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風24

    白話釋義:

    江水從建平流向東界峽,東界峽非常的高大峻峭,是宜都、建平兩郡的邊界。在東界峽裡面遠望,山嶺高與天接,有五六座山峰參差交錯,上面有長的像兩個人像的奇石,挽起衣袖相對,民間傳說這是宜都、建平兩郡的督郵在此爭邊界,宜都的督郵石像稍微向東偏,人們議論紛紛,認為不如建平的督郵。

    江水流經峽谷,向東經過宜昌縣的插灶下,江水的左岸,是高達數百丈的懸崖峭壁,連飛鳥也不能棲息。有一根未燃盡的木頭,插在懸崖間,遠遠望去大約有幾尺長。

    這裡的父老鄉親傳言說,過去發洪水的時候,人停泊在懸崖旁邊,把這根未燃盡的木頭插在岩石旁邊,到了今天還留在那裡,這個故事先後傳承下來,稱這個地方為插灶。江水又向東流,流經流頭灘,這裡的水流非常兇猛,魚和鱉都沒法在裡面遊。

    走這條水路的人常常為這兇猛湍急的水勢感到痛苦,作了一首歌唱到:在灘頭洶湧的白浪中,大夥要奮力堅持!霎時沉默下去,告別就太遲!

    原文:

    江水自建平至東界峽,峽甚高峻,即宜都、建平二郡界也。 其間遠望,勢交嶺表,有五六峰,參差互出。有奇石,如二人像,攘袂相對。

    俗傳兩郡督郵爭界於此,宜都督郵勢小東傾,議者以為不知也。江水歷峽,東逕宜昌縣之插下。 江之左岸,絕岸壁立數百丈,飛鳥所不能棲。

    有一火燼,插在崖間,望見可數尺,父老傳言,昔洪水之時,人薄舟崖側,以餘燼插之巖側,至今猶存,故先後相承,們青之插灶也。

    江水又東,逕流頭灘。其水並峻急奔暴,魚所不能遊,行者常苦之,其歌曰: “灘頭白勃堅相持,倏忽淪沒別無期。

    此文出自北魏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校正·江水》

    擴充套件資料

    寫作背景:

    記載了一千多條水道及其所經地區的的自然地貌、人文遺蹟、建置沿革和有關的歷史事件、神話傳說、人物典故、民俗物產等,引書400餘種,記述眾多漢魏碑銘。

    作者以《四部叢刊》本為底本,參考35種版本,利用120大量地方誌和其他文獻資料,融匯本人60餘年研治體會,吸收王國維、胡適、岑仲勉、森鹿三等中外學術成果,對原書進行標點,撰作校證。

    這與酈道元治學態度的認真是分不開的。為了著作此書,他蒐集了大量文獻資料,引書多達437種,輯錄了漢魏金石碑刻多達350種左右,還採錄了不少民間歌謠、諺語方言、傳說故事等,並對所得各種資料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

    親自實地考察,尋訪古蹟,追本溯源,採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這本書實際上是中國北魏以前的古代地理總結,書中許多珍貴資料早已失傳,不少人從中可以輯佚或校正一些古籍。

    《水經注》寫成以後不久,酈道元就遇害,當時這部著作有幾種鈔本,已不得而知。隋統一全國,整理國家藏書,《隋書·經籍志》著錄有《水經注》一書的鈔本,卷數為四十,是完整無缺的本子,這也是目前所知《水經注》最早的鈔本。

    唐朝取代隋朝後,《水經注》成為唐朝的國家藏書,《舊唐書·經籍志》與《新唐書·經籍志》均著錄為40卷。唐後經五代至北宋初,《水經注》的鈔本仍為足本,被作為歷朝的國家藏書代代相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鴻蒙作業系統的未來既然被看好,我可以投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