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黃色123

    三句半可以打快板也可以不打快板。

    三句半是曲藝曲種。一組表演詞僅三句和一個短語而得名。表演者為四人,前三人每人說或唱一句,第四人則唸誦歸納前三句內容的詞或短語,反覆迴圈至結束。演員自擊鑼、鼓、鈸、碰鈴等打擊樂器以加強氣氛,還可不斷變換隊形。擅長表現滑稽風趣的內容。在群眾業餘文藝活動中頗流行,常用來表現群眾身邊的生活,表揚好人好事,鞭撻壞人壞事,或宣傳方針政策、工作任務,形式靈活簡便。鼓點是:鏘嘚嚨咚鏘,鏘嘚嚨咚鏘,鏘嘚嚨咚鏘嘚嚨咚鏘嘚嚨咚鏘。

    三句半的來歷:三句半是中國民間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曲藝表演形式,也是一種中國傳統的說唱藝術,以說為主的韻文體曲種。起源於嘉慶年間,山東嶧縣西部陶館附近的運河號子,然後由民間藝人在此基礎上,創造出一種曲藝形式——三句半。

    首先說明,三句半並不是單純寫在紙上逗趣的文字,它是一種舞臺表演形式。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曲藝形式。

    看似簡單的三句半能起到烘托氣氛,活躍現場,吸引觀眾的效果。 三句半由4人演出,每人說一句。由於最後1人一般只說兩個字,故稱“三句半”。

    三句半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要求,如不按其要求和規律去寫,其演出效果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它對句式,字數,押韻等都有要求。如果寫出來的作品不符合要求,那就不是三句半了。三句半的作者腦裡要清楚一個問題,就是:你要寫的作品是用來表演的,而不是給人讀的,所以用詞不能生僻。

    三句半不僅要押韻,而且要求很嚴。具體來說就是:一、二、四句必須押韻,“一韻到底”,是把寫詩歌 或快板的押韻方法用到三句半中了。

    三句半不僅要押韻,而且要“同調”。即押韻的字不僅要韻母相同,而且音調也要相同,但第三句的音調不能與其他句相同,只有這樣,觀眾聽起來才會感到和諧悅耳。

    在實際創作中,最費腦筋的就是這個“半句”。常常因找不到合適的“半句”而不得不放棄前面好不容易想出來的三句。所以有時就先確定最後的“半句”,然後再寫前面的三句。

    “押韻”不像有人想的那樣難,但也絕非像有些人想的那樣簡單。要掌握押韻,最好能熟悉“十三轍”的知識,有興趣的人可以找這方面的書看一下,這裡就不講了。這裡強調一點,押韻不是隻要韻母相同就可以了,其聲母必須不同,換句話說,不能用“同音字”押韻,更不能用相同的字。韻母不完全相同的也可以押韻,如“iang”與“uang”“ing”與“ong”。 韻母相同也不一定能押韻,如zhi與li,前者是整體認讀音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煤的發熱量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