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聞名中外的外白渡橋,又稱外婆橋,是舊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是中國的第一座全鋼結構鉚接橋樑和僅存的不等高桁架結構橋,同時也是自1856年以來在蘇州河河口附近同樣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橋樑。外白渡橋處於蘇州河下游河口,位於黃浦公園西側,架在中山東一路,東大名路之間的蘇州河河段上。由於處於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界處,因此成為連線黃浦與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現在的外白渡橋於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車。
歷史
第一代橋
外白渡橋第一代外白渡橋建於1856年,名為"威爾斯橋",是座木橋。它是由供職於怡和洋行的英華人威爾斯和寶順洋行的韋韌、霍梅等20人(多為洋行經理或鴉片巨販)湊資組起的"蘇州河橋樑公司"(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家以橋樑建造為主的公司)投資建造的。橋長137.25米,寬7.015米,中間設活動橋面,船隻駛過時須起吊。
第二代橋
因其毗鄰外灘公園,當年的英華人叫它"花園橋"(Garden Bridge) ,並在橋頭立銅質紀念碑刻字記載(1949年後銅碑被毀),而百姓則直呼為"外擺渡橋"。 從此,這裡過橋不再付費。而威爾斯橋則由工部局拆除。這也是第二代橋--"外白渡橋"的由來。 後來數十年,民間口誤,讀音成"外白渡橋",於是,約定俗成地沿襲下來。再後來,歷史走到今天,這其中的"涵括"早已經不止是一座橋的名字。
第三代橋
到了光緒年間,木橋幾經補修,已不能適應交通發展的需要。工部局決定另建新橋外白渡橋 代替。籌建時曾有鋼橋、木橋兩種設計圖紙與預算方案供工部局參考。兩種橋樑寬度相同,設計要求都能承受一級城市橋樑通常能夠承受的載重。其中,木橋使用壽命20年,造價8.3萬兩,每年維修費用按造價的4%計算為3320兩。鋼橋使用壽命50年,造價20萬兩,每年維修費按造價的0.35%計算為700兩。工部局工程師兼測繪師查爾斯·梅恩認為雖然鋼橋先期投資較大,但外白渡橋位置重要,日常交通量大,又需鋪設複線電車軌道,建造鋼橋可以得到長久的好處。同時英商電車公司表示願意為鋼橋改建費用捐助3500英鎊。透過對擬建中的鋼橋、木橋不同造價及按照複利年利率6%計算50年後所獲款項的比較,工部局選擇了鋼結構橋,並刊登廣告徵求
外白渡橋新橋設計和承建招標書。在17份投標書中,最後由豪沃思·厄斯金公司(Howarth Erskine Ltd.)以1.7萬英鎊中標,並由英國達林頓市克利夫蘭橋樑建築公司製造鋼件,威斯敏特市的帕利和比德公司代表工部局在英國監督加工製作。
光緒32年,打下第一根樁,第二年竣工。該橋上部結構為下承式簡支鉚接鋼珩架,下部結構為木樁基礎橋臺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橋墩,兩孔跨經組合各52.12米,梁底標高5.75米,橋面鋪設電車軌道。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橋。新橋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交付使用,晚於法國艾菲爾鐵塔十一年。橋寬60英尺(其中車道36英尺,人行道24英尺),長171英尺,為當時技術最新的鋼鐵結構。的成果,科學技術的發展,鐵架橋樑興起於18世紀的英國,鋼架橋樑興起於19世紀的美國。白渡橋是中國第一座全鋼結構橋樑,由當時主持修造,所有鋼材料皆從英國進口,由英國工程技術人員完成整座橋樑的設計和架構。 類似的鋼結構橋,在當時,除了上海,還有橫跨的萬國橋(今名解放橋),建於1902年,比外白渡橋的建成時間還要早5年,由天津法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以也叫"法國橋"。
城市象徵
上海因河而興,通江貫海,外白渡橋是上海市區連線滬東的重要通道,也把老上海金融與外貿運輸兩大支外白渡橋柱產業貫通一氣。
1937年上海淪陷,當時華人過橋都要畢恭畢敬地向在橋頭站崗的日本兵鞠躬,稍有不慎就會遭到毒打或罰跪,甚至被狗咬。而在橋的東南面,就是記載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屈辱歷史的黃浦公園。
研究上海歷史的上海市檔案館館員張姚俊告訴記者,直接發生在外白渡橋上的最大事件便是1915年上海鎮守使鄭汝成被刺案了。在上海市檔案館裡可以找到的有關外白渡橋的照片中,有淞滬抗戰期間大量難民從閘北潮水般向南透過外白渡橋的情景,也有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從外白渡橋進城的畫面。
年逾百歲的外白渡橋默默承載著城市的榮辱,其交通功能已退居其次,如今的它樂當觀景臺,每天讓中外遊客架起相機,對著彼岸新樓拍照留念。在許多海外遊子心中,外白渡橋的身影卻已化成一縷抹不去的鄉愁。
簡介
聞名中外的外白渡橋,又稱外婆橋,是舊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是中國的第一座全鋼結構鉚接橋樑和僅存的不等高桁架結構橋,同時也是自1856年以來在蘇州河河口附近同樣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橋樑。外白渡橋處於蘇州河下游河口,位於黃浦公園西側,架在中山東一路,東大名路之間的蘇州河河段上。由於處於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界處,因此成為連線黃浦與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現在的外白渡橋於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車。
歷史
第一代橋
外白渡橋第一代外白渡橋建於1856年,名為"威爾斯橋",是座木橋。它是由供職於怡和洋行的英華人威爾斯和寶順洋行的韋韌、霍梅等20人(多為洋行經理或鴉片巨販)湊資組起的"蘇州河橋樑公司"(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家以橋樑建造為主的公司)投資建造的。橋長137.25米,寬7.015米,中間設活動橋面,船隻駛過時須起吊。
第二代橋
因其毗鄰外灘公園,當年的英華人叫它"花園橋"(Garden Bridge) ,並在橋頭立銅質紀念碑刻字記載(1949年後銅碑被毀),而百姓則直呼為"外擺渡橋"。 從此,這裡過橋不再付費。而威爾斯橋則由工部局拆除。這也是第二代橋--"外白渡橋"的由來。 後來數十年,民間口誤,讀音成"外白渡橋",於是,約定俗成地沿襲下來。再後來,歷史走到今天,這其中的"涵括"早已經不止是一座橋的名字。
第三代橋
到了光緒年間,木橋幾經補修,已不能適應交通發展的需要。工部局決定另建新橋外白渡橋 代替。籌建時曾有鋼橋、木橋兩種設計圖紙與預算方案供工部局參考。兩種橋樑寬度相同,設計要求都能承受一級城市橋樑通常能夠承受的載重。其中,木橋使用壽命20年,造價8.3萬兩,每年維修費用按造價的4%計算為3320兩。鋼橋使用壽命50年,造價20萬兩,每年維修費按造價的0.35%計算為700兩。工部局工程師兼測繪師查爾斯·梅恩認為雖然鋼橋先期投資較大,但外白渡橋位置重要,日常交通量大,又需鋪設複線電車軌道,建造鋼橋可以得到長久的好處。同時英商電車公司表示願意為鋼橋改建費用捐助3500英鎊。透過對擬建中的鋼橋、木橋不同造價及按照複利年利率6%計算50年後所獲款項的比較,工部局選擇了鋼結構橋,並刊登廣告徵求
外白渡橋新橋設計和承建招標書。在17份投標書中,最後由豪沃思·厄斯金公司(Howarth Erskine Ltd.)以1.7萬英鎊中標,並由英國達林頓市克利夫蘭橋樑建築公司製造鋼件,威斯敏特市的帕利和比德公司代表工部局在英國監督加工製作。
光緒32年,打下第一根樁,第二年竣工。該橋上部結構為下承式簡支鉚接鋼珩架,下部結構為木樁基礎橋臺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橋墩,兩孔跨經組合各52.12米,梁底標高5.75米,橋面鋪設電車軌道。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橋。新橋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交付使用,晚於法國艾菲爾鐵塔十一年。橋寬60英尺(其中車道36英尺,人行道24英尺),長171英尺,為當時技術最新的鋼鐵結構。的成果,科學技術的發展,鐵架橋樑興起於18世紀的英國,鋼架橋樑興起於19世紀的美國。白渡橋是中國第一座全鋼結構橋樑,由當時主持修造,所有鋼材料皆從英國進口,由英國工程技術人員完成整座橋樑的設計和架構。 類似的鋼結構橋,在當時,除了上海,還有橫跨的萬國橋(今名解放橋),建於1902年,比外白渡橋的建成時間還要早5年,由天津法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以也叫"法國橋"。
城市象徵
上海因河而興,通江貫海,外白渡橋是上海市區連線滬東的重要通道,也把老上海金融與外貿運輸兩大支外白渡橋柱產業貫通一氣。
1937年上海淪陷,當時華人過橋都要畢恭畢敬地向在橋頭站崗的日本兵鞠躬,稍有不慎就會遭到毒打或罰跪,甚至被狗咬。而在橋的東南面,就是記載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屈辱歷史的黃浦公園。
研究上海歷史的上海市檔案館館員張姚俊告訴記者,直接發生在外白渡橋上的最大事件便是1915年上海鎮守使鄭汝成被刺案了。在上海市檔案館裡可以找到的有關外白渡橋的照片中,有淞滬抗戰期間大量難民從閘北潮水般向南透過外白渡橋的情景,也有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從外白渡橋進城的畫面。
年逾百歲的外白渡橋默默承載著城市的榮辱,其交通功能已退居其次,如今的它樂當觀景臺,每天讓中外遊客架起相機,對著彼岸新樓拍照留念。在許多海外遊子心中,外白渡橋的身影卻已化成一縷抹不去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