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好看不好聽不嚇人
-
2 # 書生二不二
談一下個人觀點,我覺得原因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狀元出的數量少,古代穩定的朝代狀元3年出一個,物以稀為貴。
2.科舉制度始於隋朝,從科舉制度誕生以來,除了特別灰暗的朝代賣官鬻爵外,所選出的狀元皆非等閒之輩,考上的也可以稱的上是牛人,雖然他們的實際不一定為我們所知,但你若要去查各朝史書,絕對能看到他們的事蹟。
3.古代傑出人物和牛人大多有科舉經歷,也曾想金榜題名,無奈競爭壓力太大,三年全國出一個,想想就心累啊。
4.牛人說科舉這路不通怎麼辦?對於厲害的角色來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此路不通,那就想辦法造路,有了一番業績,也就成為後人口中的牛人了。
-
3 # 重頭再來1970
科舉制度是統治階級為維護統治,讓底層人民透過死讀書,讀死書向上流動的通道!學而優則仕,是全社會讀書人讀書做官的渴望!展現的是皇恩浩蕩和封建式公平!有利於封建王朝的穩定!
古代讀書人讀的是束縛思想的四書五經、八股賢文!考記憶力和邏輯思維推理能力,加上評定狀元還看主考官和皇上之喜好有密切關係!與西方現代教育本質不同,!西方現代教育是培養獨立思考和創新、創造力,培養人文關懷與對人性的思考!是培養奴才與人才的區別!
“劉漢從來不讀書”,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改變歷史程序的往往是那些不讀書卻又極致聰明之人,發明創造者也是個人愛好!而非科舉狀元!
中國現代高考也是古代科舉制度的延伸,臺灣有一項統計(臺灣沒有文革,一直保持高考),從1950年到1980年30時間高考狀元現在都從事什麼行業:80%的現在都在做老師,其中大學老師最多,剩下都在做一下比較平常的工作,沒有一個出類拔萃、高屋建瓴!而各行各業精英基本沒有一個是高考狀元!
現代的機器人很厲害很厲害了,基本上如果讓其參加高考,相信沒有人考得過他(機器人)!難道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的聰明才智?
-
4 # 夢裡鐵馬冰河
看到這個問題,先百度了一下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多少位狀元,發現數字不是統一的,也就沒有必要再複述了,肯定是有不準確的,我又沒有沒有考證過,所以不敢引用。
大家都知道,狀元就是考試的第一名,那麼為什麼要考試呢?考試的目的是選拔官吏。
先秦時期,做官都是世襲的,叫“世官制”,顧名思義,做官是世襲的。
到了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開始採用“察舉制”,主要特徵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兩漢時期的管理基本都是這麼選拔上來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選官制度有了進步,實行“九品中正制”,選拔官吏開始有了客觀的標準。
隋朝統一,大業元年(605年)開始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由於採取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一直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歷時1300年。由於採取分科考試,自由報考,以成績定取捨,使得選拔官員的標準變得更加客觀和公平公正。
考試的科目,最初設立的是志行修謹和清平於濟兩科,隋煬帝增加進士科,以試策取士。唐代,考試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明經、進士兩科是唐代的主要科目。武則天時創殿試和武舉。殿試類似於現代的面試,讓走後門花錢透過考試的傢伙露出原形。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唐玄宗時,詩賦成為主要的考試內容,而明清時代主要內容是八股文。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貼經就是填空,墨義是詞語解釋,只要熟讀經傳和註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科舉考試先由吏部主持,後由禮部主持,進士科的第一名才是狀元。
這些都是常科考試,考試合格後再由吏部考核,叫選試,合格者才可以授予官職,不合格的回家等或到別人手下做幕僚。
說了這麼多,迴歸主題,辯證的說,能夠中狀元的,都是牛人;而提問者眼中古代的傑出人物和牛人,可能在某一個領域比較傑出,在同一時代,未必都是最優秀的,未必能透過考試展露頭角。
最關鍵的,當代教育制度和公務員制度都未必是最好的培養和選拔人才制度,更何況是古代的科舉制度呢!時代在進步,制度也在改革,任何一種制度都是適合了大多數人的制度,精英和特例不在其內。
回覆列表
因為不是所有天才都一樣啊!有的擅長對對子,有的擅長作詩,有的擅長編故事,考上狀元並不是指他的分數最高或者口才好或者文章好,很多時候更應該是符合了某些人的胃口,或者是符合了時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