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是將一次能源轉換成二次能源的產業,既如此就有個轉換效率。轉化效率η=輸出的能量/輸入的能量,輸出的電力以千瓦時表示,1千瓦時相當於0.1229千克標準煤,輸入的能量對燃煤電廠來說就是供電煤耗,於是燃煤電廠的轉換效率η煤=0.1229/供電煤耗,以2012年為例全國燃煤電廠供電煤耗為326克/千瓦時,煤電轉換效率η=122.9/326=37.7%,而2002年煤電轉換效率為32.09%,十年間轉換效率提高了近5.7個百分點。未來6年轉換效率還能提高多少?取決於供電煤耗的走勢,按年降低3克/千瓦時考慮,2020年供電煤耗為302克/千瓦時,煤電轉換效率為40.69%。 水電發電的能量來自水量Q和水頭H,由於水庫的水位變化各不相同,因而各電廠的單位水耗是有差異的,例如廣西巖灘水電站2012年單位水耗6.59立方米/千瓦時,而甘肅劉家峽水電站則為3.985立方米/千瓦時。為了從宏觀上把握中國水電水能轉化為電力的效率,有必要統計計算中國某一規模以上大中型水電站的單位耗水率,加以加權平均從而得出全國大中型水電站的綜合平均耗水率。過去這一指標的統計分析工作深度不夠,在進入“十三五”的時候應當把降低耗水率作為水電提效的一個方面,提出任務,納入規劃。 再如核電,發出的是電力,消耗的是核燃料,一年中的發電量除以耗用的核燃料重量得出核電站的燃耗,例如一座百萬千瓦級核電,年發電60億千瓦時,所需核燃料20噸,則燃耗為20噸/[(1-廠用電率%)×60億千瓦時]=3.5克/兆瓦時,同樣的需要對全國的核電站統計其燃耗,然後進行加權平均,可以得出全國核電的平均燃耗,這樣一是各廠之間可資比較。二是可以總體上衡量中國核電機組的轉換效率,在“十三五”期間應當給出燃耗的控制目標。 關於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的轉換效率,這兩類可再生能源發電剛剛起步,應當做好基礎研究,“十三五”暫不提出效率目標,但應作為研究任務提出指標體系和統計考核方法。
電力是將一次能源轉換成二次能源的產業,既如此就有個轉換效率。轉化效率η=輸出的能量/輸入的能量,輸出的電力以千瓦時表示,1千瓦時相當於0.1229千克標準煤,輸入的能量對燃煤電廠來說就是供電煤耗,於是燃煤電廠的轉換效率η煤=0.1229/供電煤耗,以2012年為例全國燃煤電廠供電煤耗為326克/千瓦時,煤電轉換效率η=122.9/326=37.7%,而2002年煤電轉換效率為32.09%,十年間轉換效率提高了近5.7個百分點。未來6年轉換效率還能提高多少?取決於供電煤耗的走勢,按年降低3克/千瓦時考慮,2020年供電煤耗為302克/千瓦時,煤電轉換效率為40.69%。 水電發電的能量來自水量Q和水頭H,由於水庫的水位變化各不相同,因而各電廠的單位水耗是有差異的,例如廣西巖灘水電站2012年單位水耗6.59立方米/千瓦時,而甘肅劉家峽水電站則為3.985立方米/千瓦時。為了從宏觀上把握中國水電水能轉化為電力的效率,有必要統計計算中國某一規模以上大中型水電站的單位耗水率,加以加權平均從而得出全國大中型水電站的綜合平均耗水率。過去這一指標的統計分析工作深度不夠,在進入“十三五”的時候應當把降低耗水率作為水電提效的一個方面,提出任務,納入規劃。 再如核電,發出的是電力,消耗的是核燃料,一年中的發電量除以耗用的核燃料重量得出核電站的燃耗,例如一座百萬千瓦級核電,年發電60億千瓦時,所需核燃料20噸,則燃耗為20噸/[(1-廠用電率%)×60億千瓦時]=3.5克/兆瓦時,同樣的需要對全國的核電站統計其燃耗,然後進行加權平均,可以得出全國核電的平均燃耗,這樣一是各廠之間可資比較。二是可以總體上衡量中國核電機組的轉換效率,在“十三五”期間應當給出燃耗的控制目標。 關於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的轉換效率,這兩類可再生能源發電剛剛起步,應當做好基礎研究,“十三五”暫不提出效率目標,但應作為研究任務提出指標體系和統計考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