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給抑鬱症患者自由和足夠度過此生的金錢,抑鬱症能否被治癒或者得到緩解?
3
回覆列表
  • 1 # 醒蓮7

    能行,關鍵要改變三觀。

    比如,覺得不如人,總落人後;那又怎麼樣,每個人本來就不同與別人,就好像世界上沒有

    相同的兩片葉子,幹嘛總要活在別人的口中。

    只要還有正常的思維,願意相信一些事,應該能治癒。

    你在上帝的眼中是獨一無二的,耶穌愛你。

    聽一首讚美詩歌《有一天》

  • 2 # 健心家園App

    抑鬱症必須能被治癒

    你好,無論是身邊的案例,還是臨床大資料分析,90%的抑鬱症患者認真配合治療,積極改變自己都是可以痊癒的,剩下的也能夠透過藥物或心理療法得到很好的緩解,都可以恢復日常生活。

    與自由和錢無關

    您提到的自由和金錢,並不是康復的關鍵。不否認如果有更好的環境,更充裕的金錢,那麼治療的過程可能相對而言更輕鬆些,也許會更快一些。但是這兩點並不是治療抑鬱症的關鍵。這就好比50塊錢和500塊錢都能讓你吃的很飽。那麼康復的關鍵是什麼呢?

    痊癒的關鍵

    抑鬱症不像其他的疾病,用最好的藥就會好得快,就會效果好。抑鬱症的康復要的是吃對藥,用對心理治療的方法。在目前的醫學科技水平下,治療抑鬱症用對方法要比花多少錢,有多少自由的時間要重要的多得多。

    另外一點就是患者的努力,這個病要想治根就必須自己努力去改變舊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只吃藥可以控制症狀,也可以康復。但是如果不自己努力的調整心態和思維模式,那麼很大可能性會復發。

    因為引起抑鬱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歪曲的認知。面對同樣的困難和挫折,有些人就可以儘快調整好自己,來應對和解決問題;而有些人就會因此而一蹶不振,甚至陷入抑鬱而無法自拔。這兩種人的區別就是他們的思維模式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以抑鬱症康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轉變認知,而這一點只能靠科學有效的方法(認知行為療法和正念認知療法,臨床被證明最有效的心理療法),和自己的堅持和努力。

  • 3 #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答:對於身心疾病,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一些擔心和期待:一是能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治療好;二是能不能徹底治癒。

    因為抑鬱症帶給了當事人以及家人太多的痛苦,而且非常容易復發,因此,我們都希望都夠“治癒”。從根本上說,人們並不是害怕抑鬱症本身,人們真正害怕的是抑鬱症帶來的“痛苦”感受和體驗。這種“痛苦”的感受和體驗來源於身體和心理的雙重以及互動的折磨--因為軀體的不良反應而加重情緒和心理的不良反應;又因為不良的心理感受和體驗而加重了身體的不良反應。“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因此,對於“痛苦”,我們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和擺脫。身體上的痛苦尚可以透過手術和藥物,而心理上的的“痛苦”可就沒那麼簡單了。我們既為透過藥物而減輕的身體痛苦而感到欣喜,也為因為服用藥物而產生各種擔心、疑慮和不安;我們既為內心的衝突糾結感到痛苦,也為一直想擺脫痛苦而又始終擺脫不了而感受和體驗到更大的痛苦。

    做了上述的分析,我們就明白其實是很難回答“抑鬱症可以治癒嗎”這種問題的。因為不管是藥物治療還是心理治療都不可能用“治癒”來對照和評估,人們更願意用“好了”還是“沒好”來評判效果。所謂“好了”大概是指“有效果”、“好轉”等,也就是身心症狀減輕、部分症狀消失、社會功能恢復等。

    實際上,對於“抑鬱症”等一些身心疾病,追求所謂的“治癒”不僅沒有意義,而且會讓我們陷入新的矛盾衝突。特別是當我們把“治癒”標準化、目標化的時候,反而會讓我們更加糾結和痛苦。因為我們一旦有了“治癒”的標準和目標,就會拿標準和目標去對照自己的感受和體驗。比如說當自己出現“失眠”症狀或者感到內心衝突或痛苦時,你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抑鬱症復發了(其實所有人都可能有這樣的感受和體驗)。而這樣反覆的懷疑又會形成新的衝突和痛苦。

    所以,如果得了抑鬱症,可以這樣科學應對:一是學著慢慢接受自己的所有身體症狀和心理感受。二是尋求幫助和支援。包括找專業的心理醫生進行藥物和心理治療。三是可以組建或參與“抑鬱症”成長小組。這樣的團隊既可以“抱團取暖”,也可以互相理解和促進。四是帶著“症狀”去生活、工作、休閒和運動等。

    如果不把“治癒”看成是一個結果,而看成是“總體上越來越好”的一種取向和人生態度,那麼,“抑鬱症”其實沒那麼可怕,就像“痛苦”本來也沒那麼可怕一樣。真正可怕的是我們對“痛苦”的對抗和總想擺脫“痛苦”的心態。

    對於抑鬱症,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輕輕地擁抱”、“積極地治療”和“靜靜地等待”,這也許就是最好的“治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手機有哪些新奇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