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看秋風999
-
2 # 勇敢的心135837484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在真正的歷史中,孔子生活的年代,孔子一開始就不是一個有些很大影響的任務,或者說不是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春秋時期是一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時期,也是一個思想大爆炸時期,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例如,道家,儒家,法家,農家,陰陽家等,儒家作為一個學派,在當時並不佔有優勢地位,在漢朝時期,漢武帝劉徹由於鞏固統治的需要,吸取儒家思想中大一統和君君臣臣的階級思想,特別是董仲舒的理論,將儒家思想進行大力推廣,逐漸確定了其歷史地位,孔子不當帝王,就像老子,釋迦摩尼不當皇帝一樣簡單。,
-
3 # 峽里人事1
孔夫子,本是教育家和思想家,曾‘周遊列國’而不見用,遂回鄉開創私學。又因諸侯國將依《周禮》而設定的教官裡負責教育管理與‘禮儀’‘六藝’教學的‘保氏’俗稱為‘儒’,所以後世將孔子開創的教學流派稱之為儒學,將孔子奉為儒學創始人。至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策而將儒學之《六經》作為國家教育之內容,孔子的社會地位才扶搖直上而被尊為‘聖人’,繼而被淮安王組織編撰《淮南子》這中國第一部百科全書時,尊為與帝王並列的‘素王’。在先秦文言裡,‘聖’指通曉哲理的智慧。轉換成現代漢語,‘聖人’就是哲學家或思想家,只可惜在兩千年的歲月裡,被人們誤解為‘神’了。素與葷相對,將孔子奉為素王,顯而易見是將孔子與帝王相比照,因為帝王獲取江山靠打打殺殺,而孔子之儒學研究的物件是倫理,不靠打殺而靠教育去改變人心。
聖人也罷,素王也罷,教育家、思想家也罷,總之,孔夫子是比任何一代帝王都‘長壽’,且不僅‘長壽’,還是個‘不倒翁’哦。緣由在哪兒呢?就在儒學的‘仁義禮智信’裡,主要在其中的那個‘禮’字上。司馬遷在《史記》裡曾說,孔子是‘一以貫之克己復禮’,這個‘禮’指《周禮》,含義則指‘制度’,因為《周禮》本就是一部完整的社會管理制度。孔子之所以致力於‘克己復禮’,是他認為導致春秋時期社會混亂的主因在於較大的諸侯們私慾膨脹不遵守周朝的社會管理制度了,而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要靠教育。令孔夫子始料不及的是,後世人尤其朱熹因給弟子們讀書減負,將北宋的《十三經》給削減為《四書五經》,竟然把孔子的‘禮’之根《周禮》也給閹割掉了去,讓孔子之‘禮’成了無根之木,更確切點說,成了一個可以任意填充‘私貨’的袋囊,不僅朱熹可以將其以偏概全地詮釋為‘禮儀’‘禮節’……任何一個朝代,只要需要,都可以塞進去皇家認為正確的東西。
孔夫子老厲害了,時而穿漢服,時而著宋裝,時而長袍馬褂,時而西裝革履……時而被打倒,倒而不倒搖搖晃晃又起來……
若問孔夫子為何做不了帝王,這就好回答了,誰見過利用教育國民‘’知倫理明道德並遵守社會管理制度‘’的手段而能獲取到江山的嗎?沒有!
中國有史以來的朝代更替,無一例外都是靠的暴力,都是打著替天行道或為民做主的旗號,聚集一幫不遵守社會管理制度者,犯上作亂直至推翻那個朝代,且一旦建立起新王朝,馬上就會想起又該教育國民遵守新‘禮’不能做‘亂臣賊子’哦。
獲取江山要靠暴力手段,要靠‘詭道’,要靠‘術’。故而,有人把道學稱之謂帝王之術或面南的學問,將儒學稱之謂安天下的學問。道學、儒學之層次、作用,由此可窺一斑噢。
一言以蔽之,孔子做不了帝王,是因為他的‘克己復禮’之主張。
-
4 # 藍天浮雲25
不是聖人造出的皇帝,而是皇帝為統治的需要而造出的聖人,讓人們都成為聖人的粉絲,所以他統治了聖人,也就統治了這些粉絲,,
-
5 # 文化三家店
孔子要想當帝王簡直不要太簡單,真正的原因絕對顛覆你的認知。
在《史記孔子世家》當中有這樣的記載,當時楚昭王想分給孔子一塊地,令尹子西就出來阻止,他問楚昭王,“在您出使各國的使臣當中,有像子貢這樣才華出眾的嗎?”“沒有。”子西又問,“在我們國家的大臣當中,有像顏回這樣有才幹的嗎?”“沒有。”子西又問,“在我們國家的統帥將領當中,有能比得上子路英勇的嗎?”“沒有。”子西又問,“各部主事的官員,有像宰予那樣幹練的嗎?”“沒有。”子西就接著說,“我們楚國當初接受了周天子分封,現在發展成一個諸侯國。現如今的孔子遵循的是三皇五帝的思想和制度,他以後是能夠成就周公、周公那樣的王覇之業的,大王如果對他進行分封,他就會憑藉那塊土地發展壯大,到時我們楚國何以自處?況且周文王、周武王都是憑藉不到百里的小國,最後統一了天下。你現在封給孔子700裡土地,他手下那麼多的賢能弟子,我們楚國會危險了。”聽了這話,楚昭王就打消了給孔子封地的念頭。
楚國是春秋時期國力強大的國家,連楚國都對孔子如此忌憚,孔子勢力可見一斑。
事實上,在春秋時期,經過連年戰亂,中原人口銳減,孔子的三千弟子,都是各國的優秀的人才,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專業人才比比皆是。孔子想當帝王不要太簡單,但孔子是真正的“素王”。孔子死後,孔子的學生自發為孔子守孝三年,子貢守孝六年,從這方面可以看出孔子的學生對孔子的忠誠度。可以說只要孔子動一動念頭,任何一國的政權,孔子都可以取而代之。但孔子對政權之類的事情,沒有絲毫興趣,說到這裡大家肯定對其中的原因感興趣。
孔子後來被儒家稱譽為“素王”,這是真正的王,是沒有土地,也沒有人民,只要有人類歷史文化存在,他的王位就穩固存在。
孔子認為,建立一個國家,早晚後改朝換代,不是千秋萬代的事業。孔子把畢生的精力用來了傳承文化,培養人才。
論語當中記載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孔子對當帝王沒有興趣。這段記載在《子罕》篇中。
孔子生病了,子路就讓其餘的學生像臣子一樣侍奉孔子,把學生們稱作“臣”,好像層層節制的樣子,儼然顯示出政府組織的味道。
後來孔子病好了一點,知道了這件事情,就罵子路,你怎麼淨做這些欺詐的事情,你這是在欺騙誰呢?欺騙天嗎?況且就是死我寧可死在我的學生手中,也不願意像那些帝王一樣死在他的臣子手中。
孔子認為做帝王沒什麼好豔羨的。歷史也不斷在為孔子做註腳,好多帝王活著的時候,工作壓力非常大,死後下場也十分悲慘。歷史上的齊桓公,他死以後,幾個兒子爭著當皇帝,他的屍體沒人管,發臭生蟲,濃血都流到了門外面。
-
6 # 擺渡天堂
孔子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十五歲就致於學,為什麼?生活環境所迫嘛, 為了改善生活環境而學嘛!19歲在季氏做"委吏"、"乘田",做得怎麼樣?孟子說:會計當、牛羊茁壯長。意思是盡到了自己的本職,做委吏料量平,出入賬都對得上。做乘田,牛羊都長得好。從這一點就看得出孔子是個務實的人。
三十歲創辦私學,教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既然敢創辦學校,教書育人,首先肯定六藝是精通的,要不然半吊子能教出來什麼!也不會有人來求學。那麼問題來了,一個務實、精通六藝的人,為什麼要選擇教學?而不是去社會上作為一番?
難道是社會環境沒有他的立錐之地嗎?可以說這樣的人放在二十一世紀那也是寶貴的人才啊,哪個公司不想要這樣的人呢?況且那個落後、人才稀缺的朝代。而真正的答案就是孔子自己說的:三十而立。我們一般人理解的"立"的主語是財富、社會地位,是成家立業。假若孔子的"立"也是這樣,那麼他應該在季氏家透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才合乎邏輯。史書上也沒有孔子被趕出季府的記載,這說明孔子是主動辭職不幹的,選擇辦學、教學是主觀行為,而不是被環境逼迫的。學費是一束脩,就是一捆乾肉,收乾肉能發家致富嗎?顯然不能,孔子辦學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發財。
透過邏輯推理,再來看什麼是三十而立?"立"的不是成家立業,而是"志於學"。透過教學提問、思考、解答從而教學相長, 增長學問。是這樣嗎?子曰:"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是樂乎。"這是學習的快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也,不如丘之好學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向老子問學周禮、向師襄子學琴、向檀子請教、向漁夫請教……,都是"志於學"的表現。
孔子有教無類,為什麼?不同的社會地位、不同的人生經歷,有不同的問題和觀點嘛,有教無類可以讓他了解到更多知識嘛。可以說孔子都是從事實出發,在平常中探索、學習,瞭解世界、瞭解人類。以至後來子貢問: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孔子用一個字概括了一種人生,可以說這是龐大的閱歷後,高度的總結啊。
有了三十的"志於學",才會自然的生出"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四十不惑是在大量的學習、探索後得來的,不惑的意思與和尚得道差不多,意思是他把人類社會階級的形成、人類情緒行為習慣的形成,都論到了本末、根源上。簡單的說就是看透了人性,看透了社會運轉的根源。《大學》裡講,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不就是讓大家實事求是地去研究、探索事物,把本末、始終弄清楚,人就沒有惑。王陽明說:知道做不到,還是知的問題。意思是沒有把本末、始終弄清楚就會有惑,就會做不到,一個道理。這是孔子後來提出的重要思想"盡人事"。
什麼是五十而知天命呢?首先肯定不是到了五十就能知天命。"知天命"的基礎是"不惑"。孔子把人能做到的一面稱為"盡人事",極致的"盡人事"、論"本末"而求得事物的本相,事物本相又是指引人行為"盡人事"的明燈,他們相輔相成。而當這一切都極致以後,還不能得完美結果,那麼一定還有別的原因,這就是天命產生的原因。天命承擔了盡人事後而不得完美結果的責任,他是事物完滿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明白了這個道理,自然內心就能接受上天的各種安排。所以"盡人事、聽天命"二者組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宿命,就是天地人之道。也是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基礎。下面來看一個重要的例子。
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意思是我們既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為什麼被困在野外?我們是思想家、我們修道的目的是為了匡世濟民、伸張正義,按理說我們這樣的人應該人人都愛戴、處處都行得通才對嘛,為什麼現在搞得飯都沒有吃的、如此困頓呢?
子路答: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意思是:是不是我們還不夠仁呢?所以人們不信任我們,是不是我們還不夠智呢?所以別人不讓我們伸張。孔子反問:伯夷叔齊不夠仁嗎?可最後結局是餓死首陽山。王子比干不夠智嗎?卻被商紂王挖出心肝看看這聰明的人是不是心有七竅。
子貢答: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天下不能容,夫子是否可以把標準降低一些呢?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好的農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好的工匠只追求工藝的精湛、而不是為了順應市場、討好消費者。君子修其道應嚴肅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想著如何取媚大眾然後獲得名聲和財富。因此,子貢你的志向不遠啊,你抱著這樣的想法走不遠啊!
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世道容不下,雖然如此,夫子仍然推而行之,不容有什麼關係呢?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我們是思想家、我們是修道的,道沒修好是我們的恥辱。現在我們的道已經修好了,已經很完美了,卻不能被世道所容,那就不是我們的恥辱了,是有國者的恥辱,不容就不容吧,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顏回這小子說到我心坎上了。
孔子與弟子被困陳蔡,弟子飢腸轆轆、怨聲載道,孔子還在那裡懸歌鼓琴。要是我們平常人遭遇這樣的磨難,一定是痛苦不堪的,而孔子此時的淡定靠的是什麼?就是"盡人事以聽天命"。我是思想家,我是修道的,我的道已經修好了,卻不能被世道所容,那就不是我的問題了,那是天不讓我伸張。這裡有一重要的問題,孔子周遊列國求仕為什麼不被重用?這是很多人認為孔子跑官、要官,一生沒有什麼建樹而否定孔子、儒家,後面重點分析。
六十耳順,是在"盡人事以聽天命"的基礎上來的,意思是知道自己為什麼做,知道別人為什麼說,理解別人,堅持自己。用但丁的話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是一個人有了原則、有了價值觀、有了判斷力,不被世俗束縛、不人云亦云,反過來看我們普通人呢?思想行為如浮萍,無根……。
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晚而好易,以至韋編三絕。易經講一陰一陽謂之道,講一個分幣的兩面,講完整的大象。他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基礎,下面來看個事例。
《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弱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魯國頒佈了一道法令,魯華人在其它諸侯國淪為奴隸的,若有人幫奴隸贖了身,這個費用可以在魯國國庫報銷。子貢贖了人,不去國庫報銷。孔子批評子貢:子貢你這樣做不對啊,你贖了人不去報銷,以後就不會有人去贖人了。你領了贖金,天經地義,不領贖金會導致更多的魯華人得不到救贖。子路救了溺水者,別人牽了頭牛來感謝他,子路收下了,孔子誇子路:你做得好啊,這樣以後勇於救人的人就更多啦!
照我們普通人的眼光,子貢很高尚,子路很平庸。可結果孔子批評子貢、表揚子路。為什麼?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以"得失"選擇、指導思想行為。假如哪一天其他人在國外遇到了魯國的奴隸,他就會想:假如我今天贖了人不去報銷,經濟上就會受損失。去報銷的話,和子貢就形成了對比,別人就會說子貢高尚,我跟子貢比就差遠了。贖了人不報銷經濟上受損失,報銷了名譽上受損失,因為"失"乾脆不做了,這就導致奴隸得不到救贖,所以孔子批評子貢。子路救了人,收了好處,以後其他人遇難,路過的人會因為"得"而勇於救人,所以孔子表揚子路。
我們平常人看到的是"得失",而孔子看到的是什麼?是奴隸、是遇難的人、是社會環境中的弱小。
綜上所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德、仁",是讓人變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君:古代譯為最高統治者,《儀禮·喪服》篇講:君,至尊也。曾參在《大學》裡把一個普通人到平天下的君子的進化過程和邏輯關係寫得很清楚了。簡單地說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的,被孔子稱為"小人","小人"透過修身超越、突破"得失價值系統",也等於思想行為站在了"小人"之上,到達了食物鏈的頂端。
因為他已經看透了人性,看透了人類社會的本末,透過人效能知道一個人的優缺點,透過優缺點能知道人的行為習慣,透過行為習慣能知道做事的結果。簡單的說就是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幹什麼,他可以推演出來。這是君子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這也是孔子為什麼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因,首先他得有能力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才有教的可能。
當一個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常常會引發災難。像霸王項羽,因他而死的人以百萬計,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這是個極大的數字。又如諸葛亮、司馬懿對壘,故事的背後是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多少家破人亡的人間慘劇。而我們呢,日夜研究他們的三十六計、七十二般變化,背後的人間慘劇被所謂的"成功代價"一筆帶過。從人類的角度來說,這是靈魂缺失、喪失人性的行為。這是孔子反對戰爭的原因,他看到的不是一將功成的輝煌,而是萬骨枯的人間地獄。
子路問老師: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那怎麼行,要先問過父親、兄長才行。冉求問: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是的,聽到了就應立即實踐。他兩問問題的時候公西華都在旁邊,公西華就問老師:他兩問的問題一樣,為什麼老師給出的答案不一樣呢?孔子說:子路性格魯莽,所以讓他問父兄,以求減少行為過失。冉求優柔,做事不果斷,於是要打消他的疑慮,讓他放心去做。
孔子透過人性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想辦法幫別人在行為上彌補缺陷,而不是掠奪、奴役。這是儒家"德、仁"由來的原因,是曾參"止於至善"的原因,是王陽明"致良知"的原因。當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以天下大同的思想境界去愛人,才是治國平天下的君子。
再來看很多人認為儒家思想是為帝王服務,奴役老百姓當順民的工具。其實這個問題《大學》中的開篇便有了答案:"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君子的位置不在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之中,而是之上。我們來看孔子的行為是不是這樣?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子貢問老師:君子也有所憎惡嗎?孔子說:有,憎惡那些揭發、傳播別人隱私的人,思想境界低而妄議高境界的人,勇猛而不知敬,獨斷而道不通的人。
老子說:聰明深察好議人也。一個聰明、明察秋毫的人,很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常常議論、傳播別人的隱私、弱點、過錯,就是揭短。因而種下惡的因,待東窗事發,通常是惡鬥一番,結果都是輸家,這種事在平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思想境界低的不能準確理解、認識高境界的思想言論,就侃侃而談,傳播以坐井觀天、盲人摸象而得出的結論,是對大眾直接的誤導,也是對高境界思想的褻瀆,是高境界思想傳播的阻礙。現代社會這類專家、學者大量真實的存在著。是德山和尚所說的:四種果位、三種賢能、從初發善心到十地修行的菩薩、羅漢們都是些為人看守墳墓的活鬼 。因為太多的人沒有看透本末的能力,盲目地信奉著低境界思想的大師們所曲解的教典,而不得正果。
勇猛而不知敬,勇猛等於非洲草源上的獅子,像楚霸王,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坑殺普通百姓、降卒數量驚人,這種喪失人性的殘暴行為,居然被很多人奉為大英雄而敬佩不已。我只想說,被屠殺的人裡面沒有他們的祖先,要不然,他們也沒有崇拜的機會。
獨斷而道不通,這種自以為是掩耳盜鈴的把戲是大量真實存在的。像子路當法官,片言就可折獄,聽單方面的言辭就可以斷案。這是嚴重的違背事實、論道義、造成不公正,不僅給當事人造成巨大的傷害,同時還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時候一到,便結惡果。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冉求為季氏聚斂財產、盤剝百姓,孔子說:冉求從此不是我的學生,你們都向他進攻吧。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齊景公有四千匹馬,死之後,老百姓找不出他一點的好處來。
"衛寧公無道"、"苛政猛於虎也"、"《察微》"……。
從眾多記載來看,孔子為了誰在吶喊?孔子的學生有勇、有謀、有兵、有錢、有智,像子路就是個猛人,子貢富可敵國,史記有曰:子貢到其他國家,在朝堂上分庭抗禮,意思就是和國君地位平等,像顏回的智商超群,很多做官的就不提了,這裡有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像他擁有這麼多資源,為什麼不自立為王,要到處去求仕呢?說到底還是價值體系的問題,假若孔子的價值體系是優勝劣汰的話,以他的實力,統一六國如探囊取物,為什麼這麼說?這是思想高度所決定的,高階思想必定強於低階思想,就如人與牛羊的關係,低階思想所有的行為都在高階思想的內部活動,是包圍與被包圍的關係,現實的王國、霸權主義是優勝劣汰的價值體系所必然的產物,從現實講,他沒有成為國王,就證明他的價值體系不是優勝劣汰。從國王的角度講,他在自己的價值體系裡當了幾千年的國王還沒有下臺,當然他的王國依然是存在的,因為還沒有更高階的思想去顛覆他。所以當我們站在自己的價值體系內去評價另一個價值體系的行為,而且所評價的價值體系還實際高於自己的價值體系,連他的本來面目都沒有見到,又怎麼能夠明瞭自己的"見"和"知"呢?所以真正的《大學》、君子之道、內聖外王之學,先要搞清楚承載這個學的價值體系,沒有價值體系作基礎的學,永遠只能是門外漢,可嘆的是我們實際的社會狀況就是被這些門外漢的事蹟、著作所包圍著,無數的後來者貪求著、迷戀著、信奉著……。
-
7 # 多情解語
鬼谷子不選擇做官而弟子個個精英。在有些人看來當官當帝王是最高精神享和物質享受。而從來沒有想過成就一個人要靠天時,地理,人和缺一不可,真是說話不腰疼,你怎麼不選擇去噹噹成吉思汗呢,把一切你看不慣的統統剷除,一家獨大,為所欲為多解氣呀,可能嗎?
-
8 # 錦月細雨
他也想,可是他沒那命,為了當貴族,刨了有錢人的墳,把他媽塞進去,皇帝家的墳他不敢去刨,他就當不了繼承人,當不了繼承人,當然也當不了皇帝。他那三千弟子也沒有能力扶他上去。扶著他六國走了一圈,落一個喪家之犬的稱號,最後窮困潦倒沒辦法回家了,還當他的教書匠去了
回覆列表
孔子的心理,性格和世界觀是很矛盾的,又生活在了一個新舊交替的年代。孔子生長在文化典籍豐富的魯國,接受了鄒魯縉紳先生的詩書傳授之學。那時候王官失守,學術下移,孔子處身這種文化變革的時代,首先開了私學。私學是相對於官學而言的。惟官學失守,乃有私學。(要不然是非法辦學)。孔門弟子三千,賢者七十多人,形成很有勢力的學派。孔子的學術以“仁”和“禮”為中心,仁就是承認人的地位,禮就是講究典章制度和行為規範。言仁,是革新的(相對於奴隸社會)。講禮,是保守的(相對於改革派)。所以孔子的學術反映了新舊交替的矛盾。孔子周遊列國,當時的諸侯不能用他。他晚年退而著書,編定六經。據說《春秋》是經過他筆削的,《春秋》筆法成為後代史學家的準繩。孔子編定的經書,經過漢朝提倡,成為學術的正統,對後世影響很大。孔子的教育學說很有價值,有些原則如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今天還在遵循。孔子死後,弟子散處四方,或者為諸侯師,或者友教士大夫,影響十分巨大。
總之,孔子就是一介書生,教師,即無財權,又無兵權,畢其一生四個字,克己復禮,開倒車,焉能做帝王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