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聖二年(1024年)秋,興化縣令范仲淹率領來自四個州的數萬民夫,奔赴海濱。 但治堰工程開始不久,便遇上夾雪的暴風,接著又是一場大海潮,吞噬了一百多民工。一部分官員,認為這是天意,堤不可成,主張取締原議,徹底停工。事情報到京師,朝臣也躊躇不定。而范仲淹則臨危不懼,堅守護堰之役。
大風捲著浪濤衝到他腿上,兵民們紛紛驚避,官吏也驚慌失措,范仲淹卻沒有動,他有意看看身旁的同年好友滕宗諒,宗諒正從容不迫地評論著一段屹立的堤堰。大家發現他兩人泰然自若,情緒也安穩下來。 經過范仲淹等人的努力堅持,捍海治堰又全面復工。不久,綿延數百里的悠遠長堤,便凝然橫亙在黃海灘頭。鹽場和農田的生產,從此有了保障。往年受災流亡的數幹民戶,又扶老攜幼,返回家園。人們感激興化縣令范仲淹的功績,都把海堰叫做“范公堤”。興化縣不少災民,竟跟著他姓了範。 至今興化仍有範公祠遺址,為父老懷念。
1.范仲淹擔任邠州地方官時,有一天閒暇無事,帶同僚屬下登上高樓,設定酒宴,還沒有舉杯飲酒,看到有幾個披麻戴孝的人在營造下葬的器具,並沒有十分氣憤,而是急忙派人去詢問他們。原來是一個客居在邠州的讀書人死了,準備埋葬在近郊,但是棺材、墓穴和其他送葬器物都還沒有著落。范仲淹聽後露出哀悼的神情,立即撤去酒席,並給喪家一筆可觀的錢,讓他們辦完喪事。參加宴會的客人中間有的為此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2.范仲淹曾給別人寫墓誌銘。當他寫完封好,正準備寄走時,忽然想起說:『不能不讓尹師魯看一看。』第二天,便把墓誌銘交給尹師魯過目。師魯看後說:『你的文章現在影響很大,後代人將會引用你的文章作根據,所以下筆不能不謹慎啊。現在你把轉運史寫成部刺史,把知州寫成太守等漢代官名,的確是夠清雅的了,但是現在已經沒有這些官名了,後代必將因此產生疑惑,這正是引起庸俗的儒生們爭論不休的原因啊。』范仲淹用手按著小桌子說:『幸虧請你過目,不然,我差一點就失誤了。』
天聖二年(1024年)秋,興化縣令范仲淹率領來自四個州的數萬民夫,奔赴海濱。 但治堰工程開始不久,便遇上夾雪的暴風,接著又是一場大海潮,吞噬了一百多民工。一部分官員,認為這是天意,堤不可成,主張取締原議,徹底停工。事情報到京師,朝臣也躊躇不定。而范仲淹則臨危不懼,堅守護堰之役。
大風捲著浪濤衝到他腿上,兵民們紛紛驚避,官吏也驚慌失措,范仲淹卻沒有動,他有意看看身旁的同年好友滕宗諒,宗諒正從容不迫地評論著一段屹立的堤堰。大家發現他兩人泰然自若,情緒也安穩下來。 經過范仲淹等人的努力堅持,捍海治堰又全面復工。不久,綿延數百里的悠遠長堤,便凝然橫亙在黃海灘頭。鹽場和農田的生產,從此有了保障。往年受災流亡的數幹民戶,又扶老攜幼,返回家園。人們感激興化縣令范仲淹的功績,都把海堰叫做“范公堤”。興化縣不少災民,竟跟著他姓了範。 至今興化仍有範公祠遺址,為父老懷念。
1.范仲淹擔任邠州地方官時,有一天閒暇無事,帶同僚屬下登上高樓,設定酒宴,還沒有舉杯飲酒,看到有幾個披麻戴孝的人在營造下葬的器具,並沒有十分氣憤,而是急忙派人去詢問他們。原來是一個客居在邠州的讀書人死了,準備埋葬在近郊,但是棺材、墓穴和其他送葬器物都還沒有著落。范仲淹聽後露出哀悼的神情,立即撤去酒席,並給喪家一筆可觀的錢,讓他們辦完喪事。參加宴會的客人中間有的為此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2.范仲淹曾給別人寫墓誌銘。當他寫完封好,正準備寄走時,忽然想起說:『不能不讓尹師魯看一看。』第二天,便把墓誌銘交給尹師魯過目。師魯看後說:『你的文章現在影響很大,後代人將會引用你的文章作根據,所以下筆不能不謹慎啊。現在你把轉運史寫成部刺史,把知州寫成太守等漢代官名,的確是夠清雅的了,但是現在已經沒有這些官名了,後代必將因此產生疑惑,這正是引起庸俗的儒生們爭論不休的原因啊。』范仲淹用手按著小桌子說:『幸虧請你過目,不然,我差一點就失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