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寶石而言,碧璽是族群的名稱,但若以GIA(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n)的分類下,碧璽可分為:紅色碧璽(Rubellite)、綠色碧璽(Verdelite)、蔚藍碧璽(Indicolite)、黑碧璽(Schorl)、紫碧璽(Siberite)、無色碧璽(Achroite)、雙色碧璽(Bi-Colored)、西瓜碧璽 (Watermelon)、貓眼碧璽(Cat’s eye)、鈉鎂碧璽(Dravite)、亞歷山大變色碧璽(Color-change)、鈣鋰碧璽(Liddicoatite)、含鉻碧璽(Chrome)和帕拉依巴碧璽(Paraiba)等十四種。
一、寶石的分類
從商業和價值的角度上來看,寶石可以分為高檔寶石、中檔寶石、低檔寶石三大類。
高檔寶石:它包括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金綠貓眼、黃玉、優質翡翠、高檔珍珠等。其中鑽石、紅寶、藍寶、祖母綠被西方國家稱為名貴寶石。鑽石則更是被稱為珠寶之王。
中檔寶石:包括海藍寶石、碧璽、鋯石、尖晶石等。品級一般珍珠、水色冰種一般的翡翠、歐泊等也被列為中檔寶石。
低檔寶石:包括松石、紫晶、橄欖石、黃晶、青金石等品種。
二、寶石的特徵、寓意及產地
1、鑽石
略——參見華爍珠寶學堂其他文章
2、紅寶石
在剛玉寶石中,紅色的被稱為紅寶石,英文名Ruby。在中國,紅寶石古有“照紅殿”、“紅雅姑”之稱。 成分:Al2O3(三氧化二鋁),可含Cr、Fe、Ti、Mn、V等元素。硬度:9;比重:4.0~4.1;解理:無;斷口:貝殼狀至參差狀;剛玉的變種之一,晶體呈雙錐狀、稜柱狀、板狀或菱面體狀。紅色,條痕白色。透明到半透明,玻璃至金剛光澤。成因:形成於岩漿岩與變質岩。由於硬度和密度較大,因此也產於河床砂礫層。鑑定特徵:不溶於任何酸中。
⑴顏色:紅寶石的顏色也有高下之分。分級等級如下:鴿血紅(最優)>鮮紅(優)>純紅(良)>粉紅(中)>紫紅(差)
⑵重量:自然是重量越大越好。紅寶石需要單獨顯示出其魅力,製作成首飾才能顯示出獨特的魅力。一般品質的紅寶石要求大於0.6克拉,優質者可放寬至0.3克拉。一般重量要在一克拉左右甚至更大才有珠寶價值。大於2克拉為上品,大於5克拉一般就需單獨論價。
⑶透明度:越透明越好。不透明者一般無利用價值,除非能呈現出特殊的星彩效應。
⑷淨度:不良包裹體、裂紋與裂理越少越小越好。除非產生星彩效應的良性定向包體。
完美的Perfect > 無瑕的Flawless >一般的Amethyst > 裂開的Flawed > 碎裂的Chipped。
⑸切工:透明度高者應切成刻面,透明度低但呈星彩效應者應切成弧面。
⑹特殊光學效應:主要指是否能產生星彩效果。
主要產地:緬甸、阿富汗、俄羅斯、巴基斯坦、坦尚尼亞、澳洲、泰國、越南、高棉、馬拉加西、中國、美國。
傳說與象徵意義: 聖經中的約伯說:“只有智慧的價值超過紅寶石”;在印度一些古老的著作中則稱紅寶石是“上帝創造萬物時所創造的十二中寶石中最珍貴的”。傳說中認為,戴紅寶石的人會“健康長壽、發財致富、愛情美滿幸福”,“若左手戴上一個紅寶石戒指,或左側戴一枚紅寶石胸飾,就會具有一種逢凶化吉、變敵為友的魔力”。
3、藍寶石
在剛玉寶石中,紅色的被稱為紅寶石,只要不是紅色的統統被稱為藍寶石。學名剛玉。硬度:9;比重:4.0~4.1;解理:無;斷口:貝殼狀至參差狀。是剛玉的藍色變種,因含鈦而呈藍色。晶體呈雙錐體、柱狀、板狀或菱面體狀,也成塊狀和粒狀,條痕白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至金剛光澤。 成因:形成於某些岩漿岩與變質岩中,也產於沉積沖積礦床。鑑定特徵:不溶於任何酸中。
⑴顏色:雖然統稱藍寶石,但是顏色也有品級高低之分。分級等級如下:
矢車菊藍(最優)>濃藍(優)>鮮藍(良)>淡藍(中)>極淡藍或藍中帶灰、綠(差)
⑵重量:自然是重量越大越好。藍寶石需要單獨顯示出其魅力,製作成首飾才能顯示出獨特的魅力。一般品質的藍寶石要求大於0.6克拉,優質者可放寬至0.3克拉。一般重量要在一克拉左右甚至更大才有珠寶價值。大於2克拉為上品,大於5克拉一般就需單獨論價。
⑶透明度:越透明越好。不透明者一般無利用價值,除非能呈現出特殊的星彩效應。
⑷淨度:肯定是內含物、裂紋與裂理越少越好,當然,若是能顯示出星彩效應的良性包裹體則有特殊價值。
⑸切工:透明度高者應切成刻面,透明度低但呈星彩效應者應切成弧面。
⑹特殊光學效應:主要指是否能產生星彩效果。
主要產地:澳洲、中國、印度、斯里蘭卡、泰國、高棉、越南、美國。
傳說與象徵意義:藍寶石給人高遠天空、寂靜大海的聯想,空明而沉寂。自古以來,東方人把藍寶石作為護身符或作為聖物鑲嵌在聖職用物之上。在西方人眼裡,藍寶石是“使人聰明之石”,象徵著慈愛、誠實、智慧和高尚的品格。
4、玉石
中國最著名的玉石是新疆和田玉,它和河南獨山玉,遼寧的岫巖玉和湖北的綠松石,稱為中國的四大玉石。
真正的玉有軟、硬兩種,平常說的玉多指軟玉,硬玉另有一個流行的名字——翡翠。軟語(Nephrite),是含水的鈣鎂矽酸鹽,硬度6.5,韌性極佳,半透明到不透明,纖維狀晶體集合體。硬玉(Jadeite),為鈉鋁矽酸鹽,硬度6.5-7,半透明到不透明,粒狀到纖維狀集合體,緻密塊狀。兩種玉外型很相似,硬玉的比重(3.25-3.4)大於軟玉(2.9-3.1)。
玉是寶石中比較高貴的一種。中國古人認為玉是光榮和幸福的化身,剛毅和仁慈的象徵。一些外國學者也把玉作為中國的“國石”。
中國是世界上開採和使用玉最早、最廣泛的國家。古書上記載很多,名稱也很雜,如水玉、遺玉、佩玉、香玉、軟玉等。遼寧阜新市查海遺址出土的透閃石軟玉玉塊,距今約8000年(新石器時代早期),是全世界到目前為止所知道的最早的玉器。傳說遠古時代黃帝分封諸侯的時候,就以玉作為他們享有權力的標誌,以後,許多帝玉的“傳國璽”也都是玉做的。商朝就已經使用墨玉牙璋來傳達國王的命令,在有文字記載的周朝(公元前11世紀——前256年)已開始用玉做工具。春秋戰國時期,趙國的國王得到一塊非常珍貴的玉石“和氏璧”,秦王知道後,許諾以十五座城池來交換,雖然最後被識破只是一個陰謀,但也可見當時寶玉的價值。
5、祖母綠
是一種含鈹鋁的矽酸鹽,其分子式為Be3A12[Si6O18],屬於綠柱石家族中最“高貴”的一員。屬六方晶系。晶體單形為六方柱、六方雙錐,多呈長方柱狀。集合體呈粒狀、塊狀等。翠綠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64-1.602,雙折射率0.005-0.009,多色性不明顯。非均質體。硬度7.5,密度2.63-2.90 克/立方厘米。解理不完全,貝殼狀斷口。具脆性。X射線照射下,祖母綠髮很弱的純紅色熒光。
祖母綠與相似的天然綠色寶石、合成祖母綠、贗品的區別。與其相似的天然綠色寶石有螢石、綠碧璽、磷灰石、翡翠、綠色藍寶石、含鉻釩鈣鋁榴石;人造祖母綠及仿製品有合成祖母綠、綠柱石三層石、箔襯祖母綠、注油祖母綠等。其區別如下:螢石,微帶藍的綠色,均質體,硬度小,為4,密度3.18 克/立方厘米,大於祖母綠,熒光淺藍色。綠碧璽,深藍色綠碧璽處理後改為純正的綠色,二色性明顯,雙折射率高,為0.18,密度大。磷灰石,微帶藍的淺綠磷灰石,有藍的色調,硬度較小,為5,折光率較大,為1.632-1.667,紫外線下發磷光。翡翠,優質半透明翠綠色翡翠較似祖母綠,但翡翠具有纖維交織結構,有較細的纖維,祖母綠無此結構。此外含鉻釩鈣鋁榴石,翠綠色,均質體,強的亞金剛光澤。合成祖母綠,助熔劑生長法和水熱法合成,顏色濃豔,紫外線下有較強的紅色熒光,濾色鏡下呈鮮明的紅色。還有綠柱石三層石、箔襯祖母綠、注油祖母綠等經仔細觀察和鑑定均可與祖母綠相區別。
祖母綠的評價與選購。祖母綠的評價與選購的依據是顏色、透明度、淨度和重量。天然祖母綠主要有哥倫比亞祖母綠、烏拉爾祖母綠、巴西祖母綠和辛巴維(威)祖母綠等。顏色多呈透明、鮮豔的翠綠色、淡黃綠色等。外貌柔絨狀,包裹體常見。在偏光器中明亮,轉動360度時有四次明暗變化,為非均質體。二色鏡下多色性不明顯。濾色鏡下呈粉紅色。祖母綠較脆,怕高溫,遇火會褪色,在高溫下容易炸裂,佩帶和儲存時要十分注意。
祖母綠的產地祖母綠的主要產地有哥倫比亞、烏拉爾、巴西、印度、南非、津巴布維等。
6、黃玉——託帕石(Topaz)
黃玉又名託帕石,分子式:Al2[SiO4](F,OH)2,是含氟矽鋁酸鹽礦物,由火成岩在結晶過程中排出的蒸氣形成的,一般產於流紋岩和花崗岩的孔洞中。由於它經常與錫礦石伴生在一起,因此可作為尋找錫礦石的標誌。黃玉一般呈柱狀或不規則的粒狀或塊狀,顏色有多種多樣,一般為黃、藍、綠、紅、褐等淺色,有玻璃光澤,有的無色透明。黃玉的顏色在Sunny長時間曝曬下會發生退色。黃玉可作為研磨材料,也可作儀表軸承。透明且漂亮的黃玉屬於名貴的寶石。
產地:巴西、斯里蘭卡、美國、中國等。最重要的寶石級黃玉產地是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州,這裡的黃玉有黃色、深雪梨黃色、粉紅色、藍色及無色等;斯里蘭卡也是較重要的產地,它的黃玉主要為藍色、綠色和無色。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產藍色和黃色的黃玉。中國的廣東、新疆、雲南等地產大量無色的黃玉,經中子輻射,電子加速器轟擊、Co60照射及加熱的方法處理,可變成漂亮的天藍色。值得注意的是,中子輻射改色的黃玉會有一定的放射性,需要放置一定的時間(如半年以上)才能用作飾用寶石,否則對人體有一定的傷害。
在西方人看來,黃玉可以作為護身符佩帶,能辟邪驅魔,使人消除悲哀,增強信心。用託帕石的粉末泡酒,則可以治療氣喘、失眠、燒傷和出血等症。中國對黃玉的認識和使用有著悠久的歷史。黃玉是一種色彩迷人、漂亮又便宜的中檔寶石,深受人們喜愛。國際上許多國家定黃玉為“十一月誕生石”,是友情、友誼和友愛的象徵。
黃玉與水晶的區別:黃玉的柱狀晶面上有縱的條紋,而水晶則是橫的條紋。而對末鑲嵌的飾品,比重(手感)也可作為區分的依據,黃玉的比重在3.49以上,而黃色水晶只有2.65左右;用手掂,黃玉有“墜手”的感覺,水晶則較輕。當然,黃玉寶石的光澤柔和,而水晶的光澤則較“冷”,尖銳,依此也可區分。
黃玉與碧璽的區別:最重要的是碧璽有較強的二色性,而黃玉除粉紅色者外,其他色的黃玉二色性都弱;另外,碧璽的雙折射強,往往可見雙影。
藍色黃玉與海藍寶石的區別:一般情形是較為困難的,可以作為參考的特徵是:藍色海藍寶石往往帶些黃綠色的色調並具輕微的二色性,比重較輕。確切鑑定要用折光儀等來測定。
黃玉首飾選購要訣:
(1)選購黃玉首先應注重顏色,鮮豔純正的酒黃、橙色黃玉均屬佳品。
(2)寶石加工應規範明亮,不能有裂紋、瑕疵或崩邊。
(3)應詢問顏色是天然還是輻射改色。
7、海藍寶石
英文名稱為Aquamarine,源於拉丁語Sea Water。傳說這種美麗的寶石產於海底,是海水之精華,所以Nautilus用它祈禱海神保佑航海安全,稱其為“福神石”。中國寶石界稱海藍寶石為“藍晶”。
海藍寶石、祖母綠和綠寶石在礦物學中都稱為綠柱石,都是透明的綠柱石晶體。綠柱石的分子式為:Be3Al2[Si6O18]。海藍寶石的顏色為天藍色至海藍色或帶綠的藍色的綠柱石。其藍色主要是由於含微量的二價鐵離子(Fe2+)。以明潔無暇、濃豔的豔藍至淡藍色者為最佳。
常見的晶體形態為六方柱,其次為六方雙錐,集合體多呈柱狀產出。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67-1.590,雙折射率0.005-0.007。 多色性明顯,為藍到藍綠色。硬度7.5,密度2.68-2.80克/立方厘米。貝殼狀斷口。X射線照射下不發光。韌性良好。
海藍寶石與天然寶石、人造合成海藍寶石的區別。與海藍寶石相似的天然寶石有:藍色黃玉、改色鋯石、人造合成海藍寶石(藍色尖晶石和人造玻璃)。與黃玉、鋯石的最佳區別方法是密度:黃玉3.59克/立方厘米,鋯石4.69克/立方厘米,密度明顯偏大,手掂有重感。放大鏡下觀察底刻面稜角處,鋯石、黃玉均可顯雙影,海藍寶石不十分清楚。鋯石色散高。晶體形態:黃玉斜方柱狀,鋯石四方柱狀。人造玻璃和人造藍色尖晶石顏色雖然與其相似,但是都為均質體,無二色性,以此為區別。
海藍寶石長期以來被人們奉為“勇敢者之石”,並被看成幸福和永葆青春的標誌。世界上許多國家把海藍寶石定為“三月誕生石”,象徵沉著、勇敢和聰明。西方人認為,佩帶海藍寶石能夠使人具有先見之明。同時,它還具有催眠和壓邪的力量以及神奇的醫用價值,用海藍寶石浸過的水可以治眼疾、迸氣和打呃。可改善呼吸系統的毛病,加強表達能力、說服力、企劃能力,亦可保護旅行者平安。含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具強大的治療、淨化、靈通力量,是最具療效的寶石。
8、碧璽
又稱為電氣石,英文名稱Tourmaline。是從古僧伽羅(錫蘭)語Turmali一詞衍生而來的,意思為「混合寶石」。傳說碧璽的來歷是在西元1703年,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有幾個小孩玩著荷蘭航海者帶回的石頭,並且發現這些石頭除了在Sunny底下出現的奇異色彩外,更驚訝這些石頭有一種能吸引或排斥輕物體如灰塵或草屑的力量,因此,荷蘭人把他叫做吸灰石。一直到西元1768年,瑞典著名科學家林內斯發現了碧璽還具有壓電性和熱電性,這就是電氣石名稱的由來。一直到現在,碧璽還常在科學上被用於發光強度與壓力變化的測定,在二次大戰當初,是唯一可以判定核爆壓力的物質,現在,則被廣泛運用於光學產業。
對寶石而言,碧璽是族群的名稱,但若以GIA(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n)的分類下,碧璽可分為:紅色碧璽(Rubellite)、綠色碧璽(Verdelite)、蔚藍碧璽(Indicolite)、黑碧璽(Schorl)、紫碧璽(Siberite)、無色碧璽(Achroite)、雙色碧璽(Bi-Colored)、西瓜碧璽 (Watermelon)、貓眼碧璽(Cat’s eye)、鈉鎂碧璽(Dravite)、亞歷山大變色碧璽(Color-change)、鈣鋰碧璽(Liddicoatite)、含鉻碧璽(Chrome)和帕拉依巴碧璽(Paraiba)等十四種。
產地。而具有寶石級價值的碧璽幾乎都產自偉晶花崗岩,碧璽的產地分佈很廣,但現在市面上的碧璽大多來自巴西,其他還有坦尚尼亞、肯亞、馬拉加西、莫三鼻克、那密比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義大利、美國加州與緬甸,甚至中國大陸的新疆與雲南也有。
9、鋯石
鋯石是一種矽酸鹽礦物,它的英文名字是 Zircon,是提煉金屬鋯的主要礦石。鋯石廣泛存在於酸性火成岩也產於變質岩和其他沉積岩中。鋯石的化學性質很穩定,所以在河流的砂礫中也可以見到寶石級的鋯石。鋯石有很多種,不同的鋯石會有不同的顏色,如紅、黃、橙、褐、綠或無色透明等等。經過切割後的寶石級鋯石很像是鑽石。鋯石過去還被叫作鋯英石或風信子石。鋯石可耐受3000℃以上的高溫,因此可用作航天器的絕熱材料。
鋯石的化學成分:名矽酸鋯,化學組成為Zr[SiO4],晶體屬四方晶系的島狀結構矽酸鹽礦物。晶體呈短柱狀,通常為四方柱、四方雙錐或復四方雙錐的聚形。鋯石顏色多樣,有無色、紫紅、黃褐、淡黃、淡紅、綠等。色散高,有金剛光澤。無解理。摩氏硬度7.5-8,比重大,達4.4-4.8。
鋯石是十二月生辰石,象徵成功。(十二月生辰石還有綠松石、青金石)。
10、松石
松石是寶石中的一種,白色,是一種完全水化的銅鋁磷酸鹽。分子式為:CuAl6(PO4)-4(OH)-8.5H2O。松石的透明度較差,基本上為不透明,薄片下部分呈半透明。拋光面為油脂玻璃光澤,斷口為油脂暗淡光澤。松石種類包括:波斯松石、美國松石、墨西哥松石、埃及松石和帶鐵線的綠松石。
松石,又稱松花石、松化石、木化石、木變石、神木石、降龍石、康幹石。從古今中外而言,華人最早認識松化石,認為松石乃松化為石,並給松石蒙上了神奇的色彩,這在中國古代地理書、史書、地方誌、本草、筆記、遊記、詩賦、石譜、家譜等文獻中均有記載。
11、橄欖石
橄欖石的成分為鎂鐵矽酸鹽,硬度為6.5-7,呈特徵的橄欖綠色,折光率1.654~1.690(±0.020),呈現玻璃光澤,雙摺率0.035~0.038,可見明顯雙影現象;密度3.34(+0.14,-0.07)g/cm3;非均質體,二軸晶,正光性或負光性,多色性呈現弱的黃綠~綠色;硬度6~7;有時可見一組不完全解理。 和橄欖石相似的寶石雖多,如綠色碧璽、綠色的綠柱石、綠色的金綠寶石等。但市場上冒充橄欖石的往往只有玻璃一種。橄欖石與玻璃的區分,可從橄欖石具有明顯的“雙影”,而玻璃沒有;橄欖石內有時可見結晶質包體,但玻璃內只有氣泡等進行。
橄欖石的產地。橄欖石的產地過去在紅海的一個ZABARGAD島附近,橄欖石的名字亦與此地名有關。但今天市場上的橄欖石則主要來自緬甸、美國和中國。中國河北是世界橄欖石重要的產地,橄欖石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一種特色寶石。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也有商業產地。
橄欖石首飾選購要訣。(1)選購橄欖石首飾首先應注意其綠色是否純正深豔,黃綠色過多為降低其價值。 (2)注意其內部應無裂無瑕,有瑕疵的橄欖石價值較低。(3)應注意首飾中寶石是否有毛邊現象。最好選邊稜平直、切工規則完善的。
12、黑瑪瑙
英文名稱black agate 黑色的瑪瑙。主要因瑪瑙中含有較多有機質引起。純黑的整塊瑪瑙在自然界極少見,多為因有機質含量不均而呈現出深淺不同的.條帶。市場上出售的純黑瑪瑙多為人工染色產物,或用其他石料充當。
黑瑪瑙象徵堅毅。我們用聖經中的句子來詮釋這些深色的美麗石頭——愛如死之堅強,沉默裡有超越一切的持守。傳說運用黑瑪瑙的能量,可去除氣場上的雜質,繼而有效啟發其自身的魅力,佩帶黑瑪瑙的人未必擁有過人的美貌與智慧,未必擁有天然的親和力與好人緣,但其性格中與生俱來的“稜角”卻是一種足以致命的誘惑。
黑色具有穩定、莊重、時尙、經典、魅力,高貴、神秘,代表的是低調、含蓄與內斂的特質。黑色也是一種強烈的聲音,凝聚著強大的力量,讓任何人都無法抗拒。黑色代表了內斂背後的張狂;控制的慾望中伸出的反抗;極力的渲染和極簡;各種對立都可以透過黑色折射出複雜的多重光芒,形成無法替代的完美。
13、黃晶
黃晶是石英的一個變種,和石英一樣同屬矽氧礦物。黃晶的顏色從黃到淺褐色,極像黃玉。黃晶中的黃色是由於其中含有水氧化鐵的緣故。天然的黃晶比較稀少,人們常把紫晶和煙晶加熱以使它改變顏色變成黃晶的模樣,甚至假冒黃玉。
黃晶色彩主要是由晶體內的鐵或鉻元素引起。黃晶以體質明瑩、光潔無瑕者為上乘,橙黃更為人們所喜愛。
西方人將黃晶作為11月生辰石,被譽為“友誼之石”,代表真誠和摯著的愛,意味美貌和聰穎;象徵富態、有生氣,能消除疲勞,能控制情緒,有助重建信心和有生目標。
自然界的黃晶較少,產地也寥寥無幾,僅有巴西和馬拉加西生產有一定數量的優質品。由於黃晶與黃玉(託怕石)極相象,不法商販常以黃晶以假亂真,致使黃玉聲譽一落千丈。什麼西班牙黃玉、撒克遜黃玉之類的名稱,大多是黃晶熱處理的代用品。上好的黃晶幾乎無裂紋,同時比黃玉既漂亮又價廉,但黃晶的結構與外表缺少柔和感。黃玉的顏色比黃晶“暖”一些,且更有光澤。黃玉的比重和硬度大於黃晶,只須用手掂量一下便可區分開。黃玉具有完整的解理,黃晶無解理,且黃玉折光率最低值為1.61,而黃晶最高折光率為1.55。
14、青金石
青金石的英文名稱為Lapis Lazuli,來自拉丁語Lapis Lazuli,前者意指寶石,後者則指藍色的(寶石)。其工藝品稱“青金”,古稱“金碧”、“點黛”或“璧琉璃”。
青金石屬架狀結構矽酸鹽中的方鈉石族礦物,化學分子式為(Na,Ca)4-8(AlSiO4)6 (SO4,S,Cl)1-2。屬等軸晶系。晶體形態呈菱形十二面體,集合體呈緻密塊狀、粒狀結構。顏色為深藍色、紫藍色、天藍色、綠藍色等。
青金石的評價與選購。青金石主要有四種:青金石、青金、催生石、金格浪。青金石的工藝要求以深藍色、無裂紋、無雜質、質地細膩者為佳。青金石適合於女性佩戴,小巧玲瓏的金項鍊或其它首飾上穿上幾顆青金石,別具風采。青金石也適合男性佩戴,男式禮服上配上深顏色的青金石飾物,更增添男士風度。佩戴時遠離高溫過熱環境,防止失色。青金石首飾玷汙之後,決不能用水浸泡和沖洗,以免表面的汙垢向內部滲透。選購時與相似玉石區分開,以防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