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壓降計算公式
線路電壓降計算公式為 △U=(P*L)/(A*S)
其中: P為線路負荷
L為線路長度
A為導體材質係數(銅大概為77,鋁大概為46)
S為電纜截面
電纜網路長度計算
電纜網路構成之後,為了合理的選用電纜,應進行電纜長度和電纜截面(即電纜芯數)的計算。
(一)電纜長度計算
電纜長度計算公式:
L=(l+5.5G+a)× 1.02
上式中 ,
L—電纜計算長度(米);
l—按直線距離統計的長度(橫縱座標的代數和);
5.5—穿越一個股道按5.5米長度計算,(當大於5.5米時,按實際距離計算);
G—穿越股道的股道數;
a—其它附加長度,具體規定如下:
1、訊號樓內的電纜儲備量按5米計算,樓內走行和電纜封頭的長度,一般定為20米;
2、裝置每端出、入土及做頭為2米;
3、室外每端環狀儲備量為2米(20米以下為電纜為1米);
4、引向高出地面較大距離的裝置,按實際長度計算。
1.02—電纜敷設時的自然彎曲度,以2%計算。
(二)電纜芯線分配原則
電纜芯線分配,採用雙線直流回路,即一條去線ZQ,一條回線 ZH。雙線式迴路最經濟的分配比利為去線與回線等量,且均為總芯數的一半,即:ZQ=ZH=Z/2。如果電纜總芯數為奇數時,去線和回線芯數相差為一芯,這樣可以使電路中芯線電阻最小。
(三)計算電纜最大控制長度
電纜最大控制長度計算公式:
Lmax=△U/Ir×ZQZH/(nZQ+ZH)
式中:n—回線與去線內電流的倍數;
△U—線路允許壓降;
I—迴路中工作電流;
r—每米芯線電阻。
上式表明,電纜芯線數可以透過電纜最大控制長度的計算來決定,其方法是根據線路允許壓降、迴路中工作電流,以及假定選用的回線和去線的電纜芯數,計算出Lmax.
(四)電纜芯數計算公式
設電纜總芯數為Z=ZQ+ZH,由電纜分配原則可知ZQ+ZH,能使芯線電阻最小。所以電纜總芯線數的計算為:
Z=4rL/R=4rLI/△U
上式表明:當線路允許壓降△U,迴路工作電流 I 及電纜計算長度確定之後,可以計算電纜總芯數。
(五)電纜線路壓降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為: △U=rLI× (ZQ+ZH)/(ZQ×ZH)
電纜壓降計算公式
線路電壓降計算公式為 △U=(P*L)/(A*S)
其中: P為線路負荷
L為線路長度
A為導體材質係數(銅大概為77,鋁大概為46)
S為電纜截面
電纜網路長度計算
電纜網路長度計算
電纜網路構成之後,為了合理的選用電纜,應進行電纜長度和電纜截面(即電纜芯數)的計算。
(一)電纜長度計算
電纜長度計算公式:
L=(l+5.5G+a)× 1.02
上式中 ,
L—電纜計算長度(米);
l—按直線距離統計的長度(橫縱座標的代數和);
5.5—穿越一個股道按5.5米長度計算,(當大於5.5米時,按實際距離計算);
G—穿越股道的股道數;
a—其它附加長度,具體規定如下:
1、訊號樓內的電纜儲備量按5米計算,樓內走行和電纜封頭的長度,一般定為20米;
2、裝置每端出、入土及做頭為2米;
3、室外每端環狀儲備量為2米(20米以下為電纜為1米);
4、引向高出地面較大距離的裝置,按實際長度計算。
1.02—電纜敷設時的自然彎曲度,以2%計算。
(二)電纜芯線分配原則
電纜芯線分配,採用雙線直流回路,即一條去線ZQ,一條回線 ZH。雙線式迴路最經濟的分配比利為去線與回線等量,且均為總芯數的一半,即:ZQ=ZH=Z/2。如果電纜總芯數為奇數時,去線和回線芯數相差為一芯,這樣可以使電路中芯線電阻最小。
(三)計算電纜最大控制長度
電纜最大控制長度計算公式:
Lmax=△U/Ir×ZQZH/(nZQ+ZH)
式中:n—回線與去線內電流的倍數;
△U—線路允許壓降;
I—迴路中工作電流;
r—每米芯線電阻。
上式表明,電纜芯線數可以透過電纜最大控制長度的計算來決定,其方法是根據線路允許壓降、迴路中工作電流,以及假定選用的回線和去線的電纜芯數,計算出Lmax.
(四)電纜芯數計算公式
設電纜總芯數為Z=ZQ+ZH,由電纜分配原則可知ZQ+ZH,能使芯線電阻最小。所以電纜總芯線數的計算為:
Z=4rL/R=4rLI/△U
上式表明:當線路允許壓降△U,迴路工作電流 I 及電纜計算長度確定之後,可以計算電纜總芯數。
(五)電纜線路壓降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為: △U=rLI× (ZQ+ZH)/(ZQ×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