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望堂號
晉昌郡:晉昌郡在歷史上有兩處:①該晉昌郡在西晉至北周時期分敦煌郡所置,治所在今甘肅安西,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安西縣、玉門市一帶,其地在隋朝時期均屬敦煌郡,唐朝時期又析出為瓜州晉昌郡。②該晉昌郡是在南北朝期間的後梁設於今陝西省石泉縣一帶。
北海郡:漢朝時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齊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一說營陵,今山東昌樂),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濰坊、煙臺一帶地區。隋、唐兩朝的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其時轄地在今濰坊等一帶地區。
魯郡:亦稱魯國、魯國郡。西漢朝初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三國時期的曹魏及晉朝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又改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有個魯州魯郡,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其間雖然都轄有曲阜,如隋朝時期曾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唐朝時期魯國郡在今山東省的滋縣。
晉陽郡:春秋末期,趙簡子家臣董安於始築晉陽城,在今太原西南晉源鎮。秦國改置為晉陽縣,為太原郡治所,屬太原郡轄屬(今山西太原),不久又改名為太原郡。西漢初年曾經設為太原國,晉陽為太原國都,不久又兼置幷州。東漢時期撤掉了幷州,晉陽歸屬於冀州,分置為恆山、西河二郡,在今陝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晉時期予以擴建。南北朝時期北齊於汾水東岸增築新城,在舊城增設龍山縣。隋朝時期以龍山縣為晉陽,而原晉陽則為太原。五代時期為北漢都城。大宋王朝滅北漢後,毀掉晉陽,將其移到幷州至陽曲(今山西太原)。
晉陽堂︰因郡立堂。
晉昌堂︰因郡立堂。
魯國堂︰因郡立堂。
北海堂︰因郡立堂。
禪讓堂︰因唐堯開禪讓之功而得。
聖仁求正堂︰堯禪於舜,舜禪於禹,而聖仁賢名得正天下。
郡望堂號
姓氏郡望晉昌郡:晉昌郡在歷史上有兩處:①該晉昌郡在西晉至北周時期分敦煌郡所置,治所在今甘肅安西,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安西縣、玉門市一帶,其地在隋朝時期均屬敦煌郡,唐朝時期又析出為瓜州晉昌郡。②該晉昌郡是在南北朝期間的後梁設於今陝西省石泉縣一帶。
北海郡:漢朝時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齊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一說營陵,今山東昌樂),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濰坊、煙臺一帶地區。隋、唐兩朝的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其時轄地在今濰坊等一帶地區。
魯郡:亦稱魯國、魯國郡。西漢朝初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三國時期的曹魏及晉朝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又改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有個魯州魯郡,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其間雖然都轄有曲阜,如隋朝時期曾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唐朝時期魯國郡在今山東省的滋縣。
晉陽郡:春秋末期,趙簡子家臣董安於始築晉陽城,在今太原西南晉源鎮。秦國改置為晉陽縣,為太原郡治所,屬太原郡轄屬(今山西太原),不久又改名為太原郡。西漢初年曾經設為太原國,晉陽為太原國都,不久又兼置幷州。東漢時期撤掉了幷州,晉陽歸屬於冀州,分置為恆山、西河二郡,在今陝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晉時期予以擴建。南北朝時期北齊於汾水東岸增築新城,在舊城增設龍山縣。隋朝時期以龍山縣為晉陽,而原晉陽則為太原。五代時期為北漢都城。大宋王朝滅北漢後,毀掉晉陽,將其移到幷州至陽曲(今山西太原)。
姓氏堂號晉陽堂︰因郡立堂。
晉昌堂︰因郡立堂。
魯國堂︰因郡立堂。
北海堂︰因郡立堂。
禪讓堂︰因唐堯開禪讓之功而得。
聖仁求正堂︰堯禪於舜,舜禪於禹,而聖仁賢名得正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