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
2 # 三農子弟之五福臨門
小麥紋枯病是一種土傳病害,又稱小麥立枯病,屬於真菌性病害。
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可分為0-5級::0級為無病。1級為葉鞘發病,或莖稈病斑佔莖稈周長1/4以下;2級為莖稈病斑佔周長的1/4~1/2;3級為病斑佔莖稈周長的1/2~3/4;4級為病斑佔莖稈周長的3/4以上,但植株未枯死;5級為病株提前枯死,呈枯白穗甚至絕產。
小麥紋枯病在小麥全生育期內均可侵染,發病早的可減產20-40%,甚至絕收。
那麼怎樣防治小麥紋枯病呢?
其一,是選種抗病品種,但要注意不能過於單一。
其二,增施有機肥,配方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鉀肥,不偏施氮肥,提高小麥抗病能力。
其三,選用苯甲.咯.噻蟲嗪懸浮種衣劑拌種,或用戊唑醇拌種。
其四,春季應根據病情、氣溫、小麥長勢等綜合考慮來進行藥劑防治小麥紋枯病。小麥發病重,氣溫回升快,小麥長勢好,病情發展快,3-4月雨水偏多,光照不足時,病害易大流行;反之,則輕。一般在小麥分櫱末期紋枯病縱向侵染時,當田間病株率達到10-15%,或者病情指數5時要及時防治。可選用苯甲.丙環唑、丙硫菌唑丶烯唑醇、環丙唑醇等殺菌劑噴施。使用三唑類殺菌劑,不僅能殺菌,還有一定控旺、抗倒效果。病情嚴重時隔10天左右再用藥一次。
-
3 # 高勇博士
根據我們在小麥試驗研究中,建議使用康巴金牌生物克菌靈,透過噴灑和灌根解決。生物克菌靈可以治療小麥赤黴病,在河南省和安徽省小麥上得到證實,已經推廣使用三年了。生物克菌靈是一種發明專利生物製劑,不傷苗不傷人,無毒無害無殘留。
小麥紋枯病在小麥生長期均可發生,春季起身期是紋枯病發病高峰期,要及時觀察防治。否則將嚴重影響到小麥的正常生長,導致成片死亡。
小麥紋枯病,為喙角擔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侵染病害。發病症狀:主要發生在小麥的葉鞘和莖稈上。小麥拔節後,症狀逐漸明顯。
發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葉鞘上產生黃褐色橢圓形或稜形病斑,以後,病斑逐漸擴大顏色變深,並向內側發展為害莖部。重病株基部1~2節變黑至腐爛,至早期死亡。在小麥生長中後期,葉鞘上的病斑呈雲狀花紋。
發生特點:病菌的菌絲或菌核在病殘體上或在土壤內越夏越冬,成為初次侵染的主要菌源。冬麥播種過早、太密,冬前麥苗過旺或施用氮肥過多,麥苗徒長的麥田,以及春季遭受低溫寒害、脫肥或灌水過多的麥田發病較重。秋冬溫暖,次年多雨潮溼的天氣,施用帶病殘體作糞肥而沒有腐熟的,以及酸性土壤均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適期播種,春性品種不要過早播種;合理密植,播量不要過大;防止大水漫灌,合理施肥,氮肥不要過多,防止徒長;施用農肥要經高溫堆漚腐熟後再使用。
(2)種子處理。藥劑拌種。可選用:
α,三唑醇30~37.5g/100Kg種子。
b,戊唑醇3~4g/100Kg種子。
c,矽噻菌胺20~40g/100kg種子。
d,烯唑醇4~5g/100Kg種子。
e,咯菌腈3.75~5g/100Kg種子。
(3)藥劑噴霧。
可選用80%戊唑醇可溼性粉劑8~10g或12.5%烯唑醇懸浮劑40ml、25%丙環唑乳油40ml兌水45Kg,隔7~10天一次噴霧,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