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菊子愛花痴

    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你會有一段時間的迷茫!你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有這樣的爸爸媽媽!

    甚至在思考為什麼同學的生活和自己的不一樣。你有時候還會偷偷的羨慕他們。

    我們都有時候會想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我們要到哪裡去?

    有時候會很生氣,不是因為別人而是因為自己為什麼那麼笨!

    有時候我們還會壓抑自己,明明喜歡,卻不敢表達出來,因為怕失去,怕拒絕,怕自己不夠好,讓自己喜歡的人討厭自己!

    我們有時侯還很懶!明明在外面可以馳騁風雲。可以親近的人一種安慰卻是哭的稀里嘩啦……

    我們應著爸爸媽媽來到這個世界上。在咕咕咕落地的一剎那,我們已然是不完美的!

    我們有我們的好,也有我們的不好!

    當我們碰到那個懂自己的另一半的時候。

    你的好會變得更好,你的不好也會變得好,因為你和他在一起後,你們倆個人組成另一個完整的自己,一個更完美的共同的自己……

  • 2 # 風墟

    對一部分人來說,“接納自我”這個概念,是一種迎合他們“巨嬰”心理的毒雞湯。

    我曾經也很賣力的宣傳過這個概念,但是慢慢的我發現,“接納自我”這個概念並沒有令人變得更好、更健康,反而是越來越脆弱。

    究其本質,是因為人始終具有社會性。一個人之所以不能接納自我,首先是因為他的思維方式和能力無法令他很好的適應自己的生存環境,然後才是他沒有這種主動接納自己的意識。

    如果一味地強調建立自我接納的意識的重要性,而忽略一個人不能很好地應對自己的生存環境這個前提,那麼“接納自我”對這個人來說,就會帶來更多的壞處。

    我一直對那些總是很自信,對自己的做法和觀點有著不容置疑的堅持的人特別感興趣。

    因為我自己做不到這樣,所以很羨慕他們那種瀟灑自如的生活態度。

    我嘗試過模仿他們的做法,舉止,和語氣,嘗試用不容置疑的態度表達自己的觀點,嘗試不在乎別人意見的堅持自己的做法。

    但最終這些嘗試不僅毫無意義,而且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打擊。

    當你嘗試堅定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如果這個觀點本身並不嚴謹,那麼很容易被別人打臉,並會因此給你帶來更大的挫敗。

    最後我終於理解到:原來人的自信不是表現在態度和語氣上,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他們的認知是正確的。(參加我的文章:)

    就像正見是一個人自信的前提,同樣,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到達了能令他很好的應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的程度,這也是一個人能夠“接納自我”的前提。

    如果一個人在工作中總是出錯,這令他總是感覺很自卑,很不舒服;

    那麼這個時候他要解決的是自己工作上總是出錯的問題,而不是總在自己的心靈內部下功夫,試圖令自己的變得“內心強大”,告訴自己要“接納自我”,從而去抵禦客觀的問題。

    假如說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已經很不錯了,他是由於從小就產生的不正確的認知,而導致對自己產生了過高的、完美的期待,那麼這個時候他需要去理解“接納自我”的概念,接受自己,多發掘自己的優勢,建立積極的心態。

    但如果一個人他各個方面的確都很糟糕,他再試圖用“接納自我”來安慰自己,這就成了一種逃避。這個人始終沒有面對現實。

    情緒ABC理論的一個廣為人知的結論是:A是事件,B是我們對事件的解讀,C是我們產生的感受和自我評價。

    其中B是最重要的,我們的自我評價取決於我們如何解讀外部事件,所以如果我們能夠調整自己對外部事件的認知,我們的心理就能夠更健康。

    我過去一直深信這個結論。但現在我越來越覺得這個結論是一種陷阱。

    因為這樣的結論會令人完全的忽略外部的客觀事件,好像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我們的心靈內部。

    為了證明這個結論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富人有很多錢但並不開心,一個乞丐如果能接納自我的話,他就是最幸福的人。

    但事實上,“貧窮”是導致很多問題的根源,一個人有了錢之後所面對的那些煩惱,我們貧窮時一樣要面對;

    而很幸福的乞丐,我在現實生活中一個都沒見過。即便是有,那也是極少數,這也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夠達到的境界。

    基於潛移默化的心理學受訓背景,令我看到很多人的問題時,下意識的我會想:“他已經做到了當時他能夠做到的最好的了”,“那並不是他的錯”。

    但是“你已經做到了當時能夠做的最好的了”這不等於“雖然你還可以做的更好,但也不用去做”。

    如果我們的確做了某件錯事,那不論我們基於何種動機,有怎樣的原因,我們的確就是做錯了。

    給一個人無條件的接納和包容,這個人就能夠發展的心理健康了嗎?

    並不一定。

    因為人的天性中好的部分和壞的部分都有,善的地方和惡的地方兼具,我們事實上並不能確定如果不給一個人施加引導,他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對“人性本善”,“只要給他足夠的理解和接納他就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的這種假設是不負責任的。

    美劇《億萬》中有一個段落我記得非常深刻。心理醫生溫蒂對瓦格納進行心理疏導。瓦格納因為一個員工要求加薪,並威脅他要離職而心煩。

    瓦格納透過會談最終得出的結論是:他會給這個員工加薪並讓他留下來。但是他會給這個員工分配越來越少的資源,令他的業績越來越差,薪水越來越少,最終毀了他在這個圈子的名聲,令他混不下去,以此來報復。

    這個片段之所以令我印象深刻,是因為它令我重新認識了人性的複雜與陰暗。

    我們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去有意識的自我控制,自我改進的。

    “巨嬰”的心態會令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像是一灘消沉的死水。在這樣的情況下,“自我接納”等同於“自我放縱”。

    越是自我接納就越是會令這灘死水變得越深,越大。

    我的個人體驗師在諮詢中曾經告訴我:“相信你的潛意識,它會引導你。”

    但這句話令我很懷疑。我怎麼確定“潛意識”會將我引導到什麼方向?我怎麼知道它會帶領我變得更好?我為什麼要相信一個未知的東西呢?

    而且最根本的是:“潛意識”是什麼?

    它是弗洛伊德對人類精神結構的一種“分類”,將那些不能被意識到的部分統統用“潛意識”來命名。

    但這些不能被意識到的部分,有很多是人類進化過程中脊椎動物腦,爬行動物腦,和哺乳動物腦等這些部分的殘餘,還包括我們過去經歷中種種記憶的累積,我們如何確定這些存放在“意識地下室”的東西會是對我們有好處的呢?

    有太多經過四五十次精神分析的治療,但卻毫無效果的案例。這樣說不是為了否定精神分析,而是為了說明:人和人的根基是不一樣的。

    探討人性本善還是本惡這種話題毫無意義,有的人內心好的部分多,有的人內心壞的部分多。

    你走大街上看到一個小孩要掉溝裡了,本能的把他拉了上來,這是善;小孩子笑嘻嘻的把螞蟻等很多動物給弄死以取樂,這是惡;

    這些複雜的行為和反應,絕不是我們用一個“人性”、“善良”、“邪惡”這種籠統的詞彙就能全部概括的。

    所以說回“接納自我”,這個概念對於不同的人來說也會有不同的結果。

    “接納自我”它是一種在我們很好的應對了自己的生存環境之後,所自然而然的會體現出的一種狀態。

    就像一個人有了正見,他對事物的認知和判斷都是正確的,那麼他自然而然的就會擁有自信。這是最根本的,也是不會被任何外在的條件影響和左右的。

    有的人面對考研很焦慮,擔心考不上;

    有的人在人際關係中容易恐懼,害怕和別人交流;

    有的人覺得自己這不好,那也不好,很自卑;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會把這些當成是“心理”問題,但事實上,這首先是“現實”的問題。

    因為準備不充分,學的不好,所以才會焦慮;

    因為不懂交際,不會和別人相處,所以會恐懼社交;

    因為自己的確有很多缺點,所以才會自卑;

    我們要做的是先去解決客觀的現實問題,令自己學的紮實,學習社交技巧,改變自己的缺點,當我們把現實的問題解決之後,如果自己還是有著過度的心理反應,到那個時候這才是“心理”的問題。

    人都有一種能夠“無條件的被愛”的渴望。

    這種渴望過去一直是被“認可”的,因為認為“母親”有著無條件的愛孩子的天性。這就導致很多人對自己的父母和戀人有著這種過分的期待。

    在瑪麗蘇型別的小說中,很多優秀的男生無條件的為一個女主而瘋狂,無條件的為她付出,這些小說很火,本質上就是因為迎合了我們的這種渴望。

    但這種渴望事實上是並不合理的,因為它否定了人自私的本性,和客觀的現狀。事實是父母和戀人的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很愛你,但是他們也並不是聖人。每個人都渴望被愛,每個人也只會對那些值得被愛的人付出自己的愛。

    但事實是,多數的父母可能的確會對自己的子女有天性的關愛,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就都是該當無條件付出的聖人。

    渴望“無條件的愛”的背後,它的潛臺詞是:“我希望自己什麼都不用做,什麼都不用付出,什麼都不用努力,就會有人來愛我”。

    這種心態和是成年人還是嬰兒沒有關係,因為不合理就是不合理。

    有些人覺得,如果父母不能夠在早年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的話,那麼就會給孩子造成很多創傷,令孩子的心理不健康。

    事實上,一個人幾乎所有的心理特徵,起到最根本影響作用的是遺傳。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最多隻佔到10%。

    那有人會問了,為什麼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這麼小,還有人能透過精神分析獲得了治療呢?

    這在最根本的層面上,是因為精神分析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敘事療法”,透過改變了你主觀上對過去的“敘事”,從而令你疏通了自己的主觀世界,而獲得了治癒。

    追求“無條件的愛”是導致一個人消極的重要原因。因為他們不能為自己的慾望和需求負責,始終覺得“獲得別人無條件的愛”是一種未完成的遺憾。

    因此在所有的關係中,都會非常“吝嗇”的付出。

    他們只會不斷的索取,並把別人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是理所應當的;

    而自己只做一點點,就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受了很大的委屈。

    現在的很多心理學自媒體寫的文章,也包括我之前寫的一些,都只是一種“精神安慰劑”。我們丟擲各種理論,來迎合讀者的內心:“你沒有錯”,“你的確很委屈”,“你已經很努力了”,“你真的很不容易”。

    這些理論可以不斷的幫助讀者完成“自我合理化”,令他們的內心覺得舒服了很多。

    但這種安慰劑有用嗎?當然沒有絲毫的卵用。因為它只能讓你獲得一時的解脫,但對於客觀事實的解決毫無助益,問題一直襬在那裡。

    你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覺得心裡爽了很多,但明天醒來繼續面對那些問題,又產生了痛苦;

    也許你還能再找到一些文章來幫助你獲得內心的平靜,但這不過是飲鴆止渴。

    文章和理論就像是毒品,你不得不一次次尋求更大的劑量——直到文章對你失效。看再多文章都沒用了。

    他們對問題的“認知”非常清晰,但也僅僅止於“認知”而已。他們的生活依舊是一成不變的糟糕,而遲遲沒有真正的去面對。

    怎樣才是內心強大的人呢?

    內心強大的人有一個共性,就是著眼於客觀問題並解決問題,而不會對自己的“內心”過度分析。

    也就是在情緒ABC理論中,他們更關注A——具體事件的解決,然後再考慮B——自己的內心。

    但是一個不敢、或者逃避面對客觀現實的人,他只能在B——內心感受的調整上一條道走到黑。

    當然,“接納自我”這個概念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於我們是在哪個階段,那種心態去自我接納。

    在我們的客觀生活確實過得不怎麼樣,人際關係一團糟,工作做不好,不會表達和交際的情況下,這時候沒必要談什麼自我接納,一是因為你根本接納不了,二是因為就算你接納了,這也只會令你走上一條偏激的道路。

    在消極的心態下,“自我接納”就變成了一種“自我維護”。我們打著“接納自我”的名義,實則是縱容自己的種種缺陷和慾望,有需求卻又不主動付出,只會坐井觀天,渴望掉下來天鵝肉。

    唯有在積極地、面對問題的心態下,“接納自我”才是有意義的。

    或者說如果我們能夠積極地面對問題,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就不需要“自我接納”了。

    因為我們走出了小小的“我執”,我們不再滿腦子都只有一個“我”,不再畏懼改變、害怕付出,這時候我們已經超越了“自我”,也就沒有需要“接納”的物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中年婦女幽默短句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