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威吶解析
-
2 # 和風漫談
不得不說,在大自然面前任何人造物體都是玩具。颱風和海嘯連城市都被摧毀,航母就能金剛不壞嗎?之所以沒有聽說過航母被颱風掀翻的例子,只是因為航母有腿,惹不起躲得起,它撒丫子跑了。
航母體型巨大,比如尼米茲級航母,艦長330米,寬40米。設計之初就考慮了抗風能力,它安裝了減搖鰭,保持艦身平穩,還有壓載水艙,透過增減注水保持平衡。加上航母重達10萬噸,抗風能力極強。但即便如此也別跟颱風掰腕子。
颱風等級劃分最大為17級,中心風速56.1~61.2米/秒(220.32公里/小時),飛機起飛速度200-350公里/小時,航母如果有翅膀,都可以起飛了。
一箇中等強度颱風的能量,相當於10億噸TNT,比想象中大得多,即使30萬噸級以上的巨型油輪也是一片小小的葉子,更何況10萬噸級的航母。
另外,17級颱風可以掀起14米以上的巨浪。對航母龍骨威脅極大,航母高高抬起時全身的重量都壓在龍骨上,有可能從中間折斷。
尼米茲級航母理論上可以承受11~12級颱風,但也不敢橫穿過去。颱風有“危險半球”劃分,通常在北半球,颱風左半圓風力較弱,稱為“可航半圓”,右半圓風力強勁,稱“危險半圓”。航母要沿“可航半圓”邊緣通行。
對於海嘯,如果航母處在深海遠海,那問題不大。因為能量以波的形式在海水中傳播,海嘯的波長很長,在深海時波正常傳播,形成的浪很小,航母甚至都感覺不出來。
但當海嘯到達淺水區,受地形影響前浪速度變慢,“後浪拍前浪”能量疊加。使得海浪的高度迅速增加到十幾米,甚至幾十米,沒有任何一艘航母可以承受。如果航母在岸邊,那麼等海嘯過後上岸收屍吧。
所以航母面對颱風、海嘯,最好的辦法就是“三十六計走為上”。
第一、海上機動,改變航線,躲避颱風。
第二、錨泊。選擇合適的避風地拋錨備車,藉助錨的抓地力對抗颱風。
第三、靠港停泊。
現在的氣象衛星、雷達都能及時發現颱風,通知船舶躲避,一般很少發生航母誤入颱風眼的情況。
但歷史上發生過,二戰時美國航母編隊在菲律賓海域誤入颱風中心,遇到罕見的14級颱風,海浪高達10米以上。颱風過後艦隊13艘航母全部重創,艦首竟然彎曲破碎,其中2艘航母受損嚴重基本報廢。可見颱風力量之兇悍。
話說如果現在再來一次?把美國耀武揚威的航母編隊掀翻,那可真是爽啊。人工颱風?哈。
-
3 # 孤獨的人209381559
在大海中行駛的航母,能被巨大的風浪掀翻。昨天的新聞報道不是說,在南海“自由航行”的美夷航母,懾於即將來臨的巨大風暴,從而提前結束了在南海的“自由航行”,滾回了設在日本的基地了嗎?看來,自吹能夠人定勝天的人類,時至今日,在大自然的面前,還是極其脆弱的。
-
4 # 開啟車窗看景色
看過電影《2012》嗎?這就答案!
颶風和海嘯可以淹沒一座城市,那麼還有什麼能抵禦這大自然的威力!雖然這是一部科幻電影,而帶給人們的想象是豐富的。航母,自稱海上"巨無霸”,然而,面對大自然的威力,噸位再大的艦船就像一片樹葉在浩瀚的大海里遊戈,飄浮,可能一個百米高的巨浪甚至用不上百米就可能將其掀翻,葬身大海。
本人不是軍事家,也不是科學家,真的對航母沒有研究,只知道美國“尼米茲"級航母能抵禦住11級的颱風,那麼再大一點呢?要是鑽進了颱風的“風眼",將是如何呢?都說人定勝天,沒有人戰勝不了的困難,然而,在大自然面前,人類還是顯得太渺小了。
一句話,任何船隻都不是超大臺風、颶風、海嘯的對手!
-
5 # 硯田劍影
謝邀請。大自然生成的海嘯,龍捲風其破壞力是驚人的,是不可抗拒的,龐然大物的航母在海洋中只是一片浮葉,遇到巨浪滔天的惡劣天氣和海嘯時也逃脫不了覆翻沉底的厄運,雖然在設計時考慮了天氣的因素,能抵抗颱風和海嘯的衝擊,並模擬試驗過,畢競沒實際親臨過。航母打擊群都有海洋天氣予報,會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正確選擇,決不可能遭覆滅的危險而無視艦上幾千人的生命不顧硬挺著在海上拋錨,美國在海外有三百多個軍事基地,它可以在海嘯來臨吋,將航母停靠在最近的基地泊系,順便補充給養及油料彈藥。美國視生命至上,非戰爭減員傷員都是不充許的,一個大兵的死亡,國防部出八百萬撫卹金,國家補償二百多萬撫卹金總共近一千萬美金再乘於航母上的人數,其數字是天文數字,有這筆錢也能造一艘航母了,所以,遇到惡劣的天氣,趕緊開撥,對美國來說錢是小事,可人命關天,萬一鬧出人命,全美大遊行抗議國家視生命如兒戲,國防部長撒職,總統也得遭議會彈劾,弄不好得下野。別看美國張牙舞爪,在海嘯來臨吋,沒了威風逃的比免子還快。
-
6 # 喀秋莎61589681
人在大自然神奇威力面前顯得非常渺小和不堪一擊。例如海上臺風,海嘯,陸地上颶風,地震,火山噴發,泥石流特大暴雨雪天氣等足可以令人類束手無策。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高科技手段氣象衛星探測和預報天氣海浪防災減災。今天討論的話題是,大海中行駛航母有沒有被大海風浪掀翻的可能嗎?準確的說自從航母誕生以來,還沒有一航母被海浪颱風掀起或掀翻的報道和例項。航母是什麼概念,它就象一座會流動的島礁,從設計上講可以抗擊抵禦十二級以下臺風和幾十米高的海浪。航母是集所有科技技術材料力學裝備精良的大國神器。所以航母是不會在大海里遇到浪掀翻,更不會象輪船側翻。它們構造和用途不同,航母從設計初就考慮了艦體平衡,在航體兩側設有減搖鰭,由電腦自己控制始終能保持航母平衡所以不會側翻。說到這裡航母本身不懼怕海浪颱風,但是航母上的艦載機和非固定裝置就不同了,它們如果遇到就會與普通的輪船一樣會受到傷害的,以前,美國、日本等國航母上的戰機艦島上的桅杆包括人員被颱風海浪重創損失慘重。因此,如遇天氣氣象惡劣,一般航母早有預防措施會停在港口或基地,若在海上行駛也要先將艦載機送回甲板下機庫,不會穿越颱風中心會駛向安全海域。如果說航母真被掀翻必須是15級以上超級颱風發生的話,因此,幾乎為零。
-
7 # 鮑爾金vs巴特爾
航母不會被巨浪或海嘯傾翻,因為航母的噸位巨大,線型獨特,配重平衡穩定、吃水則要求執行抗10級以上海況的設計方案。航空母艦在偶遇惡劣海況的環境下會自我保護,航母編隊會開足馬力主動避開風球的移動方向或是乖乖呆在港灣裡靜候海況達到編隊適行的情況下,才岀來溜達。
-
8 # 滄海一聲笑
作為地球人類在海上最大的活動平臺,航母有它自身一定的防風抗風能力。但大自然的力量依舊是不可抗拒的,它對任何海上的航母來說,都可以是致命的摧毀。雖然人類靠現在的科技可提前預測,觀察海洋氣候的變化。對航母出行也可做到衛星預警導航。但海洋的氣候瞬息萬變,可以從一分鐘前寂靜無聲迅速轉化為驚濤駭浪,而這個時候,航母要做的是逃之夭夭為上策。
-
9 # 毒刺劍客
但是航母畢竟是吞金獸,光造出來就要幾十億美元,更別說搭載的艦載機更是貴的沒邊,如果輕易被海浪掀翻沉入海底可就是血虧了,所以但凡航母設計之初肯定就充分考慮了穩定性。
第一,航母是移動的海上城市,體積大。吃水深,穩定性強,據說美國一座城市停電,航母開過來用自己的電力系統為城市供電毫無壓力,由此就可以看出航母的整體噸位和規模何其了得。
第二,航母的穩定性肯定非常高,因為航母甲板上是要起降飛機的,這對航母甲板的穩定性應該算是基本要求了吧,試問,在正常情況下艦載機降落航母都非常困難,畢竟甲板只有170米長,如果航母還來回搖晃,搖擺不定,那戰鬥機怎麼降落,所以航母本身肯定有許多關於艦體穩定性的技術含量。
第三,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就連普通漁船都能準確掌握天氣預報,航母就更不用說了,如果真有海嘯,提前躲開就可以了。
-
10 # 炎龍千破
這個問題有意思,一提到航母,人們首先就會想到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從二戰的太平洋戰爭開始展露崢嶸,最終擊潰了當時世界第一海軍—日本太平洋艦隊,從此以後美軍航母戰鬥群屹立於星球之巔所向無敵
二戰爆發到今天已經過去了九十多年了,美國航母戰鬥群參戰無數,航跡遍佈全球,哪裡有戰爭哪裡就有美國艦隊,幾乎百戰百勝的戰績更是讓全世界震顫
這裡不得不提下美國航母編隊的封神之役—海灣戰爭,海灣戰爭前夕的伊拉克有多強?當時伊拉克擁有800多架作戰飛機,其中三分之一是第三代戰鬥機(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代戰鬥,當時還沒有第四代戰機),包括米格29,PhantomF1等等,擁有5200輛坦克,其中大多數是世界主流主戰坦克—產自蘇聯的T72,擁有4000多輛各型裝甲車輛,總軍隊數量120萬,伊拉克境內大小防空雷達,預警雷達無數,防空導彈陣地遍佈重要城市周圍,客觀地講,伊拉克當時的國防力量從數量上就超過了當時的中國,質量上更是越高中國
就是這麼一個全副武裝的軍事力量強大的主權國家,在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內徹底淪陷,而摧毀它的正是74萬多國聯軍,其美軍佔74%,而在美軍中戰力最出眾的無疑是當時參戰的九艘航母及三個航母戰鬥群(因為伊拉克海軍力量太過弱小,美國不用動用完全版的九大航母戰鬥群,三個航母戰鬥群的保衛力量,外加九艘航母的戰鬥投放能力足夠強大了),海灣戰爭中,從九艘航母上總共起飛了1600多架次各型戰機,三個航母戰鬥群共計發射戰斧巡航導彈800餘枚,對伊拉克軍隊造成了致命的沉重打擊
眾說周知美國一共有十大艦隊,也就是十個航母戰鬥群,海灣戰爭讓全世界第一次看到美軍雲集九大航母之後火力全開的威力,真的是摧枯拉朽山崩地裂,經此一戰美軍航母戰鬥群走上了神壇
那麼有人會想了,強大的航母在面對大自然的偉力的時候是否依舊無敵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航母是一種戰爭武器,它的強大隻是建立在對手是人類的情況之下,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即便是地表最強航母—滿載排水量11萬噸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也不過是一個玩具罷了,300多米長的艦體在人的眼中可謂龐然大物,但放在大海之上不過是一粒米珠
任何大型船隻的左右傾斜度超過45度就會傾翻,航母也不例外,能傾斜超過45度的只有一些特製的小型帆船,隨便一個12級颱風攜帶的超過十米的巨浪橫向衝擊就可以顛覆航母(其實很難遇到這種情況,核動力航母的動力強大,即便真的處於颱風範圍之內,只要調整航母航向,與水流方向一致,現代艦體的優良導通效能能大幅度降低巨浪的衝擊力,這樣航母就不易顛覆),但航母還是無法正面對抗颱風
難道就沒有能對抗颱風的船隻嗎?當然有,潛艇就不懼任何風浪,哪怕是17級颱風,原因很簡單,再大的颱風也最多影響到海面百米下的水流,而潛艇的下潛極限一般都超過500米(俄羅斯的核潛艇可以達到1200米,美國海狼核攻擊潛艇也達到800米,常規動力潛艇一般在500米)正常航行的深度也在200,300米,任你海面風捲浪起,我自在水下巍然不動
-
11 # Radcliffe蘋果仔
任何人造的物件,都超越不了自然的力量,至少現在如些。雖然大型航母在設計建造時就已經考慮到抗風浪的要求,能夠抵禦12級的風浪而不至於傾覆,但是現代軍艦,特別是航母,都裝載著精密且敏感的電子裝置元件以及大量的戰機和武器彈藥,在風浪的劇烈搖晃下誰都無法保證這些裝置不受損,甚至可能會誤觸引爆彈藥,所以即使具備很強的搞風浪能力,但是面對強颱風時航母指揮官都會選擇繞行或者調頭返航,避開臺風。假如不幸遇上大海嘯,在二十多米甚至更高的超級巨浪面前,幾乎沒有多少艦船可以全身而退。
-
12 # 軍器戰位
理論上這是有可能的,因為目前人類造出來多麼大、多麼好的機器,放在大自然的面前都只是小兒科。
航空母艦也是一樣,別看現在最大的航空母艦排水量已達10萬噸以上,妥妥的一座海上城市,但如果拿一望無際的大洋相比較的話,那麼航空母艦隻能算是一葉孤舟。
但目前還真沒有航母被海浪掀翻的案例
實際上,人類試圖預測天氣的技能早在幾千年前就開始了,比如在公元前650年的“古巴比倫”,當時那裡的人就開始利用雲層的樣子預測天氣。
到1856年,法華人正式成立了世界上第1個天氣預報服務系統,而中國同樣也在300多年前的清朝,就已經有了非常詳細的天氣預報記錄。
所以,在第1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才發展出來的航空母艦,因為那個時候早已經有了較為準確、詳細的天氣預報服務。所以航空母艦從問世至今,真的很難會遭遇較為強大的颱風、風暴海浪。
一般情況下,無論是航空母艦還是海上的其他艦隻,手裡都會掌握未來的天氣預報情況。如果發現未來幾天某海域正有風暴形成,並且航母的作戰路線正好要途經此地,那麼航母能做的就是隻能更改航行路線,甚至是更改整個作戰計劃。
如果是航行路線不能更改,那麼航空母艦就只能夠撤回母港休息,而下一步作戰計劃只能夠待定,反正就是要儘可能的避開海上風暴。
當然,如果航空母艦已經出動,並且航行路線與作戰計劃非常緊急、不能更改,那麼航空母艦還是可以沿著“可航半圓”通行的。
你應該非常清楚,海上的颱風一般都是形成一個大大的圓形狀態,而這個圓形之內的風暴危險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大概可以分為“危險半圓”、以及“可航半圓”。
如果航空母艦是沿著“可航半圓”的邊緣通行,那麼理論上這樣是行得通的,因為在這個半圓圈內的風力比較弱,加之航空母艦噸位比較龐大、任務也非常緊急,所以必要時從“可行半圓”穿行,這對於航空母艦來說危險係數並不是很大。
但如果是橫穿整個颱風圈,或者是在海上突然遭遇強大風暴,那麼就算是被稱為海上“鋼鐵巨獸”的航空母艦也吃不消。
比如1944年,美國海軍一支由13艘航空母艦、3艘重型巡洋艦、7艘輕巡洋艦、8艘戰列艦、3艘防空型巡洋艦,以及高達56艘驅逐艦組成的特遣艦隊(第38特遣艦隊),就遭遇了一場強大的颱風。
這場颱風名為“眼鏡蛇”,是在太平洋上生成的一場超強颱風,最強風力達到17級,也是人類評定颱風的最高級別。
當時,由美國海軍將領“哈爾西”所指揮的第38特遣艦隊,從太平洋中部的“烏利西環礁”出發,作戰任務是襲擊菲律賓本土的各個日軍機場,但沒想到在途中卻誤入了超強颱風“眼鏡蛇”的暴風圈中。
而美海軍艦隊這一次誤入超強颱風的暴風圈,說到底就是因為氣象部門的誤判所導致的。在該艦隊行動的前一天晚上,就接收到了一則美海軍氣象部門的通報,該通報內容為:“西太平洋正出現一股熱帶風暴、強度較弱”。
由於在氣象通報當中表示:颱風級別非常弱,因此當時第38特遣艦隊的指揮官“哈爾西”,他認為該風暴不會對艦隊的行動造成干擾,所以也就沒有取消第2天的行動計劃。
但他萬萬沒想到,他即將遭遇的並不是級別非常弱的熱帶風暴,而是一場代號為“眼鏡蛇”的超級強颱風。最終,“哈爾西”第2天指揮艦隊行動時,就與這場超級強颱風正面硬槓上了。
而結果也非常明確,美國海軍第38航母特遣艦隊的陣容無論多麼豪華,但在大自然災害面前只能淪為玩具。
到後來,第38特遣艦隊歷經磨難終於使出風暴圈時,超強颱風“眼鏡蛇”的襲擊,已讓該艦隊中的三艘驅逐艦直接沉沒,2艘航空母艦的機庫引起大火,其他大型艦隻同樣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造成大量進水。
依照這樣的情況,就算是等級最大的超強颱風,也是不能夠直接掀翻一艘航母的,因為航空母艦除了噸位比較龐大之外,在建造的時候還會設計很多的抗風壓水艙。當然最重要的是,航空母艦並沒有處在超強颱風的“風眼”當中,如果真的處在超強颱風的“風眼”裡,那麼航母很可能都會被幾十米高的海浪攔腰砸斷。
而像目前美國海軍所裝備的“尼米茲航母”,這款航空母艦的排水量已經達到了10萬噸,在設計建造時的抗風效能僅為12級颱風,噸位更大的福特級也差不多。
也就是說,無論是二戰時期那種4~5萬噸的航母,還是現在動不動就高達10萬噸的超級航母,也無論是12級的海上風暴,還是最大等級的17級超強颱風。
咱們先不管颱風能不能夠將航母掀翻,但航空母艦在海上絕不想遭遇超10級以上的強颱風。
為什麼呢?
就比如“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吧,這傢伙的噸位已經達到了10萬噸級,並且艦體結構也進行了各種加固設計,在遇到海上風暴的時候,尼米茲級航母就像一個海上不倒翁那樣,會隨著海浪浮動。所以儘管級別最大的17級超強颱風,也很難將“尼米茲”級航母直接翻個底朝天。
但是,尼米茲級如果在海上遇到超10級以上的颱風時,同樣也是不會願意正面懟上去的。
因為,儘管颱風不能夠將航母整個翻底,但是強大的風浪會讓整艘航母在海上發生劇烈的顛簸、搖晃。這就如同“搖骰子”那樣,在遇到強大風暴的時候,整艘航空母艦就猶如“骰盅”、而艦載機就像骰子一樣。從外面看著沒什麼太大的變化,可實際上航母內部的艦載機早已經翻天覆地,早已經被搖得稀巴爛了。
再者,強大的風暴雖然不能夠破壞航母的主體結構,但是航母上的雷達、近防炮等武器系統可扛不住,肯定會被強大的海浪拍得稀碎。
總結:歷史上還沒有航空母艦被大海整個掀翻的案例,人類已知的最高強度風暴,能夠將航空母艦整個掀翻的機率也很低。
但是,儘管航空母艦主體能夠抵禦高強度風暴,可航空母艦上的雷達、艦載機等裝置卻扛不住。所以一旦遇到較大強度的海上風暴時,航空母艦一般都會避而遠之,沒有哪個航母艦隊會願意正面去槓上海上風暴的。
-
13 # LA燈
粗粗回答不會,因為如果要使得美國佬的航母側翻,風力起碼要達到15級及以上颶風級別,按照現在衛星和雷達的探測水平,有超級颱風時航母都會規避,沒有誰頭腦發熱會在超級颱風發生時駛入其中,軍事安全規定也不允許
-
14 # 中醫與太極
可以肯定地說,掀不翻,為什麼?
首先體型及噸位巨大。
二是在航行時遇到颶風航母一般會順風或迎風,不會側風,這樣會化解掉巨大風能。
三是現在預報颶風可以準到分鐘,航母出海一般不會選擇有颶風時,除非戰時。
回覆列表
可能!但是還沒有航母被颱風或者極端海浪掀翻的先例,因為航母是活動的,碰到極端海況可以繞行,都威脅到自身生死存亡的情況了,沒有必要硬抗!1945年“勇闖颱風眼”而嚴重受損的美國航母
航母是“一戰”以後才出現的水面艦艇,最早的航母是英國的“百眼巨人號”航母,是從一艘巡洋艦改裝而來的。自“二戰”中確立水面艦艇“霸主”地位以來,航母成為大國海軍強大力量的象徵之一,還形成了以航母為核心的“航母混合編隊”的海上作戰形式,航母一旦出動,必有其他艦艇護衛,可見航在海軍各艦艇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怎麼能讓航母“任性”的去抗擊極端海況呢。現代航母出動都是“前呼後擁”,怎麼捨得讓它去抗擊颱風!
一般大中型水面艦艇在設計時已充分考慮了海上惡劣情況,可抗擊12級颱風的能力,但是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去抵禦12級颱風,而航母的噸位較其他大中型水面艦艇更大(美國的核動力航母排水量超10萬噸),其風浪能力更強,據推測美國“尼米茲級”、“福特級”核動力航母能夠抵禦14級颱風!海上疾馳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4000噸級的“新青年”在西風帶的海浪中就像小漁船一下“任其擺佈”
即使最大、最新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也不是萬能的,在大自然極端情況下也可能被掀翻,比如極端風浪、海嘯等。即使目前人類科技已高度發達,但是在大自然的面前扔無法做到“萬無一失”,避免災難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人類科技去順應自然、規避大自然的“怒火”,航母也不例外!科技也無法完全抵禦自然界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