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說得虛火上炎和肝陽上亢不是一回事,在中醫診斷上完全是不同的兩個病證。往往也是兩個比較容易混淆的兩個證候,與朋友們淺談如下。
一、先了解陰虛火旺證:
1、重要文獻記載:
《景嶽全書。火證》中指出:“虛火之病源有二,蓋一日陰虛者能發熱,此以真陰虧損,水不能制火也。二日陽虛者亦能發熱,此以元陽敗竭,火不歸源也,此病熱之二也……”。
以上文獻提出了虛火的病機:真陰虧損,陰不制陽,虛火內生,則陰虛火旺。
2、什麼叫陰虛火旺證?
陰虛火旺證:是腎陰虧虛,腎陰不能制約腎陽,虛火內生,上炎於面,表現為顏面潮紅,口乾咽燥等症狀的證候。
3、病因病機:
(1)、平素真陰虧耗,肝腎不足:腎陰不能制約腎陽,虛火內生,火性炎上,虛火上炎。
(2)、熱病傷陰,陰液虧耗:溫熱之病,耗損陰液,陰不制陽,虛火內生,虛火上炎。
(3)、飲食不佳,陰血化生不足,或慢性失血:陰血虧少,陰不制陽,虛火內生,虛火上炎。
4、主症:兩顴潮紅,口乾咽燥,雙目乾澀,耳鳴耳聾,口舌生瘡,鼻癤腫痛,牙齦腫痛,頭暈目眩等顏面症狀,可伴有手足心熱,健旺失眠,舌質嫩紅,脈細數。
5、辨證要點:兩顴潮紅,手足心熱,咽乾口燥,口舌生瘡,牙齦腫痛。
6、治則:滋陰降火
7、方藥:知柏地黃東加減
8、中成藥: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杞菊地黃丸、麥味地黃丸,左歸丸。
三、再談肝陽上亢證:
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風》中指出:“肝為風髒,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榮,故肝陽偏亢、內風時起”。
《醫門法律·內經十問》中指出:“肝氣以條達為順,素多鬱怒,其氣不調達而橫格,漸至下虛上盛,氣高不返,眩暈不知人而厥矣”。
《黃帝內經》中指出:“肝為剛髒,將軍之官”,風木之髒,其性剛烈,喜調達而惡抑鬱,其氣易亢易逆。
以上文獻可以看出肝陽上亢的病因病機:肝為剛髒,其性易亢易逆,肝腎陰虧虛於下,不能制約肝陽,肝陽亢逆於上。
2、什麼叫肝陽上亢證?
肝陽上亢:是指肝腎之陰虧虛,不能制約肝陽,肝陽亢逆於上,表現為頭暈頭脹,煩躁易怒等表現,下虛上實,本虛標實的症候。
(1)、情志所傷:暴怒傷肝,或情緒低落,肝鬱氣滯,氣鬱化火,耗傷肝腎之陰,陰不制陽,肝陽亢逆於上。
(2)、肝腎之陰虧虛:久病體虛,年老體衰,真陰虧虛,陰不涵陽,肝陽升動太過,亢逆於上。
(3)、五行理論:肝屬木,腎屬水,五行相生,水(腎)生木(肝),腎水虧虛,不能涵肝木,肝陽亢逆於上。
4、主症:頭暈頭脹,眩暈欲僕,頭重腳輕,頭目脹痛,耳鳴煩躁,面紅目赤,急躁易怒,腰膝痠軟,舌紅少津,苔薄白,脈弦。
5、辨證要點:眩暈耳鳴,頭目脹痛,煩躁,腰膝痠軟。
6、治則:鎮肝潛陽
7、方藥:天麻鉤藤飲加減
8、中成藥:天麻丸、天麻蜜環菌片、強力定眩片、天麻鉤藤顆粒、正天丸。
四、虛火上炎與肝陽上亢的鑑別:
1、 虛火上炎主要表現在火上,以上火為特點,如口舌生瘡。牙齦腫痛,雙目乾澀,目眵增多,口燥咽乾為主要症狀等。
2、 肝陽上亢主要表現在陽亢上,以頭暈頭脹,眩暈欲僕,急躁易怒,頭重腳輕,腰膝痠軟,上實下虛,本虛表實為主要症狀等。
中醫說得虛火上炎和肝陽上亢不是一回事,在中醫診斷上完全是不同的兩個病證。往往也是兩個比較容易混淆的兩個證候,與朋友們淺談如下。
一、先了解陰虛火旺證:
1、重要文獻記載:
《景嶽全書。火證》中指出:“虛火之病源有二,蓋一日陰虛者能發熱,此以真陰虧損,水不能制火也。二日陽虛者亦能發熱,此以元陽敗竭,火不歸源也,此病熱之二也……”。
以上文獻提出了虛火的病機:真陰虧損,陰不制陽,虛火內生,則陰虛火旺。
2、什麼叫陰虛火旺證?
陰虛火旺證:是腎陰虧虛,腎陰不能制約腎陽,虛火內生,上炎於面,表現為顏面潮紅,口乾咽燥等症狀的證候。
3、病因病機:
(1)、平素真陰虧耗,肝腎不足:腎陰不能制約腎陽,虛火內生,火性炎上,虛火上炎。
(2)、熱病傷陰,陰液虧耗:溫熱之病,耗損陰液,陰不制陽,虛火內生,虛火上炎。
(3)、飲食不佳,陰血化生不足,或慢性失血:陰血虧少,陰不制陽,虛火內生,虛火上炎。
4、主症:兩顴潮紅,口乾咽燥,雙目乾澀,耳鳴耳聾,口舌生瘡,鼻癤腫痛,牙齦腫痛,頭暈目眩等顏面症狀,可伴有手足心熱,健旺失眠,舌質嫩紅,脈細數。
5、辨證要點:兩顴潮紅,手足心熱,咽乾口燥,口舌生瘡,牙齦腫痛。
6、治則:滋陰降火
7、方藥:知柏地黃東加減
8、中成藥: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杞菊地黃丸、麥味地黃丸,左歸丸。
三、再談肝陽上亢證:
1、重要文獻記載:
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風》中指出:“肝為風髒,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榮,故肝陽偏亢、內風時起”。
《醫門法律·內經十問》中指出:“肝氣以條達為順,素多鬱怒,其氣不調達而橫格,漸至下虛上盛,氣高不返,眩暈不知人而厥矣”。
《黃帝內經》中指出:“肝為剛髒,將軍之官”,風木之髒,其性剛烈,喜調達而惡抑鬱,其氣易亢易逆。
以上文獻可以看出肝陽上亢的病因病機:肝為剛髒,其性易亢易逆,肝腎陰虧虛於下,不能制約肝陽,肝陽亢逆於上。
2、什麼叫肝陽上亢證?
肝陽上亢:是指肝腎之陰虧虛,不能制約肝陽,肝陽亢逆於上,表現為頭暈頭脹,煩躁易怒等表現,下虛上實,本虛標實的症候。
3、病因病機:
(1)、情志所傷:暴怒傷肝,或情緒低落,肝鬱氣滯,氣鬱化火,耗傷肝腎之陰,陰不制陽,肝陽亢逆於上。
(2)、肝腎之陰虧虛:久病體虛,年老體衰,真陰虧虛,陰不涵陽,肝陽升動太過,亢逆於上。
(3)、五行理論:肝屬木,腎屬水,五行相生,水(腎)生木(肝),腎水虧虛,不能涵肝木,肝陽亢逆於上。
4、主症:頭暈頭脹,眩暈欲僕,頭重腳輕,頭目脹痛,耳鳴煩躁,面紅目赤,急躁易怒,腰膝痠軟,舌紅少津,苔薄白,脈弦。
5、辨證要點:眩暈耳鳴,頭目脹痛,煩躁,腰膝痠軟。
6、治則:鎮肝潛陽
7、方藥:天麻鉤藤飲加減
8、中成藥:天麻丸、天麻蜜環菌片、強力定眩片、天麻鉤藤顆粒、正天丸。
四、虛火上炎與肝陽上亢的鑑別:
1、 虛火上炎主要表現在火上,以上火為特點,如口舌生瘡。牙齦腫痛,雙目乾澀,目眵增多,口燥咽乾為主要症狀等。
西醫臨床多見於:口腔潰瘍、結膜炎、牙齦炎、中耳炎、更年期綜合徵等。2、 肝陽上亢主要表現在陽亢上,以頭暈頭脹,眩暈欲僕,急躁易怒,頭重腳輕,腰膝痠軟,上實下虛,本虛表實為主要症狀等。
西醫臨床多見於高血壓病、心律不齊、失眠、甲亢、更年期綜合徵、顱腦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