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信天游帶走我的情

    陽頂天是楊過和郭芙的兒子,郭芙心裡其實很愛楊過,後耶律齊叛變,襄陽城破,郭靖夫婦遇難之時,黃蓉最擔心是郭芙,知道這個女兒不如襄兒聰明機靈,讓她快逃走去找楊過,郭芙逃亡江湖找到楊過一訴衷腸,楊過其實也是愛郭芙的只不過看不慣她嬌縱蠻橫的態度,有了一夜情生了楊頂天,諧音陽頂天,立志驅逐韃子,創立明教

  • 2 # 大蝦風輕揚

    陽頂天不是郭靖的兒子郭破虜,按劇情線分析,陽頂天跟楊過的關係可能更大一些,推測應該是其徒弟或者子侄輩,極有可能就是郭破虜的兒子。而郭破虜的結局其實在書中也有了明確的交待。

    陽頂天

    郭破虜的性格就決定了他不可能拋下父母獨自偷生

    郭靖和夫婦結婚幾十年,一共育了一子兩女。長女郭芙最早出生,此後郭靖和黃蓉夫婦忙於應付蒙元對襄陽一波接一波的攻勢,一直再無所出。一直到了十六年後,襄陽城局勢有所緩解,黃蓉才再次懷孕,這次懷了龍鳳胎,生下了一子一女,女兒起名為郭襄,兒子則是郭破虜。

    在《神鵰俠侶》中,郭破虜一直是一個近乎透明般的存在,除了在剛出生時有過描寫,以及在風陵渡時和兩位姐姐一同出場有過簡單幾句交待外,包括在楊過轟轟烈烈地為郭襄慶祝十六歲生日的時候,郭破虜都沒有出場。要知道郭破虜和郭襄是雙生兒,生日可是同一天!這對郭破虜真的有點過於漠視了。

    郭破虜不像她的兩位姐姐,他的性格像極了他的父親郭靖,憨厚老實、重情重義。對於把守衛襄陽當成了一輩子的事業的郭靖來說,襄陽可謂是他的魂,他的一生的追求。但郭靖也明白,襄陽久不可守,早晚得有失守的那天。他所能做的抱定以身殉國的念頭,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黃蓉和郭靖夫唱婦隨幾十年,恩愛如初,黃蓉知道郭靖的志向,襄陽是他一輩子的追求,是他的魂,她也抱定了追隨郭靖堅定走到底的念頭。但父母之愛子,則為計深遠,郭靖和黃蓉夫婦只有郭破虜這一個獨子,又怎忍心讓愛子隨自己夫婦葬身襄陽?夫婦二人早早為自己的一子二女做好了打算。對於郭破虜,也做了詳盡的安排。只是夫婦二人沒有料到,以自己兒子重情重義,忠義孝順的性格,又怎會拋下年邁的父母獨自偷生?

    在襄陽城被蒙元重兵困的前夕,郭破虜將自己的兒子郭破天和妻子送出襄陽城,前往古墓託楊過小龍女夫婦照顧,自己留在了襄陽,任憑父母責罵也固執地不改變自己的決定。最終在襄陽城破的時候,郭破虜手執屠龍寶刀,始終護在看成的父母身前,直到筋疲力盡,內力耗盡倒下,也未曾讓一個元兵傷到自己的父母。

    在《倚天屠龍記》中,金庸先生也借滅絕師太之口,說出了郭破虜的結局,那就是襄陽城破,郭公破虜力戰殉國,屠龍寶刀隨之遺失,下落不明。

    關於陽破天,最合理的推測應該是郭破虜的兒子郭破天

    對於守衛襄陽,阻擋了蒙元幾十載的郭靖,蒙元高層對之是又敬又恨。在監國拖雷尚未離世時,蒙元高層尚且對他有著幾分香火之情,但隨著拖雷離世,大汗蒙哥又在襄陽城下飲恨,忽必烈經過幾載的爭鬥成功上位後,對於郭靖更是必欲除之而後快。

    襄陽城破,郭靖夫婦及獨子郭破虜力戰殉國,但郭靖的孫子及大女兒郭芙、二女兒郭襄仍然成了蒙元的眼中釘,肉中刺,不知道有多少探子在打聽他們的下落。

    古墓派位置隱秘,後來也被蒙元探聽到了下落,多次派人前來騷擾,楊過小龍女夫婦不勝其煩,一怒之下出手除掉了蒙元的幾位大員,這才讓對方氣焰受挫,不敢再來古墓打擾。

    出於郭楊兩家的香火之情和對郭靖黃蓉夫婦的尊重,楊過和小龍女夫婦對躲在古墓的耶律齊夫婦也頗為友好,對郭破虜之子郭破天更是當成了自己的骨肉盡心盡力照顧,等郭破天年齡稍大,更是將自己的武功傾囊相授。

    楊過在郭靖黃蓉夫婦殉國前,就已經和他們有過約定,暗中主持抗元事宜。只是蒙元如同燎原之火,大勢已成,始終尋找不到合適的機會。楊過無奈,只能在暗中整合血性未失的武林人士,以圖大事。後來眼見龜縮在西域的明教竟然投了敵,成了蒙元對抗中原武林的馬前卒,楊過下定決心殺雞儆猴,將明教手中的勢力奪取過來。

    楊過聯合了程英和陸無雙等人,在一個月黑之夜悄然殺上了光明頂。以楊過五絕級的實力,時任明教教主才修煉到二層的乾坤大挪移如何是楊過的對手?教主和兩位副教主,以及左右使者和四大法王皆敗於楊過一行人之手,識時務的暫時留下,甘為走狗的皆被除掉。

    楊過和光明頂上待了幾年,化名為衣教主,將明教整頓完畢之後,將教主之位傳給了郭破天。只是郭這個姓過於顯眼,恐怕會引起蒙元的注意,於明教大業不利。於是郭破天自己改郭姓為陽,諧音楊,這也是為了向自己親如父母的叔父楊過致敬。為了避免武功洩露了自己的身份,楊過又自創了一套功夫,取名為大九天手,傳授給了陽頂天作為防身之用,在楊過的教導下,陽頂天武功基礎原本就不錯,將乾坤大挪移修煉到了第四層之後,陽頂天就成了僅次於三豐真人的絕頂高手,明教在他的領導之下勢頭極旺。

    有程英、陸無雙等人相助,陽頂天很快就完全掌控了光明頂。程英和陸無雙為了幫助陽頂天,又在明教之中找到了兩個資質極為出色的傳人,將桃花島武學和古墓輕功傳授給二人。這兩位傳人就是楊逍和韋一笑,後來這二人一個成了明教光明左使,一個成為四大法王之中的青翼蝠王,皆成了陽頂天的得力干將。

    陽頂天一生皆致力於反抗蒙元的大業,為此兢兢業業,如履薄冰,也算是不負郭家忠君愛國的傳統使命。只是造化弄人,最後卻壯志未酬因自己的妻子大受刺激死於光明頂秘道之中,連後人也未曾留下,郭破虜也算是徹底斷了傳承。

  • 3 # 羽菱君

    一、陽頂天不可能是郭破虜。

    結合《神鵰俠侶》與《倚天屠龍記》中對於郭破虜和陽頂天的相關描寫,我們可以發現,郭破虜和陽頂天兩人是相差不少歲數的,郭破虜起碼大了陽頂天有二十歲以上。

    我們先來看郭破虜的出生年,小說中他的年齡歲數也比較清晰。《神鵰俠侶》小說結局的那場襄陽大戰,我們以蒙古大汗蒙哥的離世,可得出這一年是公元1259年,而這一年郭破虜和郭襄一樣,都是十六歲(這個明顯是算週歲,因為楊過與小龍女的十六年之約是實算的週年),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出郭破虜的出生年是公元1243年。襄陽大戰蒙哥去世的時間,金庸先生並不是隨便寫的,他明顯有做過考究,這一年的時間設定完全是遵照真實歷史的,這點從小說中張三丰的年齡完全可以看出。

    《神鵰俠侶》小說結尾少年張三丰在華山亮相時,小說明確寫他十二三歲,也就是少當時的郭襄和郭破虜三四歲。而《倚天屠龍記》小說中俞岱巖出場時,明寫了那年是元順帝志元二年,也就是公元1336年,這年張三丰九十歲。由此可見,小說中張三丰的出生年大概是1246年,這點跟歷史上真實記載張真人的大概出生年(1246-1247)基本一致。這樣就可推算出,當年張三丰在華山亮相時,十三歲的他剛好就少了郭破虜和郭襄三歲,而那年正好就是蒙哥去世的時間1259年。

    這一年是元順帝至元二年,宋朝之亡至此已五十餘年。其時正當暮春三月,江南海隅,一個三十來歲的藍衫壯士,腳穿草鞋,邁開大步,正自沿著大道趕路。這壯士雙眉斜飛,兩眼炯炯有神,鼻樑高聳,顯得十分精幹英挺。他眼見天色向晚,一路上雖桃紅柳綠,春色正濃,他卻也無心賞玩,心中默默計算:“今日三月廿四,到四月初九還有一十四天,須得道上絲毫沒耽擱,方能及時趕到武當山,祝賀恩師他老人家九十歲大壽。”新修版《倚天屠龍記·第三回》

    再來看陽頂天的出生年,他的歲數年齡都比較模糊,但我們可以從旁人的年齡去推算。首先一個對比物件就是張無忌。小說中張無忌的出生年是比較清晰的,他出生於1337年,也就是張三丰九十歲生日的第二年。小張十歲時中了玄冥神掌,父母離世後在武當山呆了兩年,之後又在蝴蝶谷呆了兩年多,再之後帶楊不悔去崑崙山又在朱長齡朱武連環莊那裡住了幾個月,再之後便是在崑崙仙谷練了五年《九陽真經》。這就是說當他去光明頂並和小昭被困密道時是二十歲,而這一年根據成昆的話講,陽頂天已經死了三十三年。由此可見,陽頂天是1324年離世的。

    圓真嘆了口氣,出神半晌,幽幽地道:“你既非查根問底不可,我便將三十三年前的一件隱事跟你說了。反正你們終究不能活著下山,洩漏此事……”新修版《倚天屠龍記·第十九回》

    那麼陽頂天離世時大概多少歲呢?這個我們可以從成昆的身上去推斷。成昆在光明頂時曾說自己已七十餘歲,而他與他師妹(陽頂天老婆)是青梅竹馬,說明兩人年紀不可能相差太大,而他師妹卻小了陽頂天二十多歲,這說明成昆大概小陽頂天二十歲左右。由此可見,陽頂天離世時,成昆大約就是差不多四十歲(這點跟按謝遜年紀推算基本一致),而那年陽頂天應當在六十歲左右,這也符合金庸武俠中武功到了登峰造極之境的年紀;還有按照成昆說四十餘年前陽頂天與他師妹成婚,那陽頂天娶成昆師妹時就是五十歲左右,成昆師妹二十多歲,成昆三十歲左右。以此推算,陽頂天大約出生在公元1264年,他比郭破虜足足小了至少二十歲。

    “她是我生平至敬至愛之人,若不是陽頂天從中搗亂,我們的美滿姻緣何至有如此悲慘下場?若不是陽頂天當上魔教的教主,我師妹也決計不會嫁給這個大上她二十多歲之人。”……圓真道:“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老衲今日已是七十餘歲的老人……少年時的舊事……好,一起跟你們說了。……陽頂天和我師妹成婚之日,我曾去道賀,喝著喜酒之時,我心中立下重誓:‘成昆只教有一口氣在,定當殺了陽頂天,定當覆滅魔教。’我立下此誓已有四十餘年,今日方見大功告成,哈哈,我成昆心願已了,死亦瞑目。”新修版《倚天屠龍記·第十九回》

    不要小看這二十歲,假如真的郭破虜就是陽頂天,那麼陽頂天肯定比張三丰還大,以郭破虜的年齡推算,那麼他離世時就有八十多歲(1324-1243=81)這等於是他娶成昆師妹時是七十歲,那成昆他師妹就差不多快五十歲了。陽頂天難道會看上一個四五十歲的女人嗎,明顯是不可能的。所以說郭破虜不可能是陽頂天。

    二、郭破虜的結局小說有明確交代。

    實際上,關於郭破虜的結局,金庸先生新修版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是有明確交代的。小說中是借滅絕師太之口說出的,出現在周芷若屠獅大會陰謀敗露時的回憶中,我們可以來看看小說中是怎麼寫的。

    師父頓了一頓,接著道:“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新修版《倚天屠龍記·第三十八回》

    信中言道,波斯總教有一位淨善使者,原是中華人氏,到波斯後久居其地,入了明教,頗建功勳,娶了波斯女子為妻,生有一女。這位淨善使者於一年前逝世,臨死時心懷故土,遺命要女兒迴歸中華。新修版《倚天屠龍記·第三十回》

  • 4 # 我叫木子君

    陽頂天不可能是郭靖的兒子郭破虜。

    從年齡上就差很多。郭破虜是南宋末年人,和郭襄是同齡人,襄陽城破之時,郭破虜已經成年人,在《神鵰》的後期,郭襄在隨著父親及楊過等人上華山之時,遇到了覺遠大師的弟子張君寶,也就是後來的張三丰。

    張三丰作為古代有名的壽星,在《倚天》初期時,已經八十多歲。

    而這個時候,如果郭破虜活著,也至少九十歲左右了。

    這個時候,明教正是最強盛時,有青翼蝠王、白眉鷹王、金毛獅王、紫衫龍王,及光明左右使,以及五散人,而將這一切聚擾的,要數當時的明教教主陽頂天。

    陽頂天作為教主,年齡雖大,也不過五六十歲,作為一個五六十歲的老頭子,強搶了霹靂手成昆的師妹作自己的老婆,從而給自己惹來了災禍,因此而喪命,而明教也因此走上了下坡路。

    所以,從年齡來看,陽頂天不太可能是郭破虜。

    郭破虜的結局如何?

    從倚天裡對郭破虜的描寫,我們就會發現一件事,郭破虜沒有辜負郭前黃蓉對他的教育,自始至終都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大俠,才稱得上後代一個郭公的稱號。

    另外,郭破虜並不像郭襄一樣,創立峨眉派,留下自己的傳承,很可能會英年早逝。

    再結合《神鵰》末期對郭破虜的描寫,這可能是一個繼承了郭靖敦厚朴實的性格,卻沒有其父奇遇和好命的人。

    所以,郭破虜很可能出師未捷身先死。

    他的死法,有兩種可能:

    一是種襄陽城破,郭破虜隨著自己的父母,郭靖黃蓉一齊殉城,死在了襄陽城上; 一種是他逃出了襄陽,卻由於自己敦厚朴實的性格,誤信匪人,慘死不說,還丟失了父母傳給他的屠龍刀,引發了江湖上的搶奪。

    木子君更傾向於後者。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分析,《神鵰》後期華山論劍之後,楊過與小龍女離開華山,歸隱江湖。而郭靖黃蓉依舊守衛著襄陽城,十幾年後,忽必烈在蒙古幾個王公的鬥爭中佔得上風,最終坐得了皇位,在大都建國,稱國號為元。

    元朝成立之後,忽必烈想起慘死在襄陽城下的先帝蒙哥,就下令南下攻宋,於是幾十萬大軍分水陸幾路南下。

    郭靖黃蓉一看襄陽不可守,但他們這個時候已經年歲已高,也不想再逃。但也要做最後的打算,於是制定了倚天屠龍計劃。

    他們借來了楊過已經不怎麼使用的玄鐵重劍,加上西域精鐵,鑄成了倚天劍與屠龍刀,將《九陰真經》和《武穆遺書》的線索刻在鐵片上,鑲入其中,並將倚天劍與屠龍刀分別交給自己的兒子郭破虜與女兒郭襄,讓他們帶著他們闖蕩江湖,日後尋一個有才能的人,傳給對方,讓他們光復大宋江山。

    至於為什麼郭芙沒有份?不用說大家都知道了。人形草包而已。

    沒多久,元軍南下,勢如破竹,很快就將襄陽城圍得水洩不通,眼看襄陽城不守,郭靖和黃蓉將自己的兒子女兒送出了襄陽城,領著襄陽城的軍士,抵擋元軍的進攻,最終,彈盡糧絕,戰死在襄陽城上。

    而郭襄與郭破虜,他們二人離城之後,就被元軍衝散。於是他們二人,一個向南,一個向北,尋找著對方,一邊闖蕩著江湖。

    郭襄為了尋找楊過,曾在江湖上行走多年,所以,她對江湖是熟悉的,她聽說了釣魚城還有宋軍在硬抗,就尋了過去。這樣就來到了川蜀地區。

    而郭破虜呢,則南下,追隨宋帝的腳步,一路上聯絡各地義士抗元,卻次次以失敗告終。

    郭破虜的存在,對於元朝政府,還是對於一些念戀權利的奸臣來說,都是肉中刺,眼中釘。因為郭破虜極肖其父,頗有君子之風。

    於是朝廷派出了鷹犬,前往刺殺郭破虜,他們想了一個極陰損的法子——色誘。

    按理說郭破虜也不是貪色之人,只不過這個女子也扮作一個小乞丐,引吸了郭破虜的注意,因為他的母親黃蓉就是因為扮作一個小叫花,引起了郭靖的注意,從而遇到了自己最愛的人。

    但這個小乞丐卻是朝廷派來的刺客,她裝作被敵人追殺,被郭破虜救了之後,就想盡辦法留在郭破虜的身邊。取得了郭破虜的信任之後,就在他的水裡下了十香軟筋散,隨後,郭破虜被敵人圍上,最終被擄。

    郭破虜被押至上京,忽必烈見到故人之子,看到他就想到了自己的叔叔郭靖,對郭破虜說,你只要降了我,就封你高官。

    但郭破虜是什麼人,不管忽必烈怎麼誘惑,不管是美色,還是高官厚祿,都動搖不了他的決心,最終和文天祥一起,被大都被斬首。

    雖然郭破虜被殺,但他的英雄氣概一直在江湖中被傳承。

    只不過,郭破虜被擄,他的屠龍刀下落不明,後來,在一個破廟中,被一個江湖小門派的嘍羅所發現,於是開始了爭奪,從而引發了江湖上的一樁樁血案。

    不知道我說得靠譜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魯迅的文集《朝花夕拾》,為什麼要叫這名字,有什麼,含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