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風浩蕩
-
2 # 萌萌媽媽董小華
元滅南宋後,儒門弟子文天祥寧死不降。死後人們在他的衣帶中發現了一首遺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正是有這種理念,岳飛和文天祥成為了那個時代的脊樑!孔曰成仁,出自《論語·衛靈公》:“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意思就是說,志士仁人是勇於犧牲來成全仁德的”。 孟曰取義,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意思是,生命是我所喜歡的,義也是我所喜歡的,如果兩者不能並有,便犧牲生命,而選擇義”。正是儒家思想造就了許多“臨大節而不可奪”的仁人志士!
《論語》載: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是儒家思想中的血性。
而在中國歷史上,自始至終都存在著富有氣節的文人儒生。
從“好持高節”的魯仲連;從楚國節士申包胥到東漢末“望門投止,破家相容”的張儉;從臨死不降的文天祥到寧死不吃美糧的朱自清,從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到被斬殺十族的方孝孺,……這些都是受人稱讚和敬仰的氣節之士,他們的事蹟彪炳史冊,時時閃現出道義的力量和道德人格的魅力。正所謂“士君子又勇而果於行者,不以立節行誼而以妄死非名,豈不痛哉!士有殺身以成仁,觸害以立義,倚於節理而不議死地,故能身死名流於來世。非有勇斷,孰能行之。”(劉向:《說苑》)這些氣節之士是在儒家文化的長期薰染下形成的。
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皆為南宋的之相,都為國而死。他們被後人稱為“宋亡三傑”。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都是儒家子弟,他們是“程朱理學”的忠實弟子,在國家危亡之際,他們選擇了殉國。然而為大宋壯烈殉國的儒家子弟何止這三人。 涯山海戰悲壯的結束了南宋,丞相陸秀夫揹負九歲的幼帝趙昺投海。十萬人壯烈殉國。“後宮諸臣,從死者眾”“屍浮海上者十萬餘人”。 公知們胡說什麼儒家思想遺禍中國,這為抵毀岳飛和文天祥為國獻身為“愚忠”趙到了藉口。孰不知,儒家思想中的精華正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仁義禮智信是做君子的根本。戰神岳飛禮賢下士,飽覽經史子集,喜歡高雅的歌曲和投壺等文娛活動,外表就像是一個謙謙書生,儼然是個儒將。岳飛的忠義和儒家思想相契合,雖然有“人無完人” 一說,但是不得不承認岳飛在踐行“仁、義、禮、智、信、勇 、廉、恥、忠、孝、謙” 方面都屬上乘,然而他並沒有因為信奉儒家的教義而喪失自己的血性!反之這種血性在儒家思想的薰醄下變得更加的旺盛!
儒家思想中有許多氣勢如虹,鏗鏘有力的名言!如“士可殺不可辱”的出處是《禮記·儒行》:“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
《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孔子在《論語》中,最先描述了氣節之士的精神特質,孟子的“浩然之氣”則標誌著先秦儒家氣節觀的成熟。
捨身取義、威武不能屈、是可忍,孰不可忍!這些儒家思想 造就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氣質!
氣節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價值目標和道德人格的最後完成,因此,研究先秦儒家的氣節觀是儒家倫理研究的一個新的緯度,對於弘揚傳統倫理文化的道義精神,培養民族氣節、振奮民族精神是非常有意義的。
回覆列表
你是在要求所有的文官都要做到孟子的標準?
那麼,所有學校都教數學,怎麼“學生沒有成為數學家”?
成為數學家的人,是因為學了數學才有數學成就,那就是數學教材的意義。
成仁取義之人,是因為受了孟子教化才有如此擔當,那就是孟子的教化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