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說說椰子這個植物吧,椰子原產於亞洲東南部、印度尼西亞至太平洋群島。主要分佈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23°S-23°N之間,赤道濱海地區最多,目前全球有超過100個國家有種植,主要產區為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等國。在中國主要分佈在海南、廣東、臺灣、雲南、廣西等省,以海南東南沿海為主要產區。
不同地區生產的椰子口味也不盡相同,泰中國產的椰子水普遍偏甜,而菲律賓因為海岸線綿長,椰子林大都靠海,口味上有時會帶有一點點苦或鹹的感覺,馬來西亞的椰子嘗起椰子味更香更醇一些,中國海南等地區盛產的椰子,椰子水口味偏淡。
椰子對氣候的條件要求比較高,椰子水為熱帶喜光作物,在高溫、多雨、Sunny充足和海風吹拂的條件下生長髮育良好。要求年平均溫度在24~25℃以上,溫差小,全年無霜,椰子才能正常開花結果,最適生長溫度為26~27℃。一年中若有一個月的平均溫度為18℃,其產量則明顯下降,若平均溫度低於15℃,就會引起落花、落果和葉片變黃。水分條件應為年降雨量1500~2000mm以上,而且分佈均勻,但在地下水源較豐富或能進行灌溉的地區,年降雨量為600~800mm也能良好生長;乾旱對椰子產量的影響長達2~3年,長期積水也會影響椰子的長勢和產量。
椰子的多樣化在於高度(高種和矮種)、植株和果實顏色、果實大小、果形、外衣和果殼的厚度、花序型別、成熟期長短等,許多型別和品種均已根據以上的特徵特性進行辨別並已命名。椰子基於高度來劃分的主要兩大型別為高種椰子和矮種椰子。絕大部分用於商業種植的型別為高種椰子,其成熟期晚,從種植到第一次開花需6-10年。果實中等到大型,整個生命週期為80-90年。矮種類型起源很可能是高種的突變。全世界大量種植高種椰子,估計佔了所有椰子種植園的90%。矮種椰子的生長高度大約為20-30英尺 (1 英尺等於30.48 釐米),種植後3年開始開花,也即開花時只有3英尺高,整個生命週期只有30-40年。
至於產量,矮種椰子稍高於高種,因其個體較小,所以種植密度較大。儘管矮種椰子較難栽培,但由於其產期早,而且抗致命性的黃化病,所以價值較高。
以下是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分佈的幾大優良椰子種類(包括高種和矮種),即:斯里蘭卡高種、印度高種、牙買加高種、馬來亞高種、爪哇高種、拉古納高種;馬來亞矮種、綠矮椰子、印度橙矮椰子(菲律賓廣泛種植高種椰子)。
世界不同地區還有一些特別的椰子品種型別,如菲律賓著名的Macapuno椰子,其椰子沒有內腔,象果凍一樣的鮮肉填滿了內腔,用勺子即可挖食果肉; San Ramon也是產自菲律賓的椰子品種,是果實最大的品種之一;王椰King coconut是斯里蘭卡的一個著名品種,莖幹與矮種不同,有圓錐體,椰子水含糖量高達5%-6%,為優質飲料。
看了上面的內容是不是對椰子有了更深透的瞭解,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既適合旅行,又可以喝到優質椰子的地區!
印度尼西亞
先來說說印度尼西亞,印尼作為最大的椰子出口國,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印尼椰子種類繁多,多是靠海所產,果實較大、皮綠(不管老嫩)、汁漿多,果肉1公分厚(老的)、果水多、果肉薄,色乳白透明,鮮美(嫩的)。椰子在印尼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極為重要,是僅次於大米的第二位農產品。印尼的椰子大多數來自爪哇,97%的椰子屬於小椰園主。
爪哇地區的植被量相當豐富,大概是因為這裡有三座活火山,而這些火山長年累月留下的火山灰就是這裡的植物最好的肥料。所以這裡的椰子樹也長得又高又大,像極了被寵壞的孩子。這裡的椰子味道要比泰國淡一些,大概是因為肥料太充足,椰子樹不愁為小椰子儲存養料的緣故吧。
靠近印尼首府雅加達的南部椰子質量會更好一些,想看到大片大片的椰子樹,可以到奈帕坦島西邊的椰子園。如果想要喝到更好喝的椰子,建議去萬隆北部看看吧。
菲律賓
菲律賓是世界產椰子最多的國家之一,它給人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到處都種植著椰子樹,椰子樹佈滿了整個海濱沿岸,素有“椰子之國” 的美譽。
椰子是菲律賓六種主要農業經濟作物之一,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椰子和椰油是該國重要的出口產品。早在16世紀,菲律賓就開始栽植椰樹,主要產區是呂宋和比薩揚島。菲律賓椰子的品種和產量均佔世界 的1/3,為世界首位,其單位面積產量也居世界之首。為了向國內外旅遊者展示“椰子之邦”的風貌,菲律賓甚至按博物館的形式建造了一座椰子宮。
菲律賓的椰子景觀,莫過於馬尼拉的椰子宮了,它向世人展示了菲律賓的神奇工藝。椰子宮的工程浩大,共使用了2000棵樹齡在70歲以上的椰子樹。房頂用的是椰木板,柱子用的是椰子樹幹,牆壁是用椰子殼上毛纖維與水泥製成的“椰子磚”,大門上鑲嵌著由4000多塊椰殼組成的幾何形圖案。宮內的椰子製品不計其數。餐廳裡有一張36英尺的餐桌,上面居然鑲嵌了4.7萬塊不同形狀的椰殼。如今,椰子宮是菲律賓最著名的結婚聖地,讓椰子之國的愛侶們享受來自椰子的祝福。
馬爾地夫
我們都知道椰子樹,在我們的印象中,只要是熱帶地區,特別是靠近海的熱帶地區,街道兩旁都是高高大大的椰子樹,一直延伸到海邊。而在馬爾地夫,椰子樹可不是一般的街道樹,而是國樹。
馬爾地夫人對椰子樹的感情更是無可比擬,馬爾地夫還有一個名叫椰子島的小島。椰子島上種滿了椰子樹,每年到那裡旅遊的人都有很多。
碧海、藍天、白沙,是這裡最容易錯肩而過的自然景觀,而島上巧心栽植的椰子樹,則給了眼睛最好的深呼吸。大片的樹影遮陰,猶如天然的遮陽傘,無拘無束的度假者可以坐在樹陰下靜靜地看書或聊天,任舒柔的海風吹拂;也可以躺在白色的海灘椅上,盡情享受日光浴。
天然的美景配上天然的椰子,看完介紹,是不是也想去這幾個國家去遊玩一番!
先來說說椰子這個植物吧,椰子原產於亞洲東南部、印度尼西亞至太平洋群島。主要分佈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23°S-23°N之間,赤道濱海地區最多,目前全球有超過100個國家有種植,主要產區為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等國。在中國主要分佈在海南、廣東、臺灣、雲南、廣西等省,以海南東南沿海為主要產區。
不同地區生產的椰子口味也不盡相同,泰中國產的椰子水普遍偏甜,而菲律賓因為海岸線綿長,椰子林大都靠海,口味上有時會帶有一點點苦或鹹的感覺,馬來西亞的椰子嘗起椰子味更香更醇一些,中國海南等地區盛產的椰子,椰子水口味偏淡。
椰子對氣候的條件要求比較高,椰子水為熱帶喜光作物,在高溫、多雨、Sunny充足和海風吹拂的條件下生長髮育良好。要求年平均溫度在24~25℃以上,溫差小,全年無霜,椰子才能正常開花結果,最適生長溫度為26~27℃。一年中若有一個月的平均溫度為18℃,其產量則明顯下降,若平均溫度低於15℃,就會引起落花、落果和葉片變黃。水分條件應為年降雨量1500~2000mm以上,而且分佈均勻,但在地下水源較豐富或能進行灌溉的地區,年降雨量為600~800mm也能良好生長;乾旱對椰子產量的影響長達2~3年,長期積水也會影響椰子的長勢和產量。
椰子的多樣化在於高度(高種和矮種)、植株和果實顏色、果實大小、果形、外衣和果殼的厚度、花序型別、成熟期長短等,許多型別和品種均已根據以上的特徵特性進行辨別並已命名。椰子基於高度來劃分的主要兩大型別為高種椰子和矮種椰子。絕大部分用於商業種植的型別為高種椰子,其成熟期晚,從種植到第一次開花需6-10年。果實中等到大型,整個生命週期為80-90年。矮種類型起源很可能是高種的突變。全世界大量種植高種椰子,估計佔了所有椰子種植園的90%。矮種椰子的生長高度大約為20-30英尺 (1 英尺等於30.48 釐米),種植後3年開始開花,也即開花時只有3英尺高,整個生命週期只有30-40年。
至於產量,矮種椰子稍高於高種,因其個體較小,所以種植密度較大。儘管矮種椰子較難栽培,但由於其產期早,而且抗致命性的黃化病,所以價值較高。
以下是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分佈的幾大優良椰子種類(包括高種和矮種),即:斯里蘭卡高種、印度高種、牙買加高種、馬來亞高種、爪哇高種、拉古納高種;馬來亞矮種、綠矮椰子、印度橙矮椰子(菲律賓廣泛種植高種椰子)。
世界不同地區還有一些特別的椰子品種型別,如菲律賓著名的Macapuno椰子,其椰子沒有內腔,象果凍一樣的鮮肉填滿了內腔,用勺子即可挖食果肉; San Ramon也是產自菲律賓的椰子品種,是果實最大的品種之一;王椰King coconut是斯里蘭卡的一個著名品種,莖幹與矮種不同,有圓錐體,椰子水含糖量高達5%-6%,為優質飲料。
看了上面的內容是不是對椰子有了更深透的瞭解,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既適合旅行,又可以喝到優質椰子的地區!
印度尼西亞
先來說說印度尼西亞,印尼作為最大的椰子出口國,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印尼椰子種類繁多,多是靠海所產,果實較大、皮綠(不管老嫩)、汁漿多,果肉1公分厚(老的)、果水多、果肉薄,色乳白透明,鮮美(嫩的)。椰子在印尼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極為重要,是僅次於大米的第二位農產品。印尼的椰子大多數來自爪哇,97%的椰子屬於小椰園主。
爪哇地區的植被量相當豐富,大概是因為這裡有三座活火山,而這些火山長年累月留下的火山灰就是這裡的植物最好的肥料。所以這裡的椰子樹也長得又高又大,像極了被寵壞的孩子。這裡的椰子味道要比泰國淡一些,大概是因為肥料太充足,椰子樹不愁為小椰子儲存養料的緣故吧。
靠近印尼首府雅加達的南部椰子質量會更好一些,想看到大片大片的椰子樹,可以到奈帕坦島西邊的椰子園。如果想要喝到更好喝的椰子,建議去萬隆北部看看吧。
菲律賓
菲律賓是世界產椰子最多的國家之一,它給人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到處都種植著椰子樹,椰子樹佈滿了整個海濱沿岸,素有“椰子之國” 的美譽。
椰子是菲律賓六種主要農業經濟作物之一,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椰子和椰油是該國重要的出口產品。早在16世紀,菲律賓就開始栽植椰樹,主要產區是呂宋和比薩揚島。菲律賓椰子的品種和產量均佔世界 的1/3,為世界首位,其單位面積產量也居世界之首。為了向國內外旅遊者展示“椰子之邦”的風貌,菲律賓甚至按博物館的形式建造了一座椰子宮。
菲律賓的椰子景觀,莫過於馬尼拉的椰子宮了,它向世人展示了菲律賓的神奇工藝。椰子宮的工程浩大,共使用了2000棵樹齡在70歲以上的椰子樹。房頂用的是椰木板,柱子用的是椰子樹幹,牆壁是用椰子殼上毛纖維與水泥製成的“椰子磚”,大門上鑲嵌著由4000多塊椰殼組成的幾何形圖案。宮內的椰子製品不計其數。餐廳裡有一張36英尺的餐桌,上面居然鑲嵌了4.7萬塊不同形狀的椰殼。如今,椰子宮是菲律賓最著名的結婚聖地,讓椰子之國的愛侶們享受來自椰子的祝福。
馬爾地夫
我們都知道椰子樹,在我們的印象中,只要是熱帶地區,特別是靠近海的熱帶地區,街道兩旁都是高高大大的椰子樹,一直延伸到海邊。而在馬爾地夫,椰子樹可不是一般的街道樹,而是國樹。
馬爾地夫人對椰子樹的感情更是無可比擬,馬爾地夫還有一個名叫椰子島的小島。椰子島上種滿了椰子樹,每年到那裡旅遊的人都有很多。
碧海、藍天、白沙,是這裡最容易錯肩而過的自然景觀,而島上巧心栽植的椰子樹,則給了眼睛最好的深呼吸。大片的樹影遮陰,猶如天然的遮陽傘,無拘無束的度假者可以坐在樹陰下靜靜地看書或聊天,任舒柔的海風吹拂;也可以躺在白色的海灘椅上,盡情享受日光浴。
天然的美景配上天然的椰子,看完介紹,是不是也想去這幾個國家去遊玩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