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出泥不染濯蓮不妖

    1.阮是中國的一種彈撥樂器,阮在古代一直被叫做"秦琵琶"。

    2.大約在公元前二三世紀的秦國時期,人們給一種有柄的小搖鼓加弦製成彈撥樂器,叫作"弦鼗(tao)"。後來人們又參考箏和築等樂器,創制了一種比"弦鼗"更為先進的樂器,稱為"秦琵琶",它就是"阮"的前身。 歷史上的所謂琵琶,並不僅指具有梨形共鳴箱的曲項琵琶,而是多種彈撥樂器,形狀類似,大小有別,象現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說是琵琶類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

    3.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 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枇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遊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大約在魏晉時期,正式稱為“琵琶”。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中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發展而來的。

    4.“阮咸”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晉代阮咸善奏此樂器,故以其名相稱,即今天的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雲蓬,買房子,賣房子,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