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藝術系女生

    從初中開始就喜歡上了王羲之的《蘭亭序》,慢慢偷偷臨摹練習,就是從這個“永”字開始,“永和九年歲在癸丑。。”,小時候爺爺說:寫好了“永”字就寫好了漢字,因為“永”一個字容納了漢字的筆畫。

    點畫八體備於“永”字,《玉堂禁經》裡有寫道:“八法起於隸字之始,”但是這裡的“隸”不是隸書而是指“楷書”,唐代楷書稱之為隸書,現在我們說的隸書,在那個時期被稱之為“八分”。

    “永字八法”其實就是“永”這個字的八個筆畫,代表著我國書法筆畫的大體。具體如:側,勒,努,趯,策,掠,啄,磔。這八畫。

    點為側 提為策

    橫為勒 撇為掠

    豎為弩 短撇為啄

    鉤為趯 抐為磔

    “永”字的重要性可見一般,想學書法的朋友,先從“永”字開始吧。

  • 2 # 美好手記

    永字八法具體是什麼可百度一下,說白了,無非是橫豎撇捺點踢折勾豎勾這些漢字基本筆畫及其寫法。寫法要求,大概有,寫點的時候,要有力度,像高山墜石一樣,寫撇舒展一些,寫橫畫像勒馬一樣用勁,踢畫要像暴踢敵人,蓄力後猛踢有爆發力。以上這些描述,都是對書寫狀態和心理活動的形容,需要初學者在練習的時候體會。對於書法初學者,書法理論要看,但也不要迷信,包括以上所寫,看看就好了。書法練習到一定的程度,書寫者都會有自己的體會。對於初學者來說,把字寫像字帖,比看理論重要得多。

  • 3 # 周維祥書法

    謝謝邀請,永字八法,是初學軟筆筆畫的入門八法,點,橫,豎,鉤,提,長撇,短撇,捺。是從不會拿筆,到會拿筆,從拿毛筆畫道道,到寫出八法的筆畫,當會拿筆寫出永字八法之後,永字八法的歷史使命就可以說已經完成,下一步就可以臨摹自己喜歡的歐顏柳趙的楷書字帖了!

  • 4 # 無限美86327206

    永字八法歷史上論逆頗多,各家書法都從筆畫的法度上,給予了不同程度的閘釋和說明,目的只有一個,八法立法,學從規矩。

    永字八法的理解與分析,簡單一點就是八種基本筆畫的基礎,也是學好楷書的前提。基本筆畫包含了,點、橫、豎、鉤、挑、長撇、短撇、捺。也就是八種筆畫的專用名詞,(點為側,如鳥之翻然側下、橫為勒,如勒馬之用韁、豎為弩,用力也、鉤為趯,跳貌,與躍同,提為策、如側馬之用鞭,撇為掠,如用篦亡掠發、短撇為啄,如鳥之啄物、捺為磔,裂性為碟,筆鋒張也。)

    “永字八法”特指楷書的八法,運含了其筆法的要領,還有字型的筆畫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對學習楷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5 # 千年蘭亭

    古人很聰明,竟想出用“永”字來解釋八種筆畫的寫法。

    八法實際上是點、橫、豎、長撇、短撇、挑、捺、鉤八種筆畫的寫法,古稱點、勒、努、掠、啄、策、磔、趯八法。

    如果說字如其人,點如字之眉目,撇捺如字之手足,橫豎如字之軀幹,一筆一畫不到就會破壞字形的整體美。

    在臨摹過程中,透過永字八法來對字形進行把握,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

    但是,由於書法的點畫一直處於動態的變化中,加之每人的筆調不同,特徵各異,若機械套用永字八法,單純從行態入手,寫的字就會顯得板滯而不生動。

  • 6 # 松風閣書法日講

    入門初學書法的人一定會聽說過永字八法。不管是古人還是今人,學習書法都提倡從永字八法開始學起。尤其是楷書,更為如此,這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潛在的傳統規範。

    那麼,為什麼我們學習書法一定要從“永字八法”入手呢?這其中究竟有什麼道理可言呢?

    比較流行的解釋有兩種,一種說法認為是因為書聖王羲之;一種說法認為是因為永字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的書法地位。

    第一種說法之所以要和王羲之扯上關係,原因就在於王羲之著名的書法作品《蘭亭序》中第一個字就是這個“永”字。

    因為後世學習王羲之行書的人很多,所以大家都在鑽研這個字,因此逐漸形成一門學問。

    當然也有傳聞說是因為王羲之研究這個字超過了15年,所以這個字裡面大有學問。

    關於“王羲之研究永字十五年”這一說法,見於《法書苑》:

    王逸少工書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切。

    但是這個記載並未有任何相關說明和證據,到底是當時編書的人隨便亂說的,還是確有其事,我們已經不得而知。《法書苑》的編撰者是明代的王世貞,非魏晉時期的人物,所以說法可疑。

    但是這句話後半部分卻點出了“永字八法”的優勢所在,即它“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切”。

    實際上我們從筆畫的角度去分析“永”這個字,也能很清楚的看到這一點。永字拆開來看,總共是有五個筆畫,即:

    右點、橫折鉤、橫折撇、短撇、捺。

    八法就是在這五個筆畫中分解出來的。但是從上面五個筆畫的種類上我們可以看到,永字的筆畫種種不同,幾乎囊括了中國書法最基本的幾種筆畫形態。

    這一點,清代馮武在他的《書法正傳》中的《書法三昧》裡面這樣說:

    凡學必有要,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永’字者,眾字之綱領也,識乎此,則千萬字在矣。

    意思基本上是說,只要學好了這一個字,那麼其他字也就差不多了。

    但它的代表性還不光在筆畫這方面,從結構方位的佈局上來看,永字這幾個筆畫,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結構上來講,也是具有學習價值的。

    但是,如果我們考察“永”這一個字的字型演變,就會很清楚的知道,“永字八法”所適用的物件僅在於楷書之中。

    篆隸書體的“永”字並不像我們前面說的那樣,筆畫法勢完備,只有楷書的“永”字是這個樣子。

    唐張懷瓘在他的《玉堂禁經》中曾經說過:

    八法起於隸字之始,後漢崔子玉曆鍾、王以下,傳授所用八體該於萬字……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於‘永’字。

    需要注意的是,隸書的“永”字和楷書“永”字筆畫形態完全不一樣。因此,張懷瓘在這裡說的“隸字”實際上應該當作楷書來理解。古代關於楷書和隸書的稱謂多有變化。

    張懷瓘在這段話裡認為永字八法在後漢的時候,隨著楷書萌芽的出現而出現,而王羲之和鍾繇等人也都傳授過“永字八法”。

    由永字五筆引申而來的“永字八法”分別是:

    側法、勒法、策法、掠法、趯法、努法、磔法、啄法。

    每一個法則都有一定隱喻性和一個形象性的說法。比如“勒法”是永字橫折鉤的“橫”這一部分,之所以取名為“勒”,實際上跟駕駛馬車的一個動作有關,即“懸崖勒馬”的“勒”。

    這一個動作即在告訴人們,這一筆不能寫的太過,要守得住。從字形上看。永字橫折鉤的橫是取的斜勢,就好像一個人在駕駛馬車的韁繩一樣。

    其他的法則和勒法大同小異,啄法講的是要像鳥一樣,尖啄有力;磔法是古代的一種“凌遲”酷刑,用刀片在人身上斜著割肉,要強勁有力;努和趯是豎鉤,策、掠都有輕輕一掃的意思,比如“策馬揚鞭”的“策”,“浮光掠影”的“掠”。

    我們瞭解這些筆法背後的含義,對於我們寫其他字也有幫助。這也是為什麼古人這麼重視“永字八法”的原因。

  • 7 # 子衿書法

    永字八法,指的是漢字的八個基本筆畫,分別是:側(點)、勒(橫)、努(豎)、趯(鉤)、策(斜橫挑)、掠(長撇)、啄(短撇、磔(捺)。

    這八個筆畫的名稱,其實就是它們的書寫要領和形態的精髓所在。

    點為什麼叫側,側下其筆。點畫是最小的一個筆畫,而卻是所有筆畫的起始。所以點的形態也是最豐富的一個筆畫。所以說“點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

    橫為什麼叫勒,如勒馬韁繩,取其勁澀之意。

    豎為什麼叫努,豎不宜直。其形挺胸而腹緊,勁立而富於韌性,故名為努。

    鉤為什麼叫趯,這是寫鉤的動作。趯本意為跳躍。起鉤時先下蹲蓄力,借勢跳起。

    短橫挑為什麼叫策,以鞭策馬,剛一著力隨即揚起。所以叫策。策不同於抽打,抽打力盡於馬身,而策則是表示對馬的鼓勵,發力點在離開的一剎那。

    撇為什麼叫掠,掠過之意。如梳長髮。

    短撇為什麼叫啄,書寫的動作如雞鳥啄食,迅捷而穩準。

    捺為什麼叫磔,波磔,一波三折,捺畫之形態。

    永字八法的名稱,不是讓我們對筆畫多記住一種名稱。而是這個名稱,是這個筆畫的書寫要領。也就是指導大家學習書法的基礎入門的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都有哪些特別讓人咋舌、好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