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扶我去蹦迪

    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分享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路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蹦迪了蹦迪了,嚴肅點兒

    讀前須知:

    本文是一篇嚴肅認真的蹦迪科普文。以科學嚴謹之精神探索蹦迪帶給人們的真實效應。

    經研究,我們發現,蹦迪,可以治療長夜漫漫無心睡眠,拯救苦戀無果心情低落,對抗工作疲軟壓力巨大,並能有效療愈“玻璃心”、“拖延症”、“”……

    由此,我們可知,如何快速治癒資訊時代“喪文化”?蹦迪啊!

    近些年來,蹦迪以”潮範兒夜生活”的姿態火遍大江南北,不少市民老王對此表示困惑,音樂躁吵,菸酒瀰漫,燈光忽明忽暗,人群擠鬧,還有些“危險分子”,蹦迪怎麼就討人喜歡了呢?

    確實,蹦迪不是,也不是西洋參,不能讓人長命百歲樂而忘憂。只是當你感到情緒與能量無法釋放時,蹦迪,它用同一個音樂節奏,召喚了一群人,用一種集體狂歡的方式,讓你知道,你不是一個人戰鬥,而是一群人在奮(蹦)鬥(躂)。於是,一蹦解千愁。

    其實,蹦迪( disco dancing ),是迪斯科的縮寫。蹦迪,可謂是是一項歷史悠久的群體規律運動。90後80後的孩兒們,是否想起了,那群燙爆炸頭穿喇叭褲扛錄音機滿街搖擺的“時代弄潮兒”。又或是自己曾透過歌舞廳門口的天鵝絨門簾縫隙,偷偷窺視過的那些蹦恰恰蹦恰恰的男男女女。也許,現在的蹦迪選手,就是昔日弄潮兒們的後人。

    那麼,蹦迪究竟好在哪裡,可以千秋萬代,念念不忘呢?

    置身蹦迪場,就會發現,蹦迪是以自由釋放的姿態,幫助人們撕掉身上的標籤,忘記繁文縟節,讓身體跟著音樂搖擺,專注當下,徹底放鬆。

    蹦迪不屬於任何人,也沒有什麼限制,無關身份、服裝、舞步,更不需要去遵守一套複雜固化流程。開心自在FREESTYLE,才是蹦迪精髓所在。這裡包容不成熟的舞步,包容自由灑脫的穿著,包容想嗨到天昏地暗的心。不論你是誰,蹦起來就好!服裝搭憑開心,專業玩家、蹦迪選手、商務西裝,什麼風格都可以。舞步移動靠個人,地板摩擦、鯉魚打挺前行、單臂大車輪......動作不重要,晃起來就嗨了。

    前排迪友擺頭艹欄杆,後排迪友舉手掄胳膊。別想別人的眼光,不計較不完美,雙腳離地的瞬間,自己就是全場最閃亮的SUPER STAR!回顧四周,迪友有序串聯,行動隨音樂整齊劃一,許是DJ太猛酒太烈,動次打次間,感覺自己已飄飄然嗨上了頭。

    音樂越嗨,肢體運動幅度愈大。青春、酒精、燈光、音樂、密閉空間、再加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目的,蹦迪被貼上了“混亂”、“約P”等不受待見的標籤。但事實果然如此?不盡然。

    好看的人總會被搭訕,不論什麼場合;想約的人總在行動,不管什麼方式。青春容易衝動,但衝動不是魔鬼,引誘衝動的才是魔鬼。就像菸酒有害,但關鍵是尺度。更別提什麼去蹦迪的全都是要撩妹/漢的,要是亂搭訕打擾了專業選手蹦迪,看看人家會不會揍你。畢竟,談戀愛不如跳舞啊!

    換言之,蹦迪把元素集中在一個場所,一定程度增加了事故發生率,但不代表是蹦迪造成了事故。

    那麼蹦迪到底算什麼呢?應該是生活體驗之一吧,非必須,但可以有。當音樂響起時,你變成了漫步宇宙的宇航員。在音樂的噪點裡,享受當下的狀態,可以是一群人的狂歡,也能是一個人的孤單。可貴的是,難得自然。

    要是體驗以後不適合,就手動告別蹦迪界。清楚自己喜歡什麼。不盲目跟風,也不亂下判斷,放開自我,這才是蹦迪一課的主要內容。

    畢竟蹦迪雖好,也不要貪玩。安全意識要時時有,別自己帶到坑裡去。

    挺操心的說一句,熬夜蹦迪傷身,平時還是養養生。難以面對蹦完第二天的迪後高潮創傷不說,就算為了實現蹦迪的可持續發展,心裡還是有點兒逼數,沒事多健身早點兒睡。

    希望大家,每一次蹦迪都有好友,每一次狂歡都有伴奏,每一次清醒都有美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膠固化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