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59800814593

    十六大報告指出:“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沒有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就沒有社會穩定的物質條件,就沒有改革和發展的牢固基礎。發展經濟是為了促進社會進步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不僅是為了滿足經濟發展對於社會環境的需要,而且是為了實現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目標。所以說,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是一項戰略任務。

    社會保障體系是否健全,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直接影響。對處於經濟體制轉軌和結構調整時期的中國而言,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意義十分重大。目前,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逐步好轉,國有大中型企業三年改革和脫困的目標已經順利實現。但這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目標。要使國有企業真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成為市場競爭中的強者,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在這一過程中,一些企業要退出市場,更多的企業要減輕社會負擔,分流富餘人員。同時,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任務還很重,而產業結構的調整不可避免地伴隨著勞動力結構的調整。順利推進改革和調整的前提,是要有完善、規範的社會保障體系。

    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

    中國實行的是市場取向的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是公開、公平競爭的經濟,實行優勝劣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競爭必然會造成一部分勞動者被迫退出或者暫時退出勞動崗位,帶來本人及其家庭經濟和生活的困難,需要國家提供生活保障。社會成員在年老、體弱、疾病、傷殘、遭遇災害等情況下,也需要國家提供物質幫助或者給予救濟,以維持本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市場經濟還要求勞動力能夠合理流動。為了免除勞動者的後顧之憂,促進勞動力資源的有效配置,需要國家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因此,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

    社會保障制度還是調控經濟、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社會保障資金是透過國家立法由勞動者、企業、國家按法定比例籌集的。當經濟發展、勞動者失業率下降時,社會保障基金的支出就會減少,從而減少社會需求的增加,防止通貨膨脹的發生;當經濟不景氣、勞動者失業率增加時,社會保障基金的支出就會增加,人們的收入增多,進而刺激消費,從而拉動社會需求的增加。因此,社會保障具有平衡社會支出和需求、調控經濟過熱和過冷,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同時,積累的社會保障基金,除用於消費外,國家還可以將其用於投資,這不僅可以使社會保障基金保值增值,還可以增加社會生產資金,擴大社會再生產,促進經濟的發展,實現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因此,社會保障制度也是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社會保障是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定的穩定器、安全閥。社會保障制度透過對喪失生活能力、沒有生活來源、失去勞動能力或者工作崗位、遭遇災害的社會成員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保證其基本生活需求,增強其對社會的安全感、信任感,消除或者減少社會不穩定因素,從而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定。十九世紀,資本主義國家之所以要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並把社會保障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載入憲法,納入法制化軌道,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維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緩和社會矛盾,鞏固資產階級的政權和統治。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本質和最終目的就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消滅階級和剝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有利於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增進社會福利,從而維護社會穩定。目前,中國正處於經濟轉軌、社會轉型過程中,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發展到了關鍵時期,各種社會矛盾日益突出,為了保障改革順利進行、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尤其要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為改革和發展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公平的平衡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求市場主體平等競爭,勞動者透過市場競爭獲得收入。競爭必然造成社會成員之間收入的不均等,甚至收入差距懸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國家透過強制力徵收社會保障資金對社會成員收入進行再分配,這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場競爭中因失業、疾病、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的就業機會不均等,使他們重新獲得參與競爭的機會;另一方面,可以縮小社會成員之間的貧富差距,防止兩極分化,減少社會分配的不公平,有利於實現公平與效率,維護社會公正。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穩定器

    國家透過社會保險、救濟、福利、安置、互助,進行社會財富再分配,適當縮小各階層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避免貧富懸殊,使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基本功能是協調社會關係,維護社會穩定。所以說,社會保障所體現的經濟保障、服務保障、精神保障,無疑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穩定器。

    社會保障是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突出了以人為本的宗旨,從而減輕了社會壓力,緩解了社會諸多的矛盾,促進社會和諧。若社會財富分配不公平、社會人員貧富差距懸殊社會經濟制度將面臨嚴重的動力問題,這樣,社會就會出現動盪,難以維持社會的基本穩定、那麼社會和諧也就無從談起。社會保障制度不能阻礙經濟的發展,但是,如果社會保障不能妥善解決如下諸多的問題,社會保障就難以促進社會和諧,比如:社會保障覆蓋面問題;社會保障基金籌措問題;體制問題;失業保險問題;人口老齡化問題;社會保障法制等問題。社會保障的出發點是惠及低收入、勞動者,維護社會的穩定,只有社會的穩定,才能推進經濟的發展,反過來說,經濟的發展又為社會保障提供資金支援,這樣,才能最終實現社會可持續、和諧的發展。

    綜上所述,社會保障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目標,也是建立健全社會經濟的重要保證,認識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意義,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條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八年級的成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