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呼啦啃你普通
-
2 # 喬老爺只看不說
題主沒有提到編制情況,按照常規,省審計廳多數為行政編制,省委黨校多數為事業編制,從編制上看省審計廳佔優勢。
從收入來說,省委黨校如果上位一線教師,有很多外出講課的機會,會有一筆不菲的合法收入,有些省市知名黨校教授,一年外出講課能賺幾十萬,而審計廳的收入就是工資+績效,如果題主自認為是學者型人才,不妨考慮下做一名黨校教師。
從職能來看,審計廳對很多單位和地方政府都有制約職責,權力不小,接觸面也很廣。工作忙、壓力大,對仕途有追求的也可以考慮。
-
3 # 潤物無聲26101067
黨校是事業費,可有職稱。審計廳是行政。如你有會計方面的知識可去審計廳。如是做領導,黨校規格高點,當然工資也就高了,像縣裡面的黨校,是處級架子,你要是做校長,也是處級幹部待遇,工資就高了。
-
4 # 航城木子
省委黨校好。首先行政編制,其工作就是對黨員領導幹部進行培訓,學負層次高;其次工作任務不重,風險低;第三可以加強理論學習研究,提升自身素質,可以進行學術交流。
-
5 # 過來人看漢水
做學問可去黨校。要關係可去審計廳。兩個的風險:一,如果你思想超前,愛針砭弊端,那就不能去黨校;二,如果你思維偏急,愛找毛病,也不能去審計廳。
-
6 # 多彩人生心理發展之謎
首先,省委黨校是事業單位,省審計廳是行政單位;第二,黨校研究黨史、研究黨的發展壯大問題,是培養黨的後備幹部的基地,具備黨的知識就可以在黨校當老師,省審計廳是公務員崗位,審計是圍繞經濟領域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審計,現在又加了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的落實情況審計,要具備一定的審計專業知識,重在執行力;第三,兩個崗位都是重要崗位,都是國家財政撥款,享受政府公務員同等待遇。
選擇大於努力
所以,如何選擇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情趣愛好因素,想當教師的可以到黨校教書,不同的是黨校的學生,都是些基層幹部或業務骨幹,並非中小學乃至大學學生,物件變了,教師的方式方法也要有變化,一般沒有實踐經驗的最好不要到黨校教書。可以選擇審計工作;二是知識結構因素。在黨校教書需要具備黨的知識,以及黨在領導全華人民從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實踐經驗及其案例,而非照本宣科。不具備這一點還是應該選擇審計工作;第三,文字綜合崗位任何單位都需要,黨校和審計廳也不例外。總的要求是文字組織功底,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人生無時無刻在選擇
總之,選擇單位首要的是自我定位,而不是單位好壞,和單位的名頭響不響亮。選準了就能發揮自己的長處,實現自我價值,反之,再好的單位也將一事無成,浪費青春。 -
7 # 嘉行八方
一般的都會建議你去審計廳,但是根據你的提問和要求,建議你去省委黨校。因為你是文字綜合崗位,還要考慮晉升、待遇、競爭等綜合因素,。
省委黨校是對黨員領導幹部的培訓機構,也是省委的一個部門。既有公務員編制又有事業編,你是考公務員編制,所以進去後是公務員編制,而不是事業編制,是管理崗位,而不是教員。
省委黨校比其他的部門高一格,例如審計廳是正廳級單位,而省委黨校是副省級單位,起點高、起步快,機會多、競爭少,一般的到年頭就能升遷提拔。
接觸的層級也高,省委書記、省領導,正處級以上的各級領導等,所以你展現自己的機會就比別人多,提拔的速度相對就會快一些。
至於審計廳,屬於業務廳,你是文字綜合,你的直接領導是科長、副處長,如果沒有特殊原因或機會,多少年都是這樣的格局,發展很慢。
還有你是文字綜合,在業務廳不佔優勢、不是主流,人家是管理,而你是服務;人家是執行政策,你是內部管理。
綜上所述:省委黨校晉升快、待遇高、競爭少,等你提升到一定的職級時,要變動也容易;你若在審計廳是服務、是非主流處室,肯定不如省委黨校更適合你的期盼。
-
8 # 80後小公
省委黨校和審計廳哪個好,見仁見智,具體要看當事人想要什麼。不過以綜合性價比評判,個人認為審計廳更值得考慮去。理由有三點:
第一,審計廳身份相比黨校更有優勢
省委黨校是黨委部門,按照三定,屬於參公機構,即人員使用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享受公務員同等的工資和晉升待遇。過去,參公人員和公務員交流屬於逆向流動,存在諸多壁壘和障礙,現下這種障礙雖然已經基本被打破,但參公人員的事業編身份多多少少對個人的調整使用會有一些影響,比如機構改革,參公人員過渡到公務員必須重新進行公務員登記,才能轉換身份;如果單位被改為公益類,參公人員也會面臨改革調整的風險,等等。而審計廳作為省政府組成部門,其機關人員必然使用行政編制即公務員,則不存在上述問題。
第二,審計廳職權相比黨校更實
省委黨校主要職責是對黨員和幹部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和科學文化水平,增強黨性休養和履職水平,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行政職責,工作務虛大於務實,技術重於行政。聽著名頭挺大,實際上在黨委工作部門中是一個比較弱勢的單位,政治地位並不高。而審計廳在當前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因為承擔著地方黨政機關及其工作部門各項事務的前中後審計職責,職責不僅不虛,相反還很實,在政府組成部門中雖不及財政、發改那麼吃香,好歹也是中等偏上的強勢部門,在政治地位上與黨校的弱勢形成鮮明對比。
第三,審計廳發展空間相比黨校更大
在單位級別上,省委黨校校長一般由省委副書記或組織部長兼任,級別副部,另設一名常務副校長,級別為正廳,其他副校長則為副廳,領導級別規格高,按理黨校的職員個人晉升應該更有優勢。然而現實由於黨校具有一定的專業性,除了縱向即在黨校內部有一定的晉升優勢外,黨校人員與外部單位比如和其他黨委工作部門尤其是政府工作部門的交流其實並不多,這點從黨校的領導很少到地方或其他單位任職就可以看出。在這一點上,審計廳顯然比黨校更有優勢,一方面審計廳本身也是正廳級單位,內部提拔並不差,另一方面審計廳與其他政府工作部門的橫向交流,包括下放地方任職也是常態,至少比黨校機會要多,長遠來看也更有發展優勢。
總的來說,綜合職權重要性、提拔晉升等各方面比較,在審計廳和黨校兩個單位做選擇,長遠考慮肯定審計廳更有優勢。這點毋庸置疑,前提是不怕辛苦,畢竟審計廳工作會更忙累,其次還要有選擇,好歹是兩個省級部門,拿任何一個出來對一般人而言都是可望不可及的高度,都是好東西,小朋友才做選擇,你說呢?
-
9 # 瑛傑小豬
你好,根據你的問題,更推薦你去省委黨校任職。
首先,談一下這兩個單位的區別。省委黨校是省委直屬的正廳級事業單位,其中的幹部有兩種身份:一種是從事教學和科研的工作人員,是事業編制,走職稱路線為主,比如講師、副教授(副研究員)、教授(研究員)等;另一種是從事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員,是參公管理的事業編制,走職務或者職職務提拔或者職級晉升的道路。
你說的文字綜合崗位基本都是後者,一般是在省委黨校的辦公室工作。
而審計廳是省政府的組成部門,是正廳級行政機關,廳機關的工作人員使用行政編制,是公務員。
因此,光從編制來看,審計廳的公務員好於省委黨校的參公。
其次,談一下這兩個單位的收入對比情況。這兩個單位都屬於省直機關單位,在相同級別、相同職級的情況下,公務員和參公的收入基本相同,主要就是看單位的考核情況。
單位考核更好的,目標績效考核獎金會多一些,幹部年收入也高一些。
最後談一下這兩個單位的晉升、競爭情況。審計廳是省政府組成部門,是非常標準的業務機關,其中幹部的提拔更主要的還是看個人的業務能力。
因此,往往是各審計處的業務骨幹能夠得到快速提拔,在辦公室從事文字工作的幹部發展速度明顯會慢一些。
而且,審計廳雖然職責重要,但是領導幹部的發展交流會弱於財政、發改等部門。
至於省委黨校,以培訓和科研為主,職能較虛。此時,從事文字工作的辦公室人員反倒有優勢:一方面,對全單位的綜合情況更瞭解;另一方面,靠近領導身邊,得到賞識的機率更高。
另一方面,省委黨校是省委的直屬單位,領導外放的機率外倒會佔優勢。
所以,省委黨校的文字崗位在提拔機率上高於審計廳,競爭強度也小於審計廳。
綜上所述,審計廳在編制上佔優,但工作強度大,工作責任大,提拔晉升相對稍慢。
而省委黨校的工作強度小,提拔晉升相對稍快,更推薦你去。
-
10 # 體制內特派員
按正常套路來說,選擇省審計廳更好。但既然從事文字崗位,個人建議選擇省委黨校。下面幫你梳理分析:
第一,二者的單位規格相同。省審計廳是省政府組成部門,屬於行政公務員,主要職責是依照法律規定,對省直部門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指導各地市的審計工作。省委黨校是省委直屬部門,深改後加掛省行政學院的牌子,屬於事業編制,主要對省管幹部進行培訓教育。二者都是正廳級規格。
第二,二者的單位規模相當。
省審計廳的內設部門主要包括辦公室、法規處、人事處、機關黨委、離退休幹部處,以及按照社會門類進行設定的經濟責任審計處、電子資料審計處、財政審計處、教科文衛審計處、農業農村審計處、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審計處、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處、金融審計處、企業審計處、社會保障審計處、涉外審計處,都是正處級。
各省的情況略有差異,但普遍在20個左右。除此之外,還有機關服務中心、審計培訓中心等二級事業單位。
省委黨校的內設部門主要包括辦公室、教務處、科研處、組織人事處、計劃財務處、學員組織處、後勤管理處、機關黨委、離退休幹部處,以及按照教學門類進行設定的馬克思基礎理論教研部、黨史黨建教研部、經濟學經管教研部、公共管理教研部、政法教研部、社會與文化教研部、公務員培訓處、資訊化管理處、研究生部等,都是正處級。
各省的情況同樣略有差異,普遍在20個左右。除此之外,也有若干的二級所屬單位。
第三,省審計廳職權更實,省委黨校相對輕鬆。在從嚴管理的大背景下,審計監督的職能發揮越來越重視。通常來說,省長唯一分管的部門就是省審計廳,足見審計部門的重要地位。按照審計的部署要求,省審計廳基本上每2-3年就要完成對省直部門的輪迴巡視,所以審計人員經常加班加點,工作非常飽滿。每次審計,都要集中精力找問題,壓力也比較大。
省委黨校的定位是開展領導幹部的教育培訓,相比省審計廳,其工作節奏就輕鬆不少了。而且,省委黨校的硬體條件都普遍不錯,校園裡都是來來往往的幹部培訓,黨校與外界的交流也不多。所以,在黨校工作的價效比很高,很舒服。
第四,單就文字崗位而來,在省審計廳的發展晉升渠道不如省委黨校。由於省審計廳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其招錄的大量人員都是財務、審計專業畢業生,這是單位的主業。很多領導幹部也是從做一線審計業務人員中選拔。對於文字崗位人員來說,第一站就是辦公室,如果不能儘早轉崗,將來的晉升之路將受很大限制。審計幹部外放的機會也不多,很多都是一輩子從事審計工作。所以,在省審計廳從事文字工作,不僅比較累,而且崗位競爭力也相對弱。
而省委黨校的相容性更強,各類專業人員都有。作為文字崗位,在省委黨校還是比較受重視的,畢竟省委黨校的理論性更強。如果個人文字素質過硬,將來提任實職領導希望很大。最重要的一點,省委黨校的教職人員走的是職稱路線,與綜合管理人員是“兩條線”。雖然也有教職工轉任綜合管理領導的例子,但畢竟不是主流。管理崗與專技崗“兩條線”的晉升格局,大大降低了管理崗的人員競爭程度。
綜合來看,個人建議選擇省委黨校。
回覆列表
短時間內是黨校,長期是審計廳,越來越務實了,黨校也漸漸向更開放的方式發展,當下國家很多問題都與審計做的不到位,技術審計大資料審計做的不好有一定關係,因為大資料成交單的增加,技術型審計人才缺失,鼓勵支付體系的人才走進政府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