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牛類約1800萬年前出現
中科院古脊椎所董為研究員介紹說,最早牛類約1800萬年前出現,隨著環境變化,草原不斷擴充套件,牛科動物不斷繁盛,至今已發現的牛科動物有137個現生種和300多個化石種。
在第四紀初期(260萬-220萬年前),出現瞭解剖形態上與家牛相近的牛亞科種類,它們與真馬、真象一樣被稱為真牛。麗牛、周氏水牛和古中華野牛是第一代真牛,起源於歐亞大陸;原始牛和德氏水牛是第二代真牛,也在歐亞大陸;馴化的普通牛、水牛和犛牛是第三代真牛,老家在歐亞大陸,普通牛還到達北非,後來被移民帶到世界各地。
原始牛和約兩百多萬年前生存在歐洲的麗牛在形態上有很多相似性,因此有人認為原始牛起源於歐洲的麗牛,但後來在中國的一些遺址也發現了兩百多萬年前的麗牛化石,說明亞洲的原始牛可能直接從本土的麗牛演化而來。
南方多雨而水牛喜水,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相當數量的水牛骨骸,說明那時水牛的飼養在江南一帶已很普遍。根據形態特徵和地理分佈範圍,周口店遺址出土的中更新世德氏水牛可能是現生水牛的直接祖先,一同出土有大量舊石器時代石器,說明德氏水牛是北京猿人的獵物之一。而早更新世的水牛隻有產自廣西崇左的周氏水牛一個種,距今約120萬年,說明周氏水牛可能是亞洲水牛最早的祖先。
董為指出,中國科學家最近透過線粒體脫氧核糖核酸控制區的變異所推導的系統發育顯示,犛牛和野牛的系統關係最近,因此犛牛很可能起源於較早的野牛,也就是早更新世的古中華野牛。河北陽原出土的古中華野牛化石,距今約180萬年。
根據解剖學特徵的分析比較,一般認為普通牛的直接祖先是原始牛,其體型比普通家牛大得多,體長近3米、肩高1.8米左右、體重可達1噸,原始牛經人類長期馴化後成為普通家牛。
他說,牛的馴養在埃及較早,大約在6000年前;中國大約始於龍山文化中期。不過,在中國的許家窯遺址和許昌靈井遺址出土過原始牛化石,也是在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原始牛化石,距今10萬-12.5萬年,研究推測是許家窯人和許昌人的獵物。
此外,還有一些野牛沒有被馴化成家牛,只是成為人類的狩獵物件。歐洲史前洞穴中發現過繪有野牛的壁畫;中國松花江晚更新世堆積中,出土有大量距今1萬-3萬年的野牛化石,在東北一些舊石器遺址中,也有東北野牛的化石,說明野牛與古人類關係密切。
牛類發展與人類息息相關
中科院古脊椎所同號文研究員表示,地球上現存的大型哺乳動物中,牛類相對來說起源較晚,其真正興起壯大還是最近兩三百萬年前的事,也就是在這個時間節點,各種牛類先後擴散到中國,並且隨之在中國大江南北廣泛分佈。
遠古時代,中國北方地區先後出現的牛類動物主要有半牛、麗牛、小型野牛、水牛、原始牛及大型野牛,南方地區史前遺址出現的主要是水牛和大額牛,而犛牛化石則十分稀少。
他說,在過去很長時間,真象(Elephas)-真牛(Leptobos)-真馬(Equus)的“E-L-E事件”(3真事件)的出現,被認為是第四紀的開端(約258萬年前),但最近幾十年的新發現及新測年結果均表明,3真事件出現的時間都在第四紀之前。
第四紀(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是地球歷史中最新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最大的生物演化事件就是人類的出現和快速發展。正是在這個階段,大型牛科動物也得到爆發式發展,因此,牛類動物的發展與人類的關係是息息相關。
如今與人類生活最為密切相關的牛是家養黃牛,其祖先是原始牛。原始牛曾廣泛分佈於歐亞大陸的中北部地區,並且前後延續了數十萬年之久,最終於1627年在波蘭最後滅絕。黃牛早在1萬多年前就開始在南亞地區被馴化,最初主要是用作勞役,後來主要是產奶和肉用。現代家養黃牛的品種多達500-800種,人們現在飲用的牛奶和享用的牛肉絕大多數都是來自這些動物,還有歐洲人喜歡觀看的鬥牛比賽,其主角也是黃牛。
黃牛5000多年前傳入中國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袁靖研究員指出,嚴格地說,牛是對黃牛、水牛、瘤牛、犛牛的統稱。黃牛分佈於全國,水牛主要分佈在南方地區,瘤牛僅分佈於西南區域性地區,犛牛主要分佈於青藏高原。由於出土動物骨骼的侷限,到目前為止,動物考古學研究的牛主要是黃牛和水牛。
透過研究考古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發現中國最早的家養黃牛是在約5600-4800年前,突然出現在甘肅一帶,而後向東部傳播,在距今4500年左右進入中原地區。系列考古證據表明,黃牛這個起源於西亞地區的家養動物,至少在5000多年前,被古人透過文化交流的方式引入中國。可見在絲綢之路開通之前數千年,東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已經存在。
他說,黃牛成為古人的肉食資源,在古人構建禮制的活動中也發揮重要作用,但其最為突出的貢獻是作為畜力,牛耕成為古代農業生產中的主要生產力,是保證中國古代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牛耕方面,中國古代牛耕技術的興起,很可能受到兩河流域的影響。從中國古代文獻及考古材料來看,春秋時期出現了鐵農具和牛耕,至戰國時期,鐵農具已經廣泛應用,牛耕技術也有所推廣。古代牛耕的影象自漢代開始出現,從影象上看,牛耕的方式從開始時的二牛三人發展到西漢晚期的二牛一人,到魏晉時期,出現一牛一人式耕作。
牛耕帶來的深耕和勞動效率大大提高,為人口的持續增長提供了糧食保證,在使用拖拉機耕地之前,牛耕始終是中國農村的第一生產力。
構建禮制主要體現在祭祀方面,甲骨文中多次提到用牛祭祀,用牛數量最多時達到1000頭。《詩經》《史記》等古代文獻中也多有用牛祭祀的記載,與之相對應,考古人員在發掘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末期的遺址中,也發現用牛進行祭祀活動的例項。
家牛引進展現中國古人開放相容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呂鵬副研究員介紹說,中國境內還現存有印度野牛、大額牛、爪哇野牛、野犛牛等野生牛類,但其分佈和數量非常有限。中國現有家牛可分為黃牛(普通牛和瘤牛)、水牛和犛牛三種。
關於中國家牛的起源,現有研究表明:家養黃牛和水牛自境外傳入,但是,中國古代先民對其進行接納、吸收和再創新的利用,使其成功融入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家養犛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美譽,則由中國本土馴化成功。
最早牛類約1800萬年前出現
中科院古脊椎所董為研究員介紹說,最早牛類約1800萬年前出現,隨著環境變化,草原不斷擴充套件,牛科動物不斷繁盛,至今已發現的牛科動物有137個現生種和300多個化石種。
在第四紀初期(260萬-220萬年前),出現瞭解剖形態上與家牛相近的牛亞科種類,它們與真馬、真象一樣被稱為真牛。麗牛、周氏水牛和古中華野牛是第一代真牛,起源於歐亞大陸;原始牛和德氏水牛是第二代真牛,也在歐亞大陸;馴化的普通牛、水牛和犛牛是第三代真牛,老家在歐亞大陸,普通牛還到達北非,後來被移民帶到世界各地。
原始牛和約兩百多萬年前生存在歐洲的麗牛在形態上有很多相似性,因此有人認為原始牛起源於歐洲的麗牛,但後來在中國的一些遺址也發現了兩百多萬年前的麗牛化石,說明亞洲的原始牛可能直接從本土的麗牛演化而來。
南方多雨而水牛喜水,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相當數量的水牛骨骸,說明那時水牛的飼養在江南一帶已很普遍。根據形態特徵和地理分佈範圍,周口店遺址出土的中更新世德氏水牛可能是現生水牛的直接祖先,一同出土有大量舊石器時代石器,說明德氏水牛是北京猿人的獵物之一。而早更新世的水牛隻有產自廣西崇左的周氏水牛一個種,距今約120萬年,說明周氏水牛可能是亞洲水牛最早的祖先。
董為指出,中國科學家最近透過線粒體脫氧核糖核酸控制區的變異所推導的系統發育顯示,犛牛和野牛的系統關係最近,因此犛牛很可能起源於較早的野牛,也就是早更新世的古中華野牛。河北陽原出土的古中華野牛化石,距今約180萬年。
根據解剖學特徵的分析比較,一般認為普通牛的直接祖先是原始牛,其體型比普通家牛大得多,體長近3米、肩高1.8米左右、體重可達1噸,原始牛經人類長期馴化後成為普通家牛。
他說,牛的馴養在埃及較早,大約在6000年前;中國大約始於龍山文化中期。不過,在中國的許家窯遺址和許昌靈井遺址出土過原始牛化石,也是在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原始牛化石,距今10萬-12.5萬年,研究推測是許家窯人和許昌人的獵物。
此外,還有一些野牛沒有被馴化成家牛,只是成為人類的狩獵物件。歐洲史前洞穴中發現過繪有野牛的壁畫;中國松花江晚更新世堆積中,出土有大量距今1萬-3萬年的野牛化石,在東北一些舊石器遺址中,也有東北野牛的化石,說明野牛與古人類關係密切。
牛類發展與人類息息相關
中科院古脊椎所同號文研究員表示,地球上現存的大型哺乳動物中,牛類相對來說起源較晚,其真正興起壯大還是最近兩三百萬年前的事,也就是在這個時間節點,各種牛類先後擴散到中國,並且隨之在中國大江南北廣泛分佈。
遠古時代,中國北方地區先後出現的牛類動物主要有半牛、麗牛、小型野牛、水牛、原始牛及大型野牛,南方地區史前遺址出現的主要是水牛和大額牛,而犛牛化石則十分稀少。
他說,在過去很長時間,真象(Elephas)-真牛(Leptobos)-真馬(Equus)的“E-L-E事件”(3真事件)的出現,被認為是第四紀的開端(約258萬年前),但最近幾十年的新發現及新測年結果均表明,3真事件出現的時間都在第四紀之前。
第四紀(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是地球歷史中最新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最大的生物演化事件就是人類的出現和快速發展。正是在這個階段,大型牛科動物也得到爆發式發展,因此,牛類動物的發展與人類的關係是息息相關。
如今與人類生活最為密切相關的牛是家養黃牛,其祖先是原始牛。原始牛曾廣泛分佈於歐亞大陸的中北部地區,並且前後延續了數十萬年之久,最終於1627年在波蘭最後滅絕。黃牛早在1萬多年前就開始在南亞地區被馴化,最初主要是用作勞役,後來主要是產奶和肉用。現代家養黃牛的品種多達500-800種,人們現在飲用的牛奶和享用的牛肉絕大多數都是來自這些動物,還有歐洲人喜歡觀看的鬥牛比賽,其主角也是黃牛。
黃牛5000多年前傳入中國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袁靖研究員指出,嚴格地說,牛是對黃牛、水牛、瘤牛、犛牛的統稱。黃牛分佈於全國,水牛主要分佈在南方地區,瘤牛僅分佈於西南區域性地區,犛牛主要分佈於青藏高原。由於出土動物骨骼的侷限,到目前為止,動物考古學研究的牛主要是黃牛和水牛。
透過研究考古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發現中國最早的家養黃牛是在約5600-4800年前,突然出現在甘肅一帶,而後向東部傳播,在距今4500年左右進入中原地區。系列考古證據表明,黃牛這個起源於西亞地區的家養動物,至少在5000多年前,被古人透過文化交流的方式引入中國。可見在絲綢之路開通之前數千年,東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已經存在。
他說,黃牛成為古人的肉食資源,在古人構建禮制的活動中也發揮重要作用,但其最為突出的貢獻是作為畜力,牛耕成為古代農業生產中的主要生產力,是保證中國古代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牛耕方面,中國古代牛耕技術的興起,很可能受到兩河流域的影響。從中國古代文獻及考古材料來看,春秋時期出現了鐵農具和牛耕,至戰國時期,鐵農具已經廣泛應用,牛耕技術也有所推廣。古代牛耕的影象自漢代開始出現,從影象上看,牛耕的方式從開始時的二牛三人發展到西漢晚期的二牛一人,到魏晉時期,出現一牛一人式耕作。
牛耕帶來的深耕和勞動效率大大提高,為人口的持續增長提供了糧食保證,在使用拖拉機耕地之前,牛耕始終是中國農村的第一生產力。
構建禮制主要體現在祭祀方面,甲骨文中多次提到用牛祭祀,用牛數量最多時達到1000頭。《詩經》《史記》等古代文獻中也多有用牛祭祀的記載,與之相對應,考古人員在發掘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末期的遺址中,也發現用牛進行祭祀活動的例項。
家牛引進展現中國古人開放相容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呂鵬副研究員介紹說,中國境內還現存有印度野牛、大額牛、爪哇野牛、野犛牛等野生牛類,但其分佈和數量非常有限。中國現有家牛可分為黃牛(普通牛和瘤牛)、水牛和犛牛三種。
關於中國家牛的起源,現有研究表明:家養黃牛和水牛自境外傳入,但是,中國古代先民對其進行接納、吸收和再創新的利用,使其成功融入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家養犛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美譽,則由中國本土馴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