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作為一種藥食兼用的調料,其味辛辣芳香。用姜製成姜粉,可以用來調味、醃漬、調湯,用起來更加快捷方便。若給九個月以上寶寶做魚丸子、肉丸子、蔬菜豆腐丸子、包餃子、煎魚、煎土豆餅、熬湯、煮粥等。不僅有利於寶寶吞嚥還能促進孩子食慾、幫助消化、防治感冒、散寒鎮咳等食療功效
1.將姜清洗乾淨,不需去皮。2.切成一元硬幣厚的薄片,薄厚要均勻。3.薑片要均勻地鋪放在相對透氣的蓋墊上或篩子、筐子裡,放置通風處風乾。期間要經常翻動。4.用粉碎機研磨成粉狀。5.用網眼細一點的篩子篩一下,剩下的渣再次放入粉碎機中研磨過篩。6.裝在無毒、無味、無水、潔淨、密封的容器內。冷藏半個月,冷凍2個月。 1.生薑要確保新鮮。千萬不可用腐爛的生薑,據說:腐爛的生薑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有可能會誘發肝癌、食道癌等。2.生薑不要去皮。中醫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之說。與姜皮一起磨粉可保持生薑藥性的平衡,充分發揮其整體功效。3.薑片要均勻地鋪放在相對透氣的蓋墊上或篩子、筐子裡,放置通風處風乾。期間要經常翻動。4.自制姜粉無新增劑,保質期相對較短,可冷藏半個月,冷凍2個月。5.生薑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原則 藥性生薑味辛性溫,長於發散風寒、化痰止咳,又能溫中止嘔、解毒,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及胃寒嘔逆等證,前人稱之為 “嘔家聖藥”。姜炙法就是取生薑的這些特性,用薑汁這一輔料對藥物進行炮製,來增強藥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嘔的作用,並降低其毒副作用。如竹茹生用長於清熱化痰,姜炙後可增強其降逆止嘔的功效;厚朴其味辛辣,對咽喉有刺激性,透過姜炙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並能增強寬中和胃的功效;黃連姜炙後可緩和其過於苦寒之性,並善治胃熱嘔吐。乾薑雖與生薑同出一物,但由於鮮幹質量不同其效能亦異。乾薑性熱,辛烈之性較強,長於溫中回陽,兼能溫肺化飲,臨床上常用於治療中焦虛寒、陽衰欲脫與寒飲犯肺喘咳等證。因此,用乾薑製備的薑汁與生薑汁的效能也不一樣。如用乾薑製備的薑汁炮製藥物,必將影響藥物的炮製效果,達不到藥物炮製的目的,就不能增強具有降逆止嘔作用的藥物的功效。按中醫理論,生薑是助陽之品,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宋代詩人蘇軾在《東坡雜記》中記述杭州錢塘淨慈寺80多歲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薑40年,故不老雲”。傳說白娘子盜仙草救許仙,此仙草就是生薑芽。生薑還有個別名叫“還魂草”,而薑湯也叫“還魂湯”。功效外感風寒、鼻子不通氣、流清鼻涕、頭痛發燒或被雨淋後發冷、肚子痛等,可用切細碎的鮮姜25克加上紅糖,以開水沖泡服用。慢性胃炎、時常胃疼、噁心嘔吐,可用鮮姜15克、桔子皮15克,用水煎服,一日3次。少兒咳嗽,可用鮮姜搗汁,半匙薑汁加1 匙紅糖服用,早晚各服1 次。風寒骨病、關節痛、患部有冷感,可用鮮姜、大蔥各一半,切碎炒熱,用布包好,貼在患處。
姜作為一種藥食兼用的調料,其味辛辣芳香。用姜製成姜粉,可以用來調味、醃漬、調湯,用起來更加快捷方便。若給九個月以上寶寶做魚丸子、肉丸子、蔬菜豆腐丸子、包餃子、煎魚、煎土豆餅、熬湯、煮粥等。不僅有利於寶寶吞嚥還能促進孩子食慾、幫助消化、防治感冒、散寒鎮咳等食療功效
1.將姜清洗乾淨,不需去皮。2.切成一元硬幣厚的薄片,薄厚要均勻。3.薑片要均勻地鋪放在相對透氣的蓋墊上或篩子、筐子裡,放置通風處風乾。期間要經常翻動。4.用粉碎機研磨成粉狀。5.用網眼細一點的篩子篩一下,剩下的渣再次放入粉碎機中研磨過篩。6.裝在無毒、無味、無水、潔淨、密封的容器內。冷藏半個月,冷凍2個月。 1.生薑要確保新鮮。千萬不可用腐爛的生薑,據說:腐爛的生薑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有可能會誘發肝癌、食道癌等。2.生薑不要去皮。中醫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之說。與姜皮一起磨粉可保持生薑藥性的平衡,充分發揮其整體功效。3.薑片要均勻地鋪放在相對透氣的蓋墊上或篩子、筐子裡,放置通風處風乾。期間要經常翻動。4.自制姜粉無新增劑,保質期相對較短,可冷藏半個月,冷凍2個月。5.生薑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原則 藥性生薑味辛性溫,長於發散風寒、化痰止咳,又能溫中止嘔、解毒,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及胃寒嘔逆等證,前人稱之為 “嘔家聖藥”。姜炙法就是取生薑的這些特性,用薑汁這一輔料對藥物進行炮製,來增強藥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嘔的作用,並降低其毒副作用。如竹茹生用長於清熱化痰,姜炙後可增強其降逆止嘔的功效;厚朴其味辛辣,對咽喉有刺激性,透過姜炙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並能增強寬中和胃的功效;黃連姜炙後可緩和其過於苦寒之性,並善治胃熱嘔吐。乾薑雖與生薑同出一物,但由於鮮幹質量不同其效能亦異。乾薑性熱,辛烈之性較強,長於溫中回陽,兼能溫肺化飲,臨床上常用於治療中焦虛寒、陽衰欲脫與寒飲犯肺喘咳等證。因此,用乾薑製備的薑汁與生薑汁的效能也不一樣。如用乾薑製備的薑汁炮製藥物,必將影響藥物的炮製效果,達不到藥物炮製的目的,就不能增強具有降逆止嘔作用的藥物的功效。按中醫理論,生薑是助陽之品,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宋代詩人蘇軾在《東坡雜記》中記述杭州錢塘淨慈寺80多歲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薑40年,故不老雲”。傳說白娘子盜仙草救許仙,此仙草就是生薑芽。生薑還有個別名叫“還魂草”,而薑湯也叫“還魂湯”。功效外感風寒、鼻子不通氣、流清鼻涕、頭痛發燒或被雨淋後發冷、肚子痛等,可用切細碎的鮮姜25克加上紅糖,以開水沖泡服用。慢性胃炎、時常胃疼、噁心嘔吐,可用鮮姜15克、桔子皮15克,用水煎服,一日3次。少兒咳嗽,可用鮮姜搗汁,半匙薑汁加1 匙紅糖服用,早晚各服1 次。風寒骨病、關節痛、患部有冷感,可用鮮姜、大蔥各一半,切碎炒熱,用布包好,貼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