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中水駱駝

    集權整體最大的問題是一國的榮辱完全由一個人決定。所以說荊軻刺秦如果真的成功了,那麼歷史將會如何走向誰也不知道的

  • 2 # 滻灞白鹿我們的往事

    從宏觀來看,改變不了歷史的程序。從微觀來看,那就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造成一定影響,但是終究改變不了中央集權統制中國這一歷史事實。

  • 3 # 水一白聊歷史

    對於荊軻個人而言,成功與否,他都是難逃一死了;不過,對於整個歷史而言,秦王之死倒是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首先,荊軻刺秦王是發生在公元前227年的事兒。

    這時候,秦國已經滅掉了韓,趙國大部分也已經劃入了秦的版圖,趙國貴族擁立趙嘉在代地重新稱王,與燕國合力建起防禦工事。

    如果,荊軻屠龍成功,秦王的位置自然就懸空了,此時年僅3歲的胡亥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成為候選人了,首選自然還是公子扶蘇,這位文質彬彬,與他父親截然不同的君主將成為當時最大國家的王。此時,秦國最強大的兩種思潮自然是法家和兵家,前者為秦治國,後者則為秦打江山,但是,很可惜,從後來扶蘇的所作所為來看,這兩者都與扶蘇的思想是相背離的。

    1、坑術士

    即我們常說的“焚書坑儒”中的“坑儒”。表面上來看,“坑儒”是秦始皇迫害儒家的鐵證,實際上,秦始皇只不過是下令追查有“誹君”行為的“諸生”而已,這裡面既有儒家,也有方士,當然,還有一些其他思想的衛道者,他們犯了一個共同的罪“誹君”,即“誹謗君主”,或者說“非議君主”。從這一點來說,無論是在後來的哪一個朝代,他們犯的就是死罪,是無可爭議的。

    然而,扶蘇卻站出來為他們求情,很顯然是與秦始皇對他的期望相背離的,與“以法治國”的理想也是不相同的,這也是他被“發配”去北方跟蒙怡修長城的直接原因。

    2、扶蘇之死

    從扶蘇的死來看,扶蘇更是那種不重“兵”、不重“法”,而重“儒”的人。一封偽造的遺詔,即便是身為臣子的蒙恬尚且存疑,扶蘇卻以“父賜子死,尚安復請”為由直接自盡了。這樣的人,我們又怎能期待他統領秦國,完成秦王嬴政未完成的統一大業呢?

    當然,公元前227年,扶蘇年齡尚且不大,即便當上君主,很可能掌權的也不是他,而是與他的母系非常密切的昌平君,或者掌握兵權的蒙武等人,秦國勢力會成兩大派,即主戰派以及主和派。到那裡,即便是“攻打燕國為嬴政報仇”一事,都足以讓他們在朝堂上爭論個不休的,又何況要派兵去滅昌平君的母國——楚。

    可以想到的是,秦滅六國的步伐勢必是要放緩的。如果秦國兩大勢力分歧足夠大,秦國分裂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儘管齊、楚、燕、代、魏等國依舊無法對分裂的秦國造成大的威脅,但至少秦國需要先解決內亂,才能實現統一。

    個人認為,昌平君和扶蘇依舊會是失敗的一方,兵家和法家的勝利才是更符合歷史發展程序的。

    李斯和趙高依舊是有用武之地的,只不過沒有那種總攬大權的機會了,一個我們不太熟悉的扶蘇的弟弟會成為新的秦王,秦國將在他的帶領下實現統一,並實現更加平穩的過渡。那時的大秦帝國很可能不再是二世而亡,而是存在了更為久遠的時間,秦的影響力將更為深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很多人都說過年沒有年味了,我想問問年味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