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靜流深123
-
2 # 西蜀阿秋
都是為了一個“錢”啊,都是為了人民幣,要想賺錢就得付出啊,現在那裡還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啊,所以加班晚點,肯定工資就高點,拿錢的那一天肯定心裡倍爽。
-
3 # 情感來敲門
這種對抗孤單的方式,老闆看完會很欣慰。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想不起在哪裡看到一個影片,雖然是廣告,但是內容很現實,很扎心。
夜深人靜,百無聊賴,手機鈴聲響起,男子開啟手機,沒人聯絡他,只是廣告推送。一切,一如往常。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孤單的時候?
一覺醒來,月亮成了太陽,好像過了一個世紀那麼久。
以前對孤單的理解是自己的身邊沒有朋友或家人的陪伴,有一種“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蒼涼與悲壯。
看到一則笑話,想找人分享,發現只有自己在一旁傻樂,然後默默地翻開下一段笑話。
直到自己參加了工作,遠離了家人和朋友,才明白原來放假是自己牴觸的一件事。
我身邊就有一對小夫妻,男的要加班,他的妻子沒人陪,感覺無聊也去加班。這對小夫妻都是白領人士,婚前那位妻子有一大堆朋友,經常招好友一起聚會,是活躍氣氛的中堅力量,可自從結婚,她和朋友們聯絡的時候越來越少,聚會也幾乎消失了。
某個週末,男的要在公司加班,妻子一人在家倍感無聊,勉強休息了一個上午後,終於想在下午找幾個朋友出去玩,可翻遍了手機裡的通訊錄,她也沒確定好人選,最終,只好獨自無奈地去辦公室加班。
不少已工作幾年的白領與那位妻子有著同樣的感受,下班後,自己孤獨地守在那套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裡,心裡很不是滋味。
有人說,幼兒園是很多人的幼兒園,小學是一個班的小學,初中是一群人的初中,高中是幾個人的高中,大學是兩三人的大學……而上班,是一個人的上班。
人,大概都是慢慢走向孤獨的吧?
一個大學同學同學畢業後去北京闖蕩,一人在外地,身邊沒有什麼依靠的朋友。即使是整天見面的同事,大多數也是表面上的客客氣氣,沒有什麼深交。
她說自己突然間喜歡上了加班,不是她自己有多熱愛那份工作,也不是公司裡要評選勞模,只是不想讓自己從忙碌中空閒下來,下了班沒有什麼事情,也沒有什麼地方可去,也沒有什麼人可以聊天。一旦離開工作的地方,回到自己租住的小房子裡。心裡就空蕩蕩的,感覺缺少了什麼,但是又說不出是什麼。
她說,晚上下了班之後和她一起擠地鐵的人還挺多。那個時候她就會自嘲一下“可能這城市太大,孤獨的人都很晚回家”。
END
情感寄語:你是無法打贏孤單的,無論多麼有聲有色、有錢、有愛的生活,都不能。你能做的只是習慣每個人都是一顆不同的星球,人與人的差異,並不在於是否孤單,而在於你如何對待自己的孤單。
回覆列表
很大一部分情況是工作多,顧的人少,造成了加班,其中也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加班可以另外多掙一份加班費,把白天的工作放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