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牛育兒
-
2 # 叭啦叭啦好心情
孩子在小的時候對父母的依戀,那就像狗皮膏藥糊在身上,想剝下來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孩子對父母的愛,尤其是對媽媽,那是絕對的佔有和控制,當媽媽忽視了他的需要和感受,他就會用摔東西來表示抗議,發洩自己的無助。如果每次摔東西都能換來媽媽的關注和愛撫,他會把摔東西升級為一種控制媽媽的手段,其實孩子也是一個“小陰謀家”呢!
-
3 # 城市童聲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很多來自於家庭教育,所以要選擇合適的家庭教養方式,民主型比較合適,除了要給孩子規則要求,讓孩子參加家庭事務,對於孩子來說言傳身教,不要等到孩子有問題了再考慮問題出在哪裡,防患於未然
-
4 # 傲寒Su
首先我並沒有生養過孩子
其次略知一些小孩子的生活習慣
比如他們對未知事物會去用嘴巴咬
舌頭舔 手亂扔
這跟我們去嘗試一些未知事物的方式大概是一樣的
只不過我們經歷過了那個年紀
把我們學到的詞彙用在了他們頑皮探索事物的生活上
哪個人不成長呢~~去理解
亦或是改變自己的心態 學會將心比心
-
5 # 老牌幼教人
孩子小時候為什麼喜歡摔東西呢?
一、發脾氣的表現 人雖小,脾氣不一定會小。小小年紀也會有自己情緒的表達,不開心時,有的大哭,有的大叫,有的坐在一邊不吭氣和大人鬧彆扭,有的摔東西,總之鬧情緒的表現不一。
遇到孩子發脾氣時,大人也會很惱火,都在生氣的情緒下,誰也不好控制住自己。
最好的辦法是冷處理,任他鬧,就是不理他。等他鬧夠了,安靜下來了,再將道理講給孩子聽,不要認為他們小聽不懂,用他們能聽懂的話語講給他聽,一次不行,下次再講,早晚能聽懂。
如果孩子是無理取鬧,大人一定堅持原則。若妥協於孩子,下次他們會如法炮製,依舊又哭又鬧,又摔東西。長此下去,摔東西,發脾氣的毛病養成,誰也改變不了他。
二、摔著好玩 孩子小的時侯喜歡做一些大人認為不該,他們卻認為有趣的事情。比如扣個小洞洞,捏個小蟲子,用吐沫吐個小泡泡。
摔東西,“啪”的一聲,東西掉在地上,發出響聲,甚是有趣。如果大人再用表情或動作對他們加以制止,他們會更有興趣的去摔。
如果是這種情況,大人可以領著孩子做別的遊戲,來轉移注意力。他們的忘性很大,馬上會投入到另一個好玩的遊戲中,很快忘記了“摔東西”這個好玩的遊戲。
或者是,當孩子摔完東西后,大人把孩子摔的東西藏起來,並告訴孩子,東西被他摔傷了,正在傷心的哭呢,以此來對孩子進行,要愛護物品的情感教育。
三、空間方位的探索 孩子在成長髮育中,對空間方位的認知是慢慢建立起來的,其中扔東西,也是他們探求空間方位的一種學習方式。
這個時間段,大人可在孩子能摸到的地方,放置一些毛絨玩具,小皮球等耐摔物品,讓孩子去扔,過了這一學習時期,他們這種“摔東西”行為會慢慢消失。
-
6 # Nnlyj
孩子摔東西,是成長階段性的。比如寶寶有個階段喜歡打人,打他認為該打的東西,其實就是因為寶寶成長過程中發現手可以這樣用,而且由於身體長的比較快,關節有點痛又無法表達,只能打人,打東西,摔東西鍛鍊手臂,一般都是很開心的。大人覺得一個動作重複做無數次好無聊,寶寶卻開心得不行。如果已經懂得表達的孩子摔東西,得觀察一下,誘導孩子說出他的想法。好奇心探索世界,還是缺愛發脾氣摔東西引起大人注意,還有因為受了某些影響,暴力傾向等等。大人要耐心誘導,不要打罵孩子。我自家孩子兩歲的時候,果盤裡的蘋果每個都咬一口,我們認為他在霸佔美食,後來一問,他說,為什麼每一個蘋果味道都一樣的?他想找一個甜一點的。還有朋友的兒子,用迷你單車把電視機砸了,理由是看看屏幕後面是什麼回事?
-
7 # 明月入懷618
兒童教育專家盧勤說過:孩子六歲之前,必須立下規矩。特別是三到六歲正是孩子立下規矩的大好時機,可塑性強,模仿性強。有人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所以,孩子六歲之前要養成感恩孝道的習慣,懂得餐桌禮儀的習慣,懂得交通安全的習慣,好性格,好脾氣養成的習慣,好好讀書的習慣,專注學習的習慣,認真閱讀的習慣,Sunny格局的性格。一旦這些習慣養成,就會有一個好的性格,有一個好的性格,就會收穫一個好的命運,為孩子的人生奠定幸福的根基。
那對於六歲以下的孩子,摔東西一定要堅決制止。告訴他:遇到了煩惱的事情,可以想高興的事情去解決,不能做損害東西,損害他人的事情。東西收到了傷害也是一樣疼痛的啊。也可以給與適當的懲罰。專家說: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懲罰過後,讓他知道哪些錯了,哪些對了。該怎樣做,然後慢慢的糾正過來。 然後,六歲以前的孩子可以培養他良好的興趣和愛好。例如:讓他閱讀或者學音樂,美術,跆拳道等。這樣孩子的生活就豐富起來,遇到不高興的事情,就有宣洩的地方了,就不會摔東西了。
回覆列表
這要看是多大的孩子啊!
據我推測,您提問中涉及到的孩子應該是10個月到一歲多的孩子。
這個時候的孩子正在以他們的方式探索和建立空間感。他們透過扔東西、摔東西來感知和認識它們。比如扔軟的布球和硬的積木會有什麼不同的聲響,扔小球和大球哪個球會滾的更快更遠,如果能有一個百寶盒,球球能從一邊扔進去或者高處扔進去,然後從另一邊的小門滾出來,那他們可以目不轉睛地盯著玩上半天。當他們漸漸地摸清了規律,然後知道它們會如自己預料的進去再出來,他們總是能會心一笑。
所以,大人眼中的孩子扔東西摔東西,包括撕紙巾啊把一堆整齊的東西推倒等看似破壞性的行為,其實都是孩子以他自己的節奏在學習呢!
家長只需保證足夠安全的探索環境給孩子就可以了,不要責罵不要阻止,而是多鼓勵孩子多去探索這個新奇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