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的許多城市,當人們形容某人腰纏萬貫時,常這樣比喻:他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誠然,當時的阿根廷,經濟總量在世界排名第八,人均收入居拉美之首。阿根廷因此而被譽為“南美洲的美國”、“世界的糧倉和肉庫”,它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則被視做“南美洲的巴黎”。在人類行將告別2001年之際,阿根廷再次引起了世界各國媒體的注意。然而這一次,出現在全球電視上的畫面卻是馬背上的**、催淚彈釋放的煙霧、抗議者的呼叫和被搶商店店主的哭喊。更為令人驚奇的是,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從德拉魯阿到杜阿爾德,阿根廷居然換了5個總統,甚至公開宣佈:阿根廷無力償還其1500多億美元的外債。阿根廷因此而成了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倒賬國。“世界糧倉和肉庫”應該說,阿根廷擁有多種發展經濟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例如,它有豐富的資源,其中稀有金屬鈹的儲藏量居世界第二,鈾礦資源儲藏量名列拉美之首,石油和天然氣等資源也比較豐富。佔全國總面積1/4的潘帕斯草原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地勢平坦。阿根廷人經常自豪地說,“我們的平原從大西洋起,一犁頭耕到安第斯山麓,都不會碰到一塊石頭”。阿根廷還有400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眾多的海灣和溫和的氣候為阿根廷提供了許多不凍港。阿根廷人大多是歐洲白色人種移民的後代,受教育程度比較高,勞動力素質也比較好。“給你們一個壞政府”據說在阿根廷有這樣一個笑話:造物主把好的東西和壞的東西搭配起來,分給世界上不同的地區。造物主看到阿根廷有豐富的資源、清新的空氣和肥沃的土地,就說:“你們不能都拿好的東西,也應該拿點壞的東西。”於是,他就讓阿根廷人得到了一個壞政府。這一笑話將阿根廷歷屆政府貶為“壞東西”顯然是欠妥的。但是在阿根廷的發展過程中,政府的一些政策確實阻礙了經濟發展。例如,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阿根廷政府一直對經濟生活進行強有力的干預,干預的手段之一就是用國家資本的力量,透過國有化等手段,建立一大批國有企業。20世紀70年代末,國有企業在阿根廷國內總投資中的比重高達20%。國有企業在阿根廷經濟發展程序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阿根廷的國有企業也長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經濟效益普遍低下,許多企業長期虧損嚴重。這一問題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企業管理人員缺乏現代化企業所需的經營管理經驗和技巧;政府給予的種種保護和優惠扼殺了企業的活力;企業離開政府的財政補貼後難以生存。當然,將阿經濟走下坡路歸咎於國有企業是有失公允的,但國有企業的虧損確實使阿根廷政府背上了一個沉重的包袱。此外,龐大的政府部門辦事效率低下,官僚作風盛行,就在國內造成了難以為繼的局面。“幼稚工業”沒有成長阿根廷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因此其優勢在於生產和出口農產品。19世紀80年代以前,畜牧業成為阿根廷的經濟支柱,牛皮和牛肉是主要出口產品,形成了所謂“牛皮文明”。此後,阿根廷吸收了大量外國移民,對潘帕斯草原進行開發,使種植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可見,無論是畜牧業還是種植業,都使阿根廷在歷史上成功地發揮了自己的比較優勢,透過大力出口農產品來獲得外匯收入。如同其他拉美國家一樣,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以後,阿根廷開始重視工業化建設。但是,在50年代以前,阿根廷的工業基本上是以食品加工業和簡單的裝配業為主。50年代以後,政府才開始重視重工業、化學工業和機械工業的發展。無怪乎許多人認為,阿根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失去了一次工業化機會,二戰期間又失去了一次工業化機會。還有許多分析人士指出,農牧業在20世紀初以前使阿根廷成為富國,但同時也使它在工業化道路上慢了一步。
在歐洲的許多城市,當人們形容某人腰纏萬貫時,常這樣比喻:他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誠然,當時的阿根廷,經濟總量在世界排名第八,人均收入居拉美之首。阿根廷因此而被譽為“南美洲的美國”、“世界的糧倉和肉庫”,它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則被視做“南美洲的巴黎”。在人類行將告別2001年之際,阿根廷再次引起了世界各國媒體的注意。然而這一次,出現在全球電視上的畫面卻是馬背上的**、催淚彈釋放的煙霧、抗議者的呼叫和被搶商店店主的哭喊。更為令人驚奇的是,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從德拉魯阿到杜阿爾德,阿根廷居然換了5個總統,甚至公開宣佈:阿根廷無力償還其1500多億美元的外債。阿根廷因此而成了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倒賬國。“世界糧倉和肉庫”應該說,阿根廷擁有多種發展經濟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例如,它有豐富的資源,其中稀有金屬鈹的儲藏量居世界第二,鈾礦資源儲藏量名列拉美之首,石油和天然氣等資源也比較豐富。佔全國總面積1/4的潘帕斯草原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地勢平坦。阿根廷人經常自豪地說,“我們的平原從大西洋起,一犁頭耕到安第斯山麓,都不會碰到一塊石頭”。阿根廷還有400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眾多的海灣和溫和的氣候為阿根廷提供了許多不凍港。阿根廷人大多是歐洲白色人種移民的後代,受教育程度比較高,勞動力素質也比較好。“給你們一個壞政府”據說在阿根廷有這樣一個笑話:造物主把好的東西和壞的東西搭配起來,分給世界上不同的地區。造物主看到阿根廷有豐富的資源、清新的空氣和肥沃的土地,就說:“你們不能都拿好的東西,也應該拿點壞的東西。”於是,他就讓阿根廷人得到了一個壞政府。這一笑話將阿根廷歷屆政府貶為“壞東西”顯然是欠妥的。但是在阿根廷的發展過程中,政府的一些政策確實阻礙了經濟發展。例如,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阿根廷政府一直對經濟生活進行強有力的干預,干預的手段之一就是用國家資本的力量,透過國有化等手段,建立一大批國有企業。20世紀70年代末,國有企業在阿根廷國內總投資中的比重高達20%。國有企業在阿根廷經濟發展程序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阿根廷的國有企業也長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經濟效益普遍低下,許多企業長期虧損嚴重。這一問題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企業管理人員缺乏現代化企業所需的經營管理經驗和技巧;政府給予的種種保護和優惠扼殺了企業的活力;企業離開政府的財政補貼後難以生存。當然,將阿經濟走下坡路歸咎於國有企業是有失公允的,但國有企業的虧損確實使阿根廷政府背上了一個沉重的包袱。此外,龐大的政府部門辦事效率低下,官僚作風盛行,就在國內造成了難以為繼的局面。“幼稚工業”沒有成長阿根廷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因此其優勢在於生產和出口農產品。19世紀80年代以前,畜牧業成為阿根廷的經濟支柱,牛皮和牛肉是主要出口產品,形成了所謂“牛皮文明”。此後,阿根廷吸收了大量外國移民,對潘帕斯草原進行開發,使種植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可見,無論是畜牧業還是種植業,都使阿根廷在歷史上成功地發揮了自己的比較優勢,透過大力出口農產品來獲得外匯收入。如同其他拉美國家一樣,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以後,阿根廷開始重視工業化建設。但是,在50年代以前,阿根廷的工業基本上是以食品加工業和簡單的裝配業為主。50年代以後,政府才開始重視重工業、化學工業和機械工業的發展。無怪乎許多人認為,阿根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失去了一次工業化機會,二戰期間又失去了一次工業化機會。還有許多分析人士指出,農牧業在20世紀初以前使阿根廷成為富國,但同時也使它在工業化道路上慢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