年的半徑,以第三宇宙速度飛出去腰兩三萬年。在飛行過程中它們也都由於太陽系的引力逐漸減速,不過依然自第三宇宙速度之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摩托車混合氣怎麼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