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靈火柴盒
-
2 # 浩漢防務論壇
民兵洲際彈道導彈真的落後了嗎?美國為什麼要找新式導彈替代它?
之所以這次美軍要求更換“民兵”系列是因為這款大量部署的導彈已近過於老舊,每進行一次保養維護都需要高昂的費用,美軍前國防部官員給出的理由就是維護一枚導彈比換一枚新導彈還要貴。該導彈曾在2010年出現過一次集體故障,有50枚“民兵”III型導彈與指揮中心中斷長達45分鐘的聯絡。由於大量民兵系列導彈彈體及重要部件的老化,為減少不必要的意外事故和高昂的維護費用,美軍決定在未來斥資1250億美元更換所有“民兵”,如果對現有的核武器進行全面更新換代則需要至少3500億美元。
然而美國的國會預算現今已近是拆東牆補西牆,對軍隊進行了數次裁撤、削減,竭力打壓軍費,這次為更換“民兵”系列洲際導彈準備未來10年投入至少1250億美元。這讓美國國會議員更是頭疼。美軍現今擁有僅次於俄羅斯的6800枚核彈頭,有限的軍費分攤給陸海空三軍能留給核武器進行更換的費用根本剩不了多少,必須追加預算。所以美軍專家包括國會議員都希望直接裁撤掉整個陸基核打擊體系。開出的理由依靠空軍與海軍的發射平臺依舊可以保持強大的戰略威懾。
陸基戰略核武器是“三位一體”核戰略的重點,而“三位一體”的健全打擊手段才是最有效的威懾手段。陸基核武器部署在縱深的領土、覆蓋有嚴密的防空網路及反導系統進行密切保護,並構築可以低於核彈彈頭的發射井蓋,是最穩妥的核武器發射手段,現今對於洲際導彈的初段攔截技術還停留在設想階段。而海基和空基發射平臺只是戰略武器藉助移動發射平臺的延伸,要求進行突襲打擊,但如果突襲失敗呢?因此由於資金短板而要求放棄洲際彈道導彈在現看實在是不明智的舉動。
-
3 # 吾評武願
民兵III導彈的效能非常不錯。民兵III發射飛出大氣層後,藉助兩臺助推小火箭與母艙分離,採用的MK-12A型彈頭佈局更為合理,威力與命中精度也有明顯提高,而且還具備多彈頭分導能力,可以打擊多個目標。 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那就是民兵III洲際彈道導彈設施完備的導彈發射井。美國空軍第90導彈聯隊裝備有大量的民兵III,他們的指揮中心位於地下20米左右,每2個人為一個發射組,地面上有安全警衛、快餐廚師和工具師保障他們。 民兵III的每個導彈井都有2個入口,一個是人員進出用的,還有另外的一個口是導彈上方的混凝土發射井蓋,這個大蓋子重達110噸,必須用液壓裝置開啟,一般的恐怖份子用手根本打不開。 美國空軍第90導彈聯隊的部隊設施分為指揮控制中心和導彈發射點,所有大兵和軍官都要堅守崗位,要參加作戰和警戒輪換。值勤的官兵在一個發射點呆2天,吃喝拉撒睡都在井裡面。各個發射井距離非常遠,換班時要用車去接,有的發射井開車去都得2小時,冬天了路不好走,時間更長。 如果發生了暴雨、大雪等自然災害,值勤人員就有福氣了,因為公路無法通行,聯隊會派出UH-1N“休伊”直升機去接送,這不是撿著了嗎? 另看發射井不大,但是它有營房、發電機、供水、廚房、住宿和崗哨,還挺齊全。每個警戒點與全球打擊司令部相連,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員有和總統的專線電話。目前,“民兵3型”導彈是美國空軍唯一擔負全勤任務的導彈,那些所謂的B-2和B-52轟炸機已不再擔任日常警戒任務。
回覆列表
民兵3是美國唯一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數量約為450枚,由美國空軍管轄。井下發射,射程12000公里,可攜帶三枚17萬噸級熱核彈頭,也可攜帶誘餌彈頭,三級火箭推動器,三級固體燃料,跟之前的和平衛士相比命中精度有所提高,但是分導式彈頭數量和威力卻下降了,飛行比較穩定。在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較多,一般試射靶場在誇林賈環礁,距發射基地7600公里。個人對民兵3只瞭解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