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品品那些事兒

    這話沒有問題,但是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適合的老師遇見適合的學生,也可以說,什麼樣的學生用什麼樣的老師來對付。

    但是在中國的義務教育中,是不會存在這種情況了,因為每一個老師都要面對三四十個學生,有適應的也有不適應的,班級裡有幾個孩子學習就是不好的,你不能說老師沒教好,但是肯定會有哪個老師能帶好這幾個學生的,但是帶好那幾個學生的老師不見得能帶好班級的其他同學,就是這個道理。

  • 2 # 快樂國寶801

    學生的水平基本上是自身天賦和老師水準的結合體。但現在老師的水平確實不敢恭維,所以學生的悟性和天賦是嚮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敲門磚。

  • 3 # 我眼看看

    不能神話教育和教師的作用,教育和教師都不是萬能的!把學生學習成長全部歸責於教師教育是不明智的,也是一種道德綁架!

  • 4 # 竹林翁851

    一切職業:包括父母,三三九等?上工自古不遺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言教次於身教!教師是表帥!為人師表!口裡講孔子?內裡是黑子。我們都應該反照自我。

  • 5 # 薛太祥1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它違背了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哲學中的基本原理:學生要學好,老師教育是外因,學生本身是內因。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起決定作用的是內因,這種說法片面誇大了外因的作用,是錯誤的。

  • 6 # 關陽正

    這句話有問題,世界上無數的人,有的人能成為科學家,有的人能成為商界精英,有的只能普通打工,有的會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這是生來就決定了,你沒法改變什麼,世界上本來就有你不教能成才的人,也有你怎麼教也成不了才的人。

  • 7 # 科學教育法

    有的教育家,為了強調老師的作用,會這樣說。事實上,教育是個複雜的過程,同時,教育不是萬能的。老師如果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學識,相信許多孩子都能教育好,都能優秀。有的老師已經做到。但是,面對問題孩子,大多數老師還是束手無策,特別是大腦有問題的孩子,老師更是無法教會的。總之,老師要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用聖人之言化育孩子的心靈,教育教學會取得很大的成果。家長也要努力,家長是第一位老師,家長的素質高低,決定了孩子的發展。從社會層面來說,也要為教育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 8 # 陳呵呵語文

    連嶽最近一篇文章裡說:

    對學校或現行教育體制的批評,從來都受歡迎,因為普通學生畢竟是多數,如果告訴他們讀不好是學校錯了,是老師錯了,當然是巨大的心理安慰。這不是初中生才會犯的錯誤,這是人性的弱點,在成人的世界也一樣,當一個人想偷懶,一個人要為自己的失意或失敗找藉口時,他更願意去責怪環境,而不是檢討自己。

    根據連嶽的觀點可以推斷出,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有人想為沒學好的學生找藉口。

    那這個人是誰?可以肯定不是老師自己。因為老師會說:沒有不會教的老師,只有不願學的學生。

    大家來猜一猜是誰說的。。。。。。

  • 9 # 使用者6353242366017

    講兩點:1、這句話是用來勉勵老師的,激發老師熱愛教育的熱情,為什麼會變成一個類似於規則或標準的東西,成了非教育人指責老師的理由。2、要說這句話,請注意另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麼我們討論一下家庭教育吧。

  • 10 # A天哥Tommy

    我覺得真是這樣的~當然,️一個前提,就是父母也要有個好榜樣。簡單的理解~一個銷售,你賣不出自己的商品,你就是失敗的。同理,老師教學就是他的業務範疇,教不好和賣不出都是比較失敗的。那有人說,孩子沒有那個學習天賦,怎麼搞,不怪老師啊……當然,從小學4年級就開始正經上課了,那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和方式,多少都跟父母有關~但是,有一句話,大家肯定都認同:孩子喜歡那個老師,他那門功課就不會差。作為老師,你如果連個10多歲的小孩都搞不定,那也太悲催了。還有,有人說一個班那麼多孩子,你照顧不過來……你去看看一個職業一點的業務員,手上的客戶少的都有大幾十個,多的2、300是常事。還有一個就是應試教育讓老師們特別注重學習結果,不注重學習過程,怎麼粗暴怎麼來,只要你能被得出來,管你怎麼記住的,考試能答題就行。不過,初中畢業前,老師責任還蠻大,到了高中以後老師要改變一個學生就真的很難了……

  • 11 # 水一白聊歷史

    說這話的人,個人第一感覺,他不但沒當過老師,更沒教過小孩子,純粹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可問題是,最初說這句話的還偏偏就是一個專家,一位叫陳鶴琴的兒童教育家。

    所以,我開始從更廣義上面來理解這句話,發現倒是有其中的道理,比如為每個學生找到適合教他的老師,那自然就沒有問題了。可問題是,我們現在的教育,絕大部分情況下,是一對多的教育,即一個老師教幾十個學生,想讓老師完全因材施教來教育每個學生,這是不現實的。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每個老師也是一樣的,只有將他們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普適於更多學生的教育方法當中,才能取得更有效的教育成果,而用一小部分時間來解決另類學生的特殊問題,來實現共同進步的目的。這麼 說看起來似乎有點功利心,好像將學生區別對待,可是,問題是,當你無限尊重那些另類學生的時候,對大部分的學生是不是仍舊公平呢?

    所以,想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也許還是要依賴於現今的網路思維,即利用網路平臺的優勢,為另類學生找到更適合他的老師,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成長。當然,這與父母的努力是絕對分不開的,只有父母發自內心地接納那些所謂的“教不好”的孩子,才能真正的教好孩子。

  • 12 # 張小穎老師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是在上個世紀的20年代提出來的,據我所知,提出這句話的是中國現代兒童教育之父陳鶴琴老先生。

    三、我對這句話的解讀

    1、依然適合教師的自我勉勵

    站在教師的角度,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只有教師整體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教育更多的學生,從而把更多的學生教的更好。教師完全可以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增強教師自身的責任感。畢竟教師自身的努力是他唯一可控的因素。

    2、學生的好與壞

    首先學生的好與壞,並沒有可以完全量化的標準。同時學生的好與壞,並不只取決於教師。學生的成長是受多因素影響的。其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起決定作用,學校與教師起的是主導作用,同時學生的成長還受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可否認,好的教師,能給予學生好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成長,但不是絕對的。顯然“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已經“絕對化”了。

    前面已經說過,學生的好與壞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組織者,起主導作用,同時孩子也受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的影響。所以,家長和社會一定不能用這句話對老師進行綁架和過分要求,自己不管孩子,把所有的重擔和責任都推給老師,這顯然是不可取的。作為家長應該多和老師,進行家校溝通,共同監督和教育才是上策。

    前面說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起決定作用,我覺得只要學生願意學,肯努力,就一定能從老師身上學到有用的東西。

  • 13 # 教育技術老牛

    第一個說出這句話的人其實沒有惡意,只是對自己的一種鞭策,大家網上搜一搜就知道。但跟風說,甚至當做至理名言去要求別人的人,不是蠢就是壞!

    為什麼是蠢?

    這句話首先從邏輯上就是錯的。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事物都有兩面性,並沒有絕對的說法。沒有……只有……這個句式太絕對了。絕對到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能看出破綻。

    我來套用一下,大家看對不對?

    沒有孵不出的蛋,只有不會孵的雞。

    沒有賺不到的錢,只有不會賺的人。

    沒有開不走的車,只有不會開車的人。

    這種只願意相信主觀意願而不顧客觀事實的觀點,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毒雞湯了。居然還有人當做至理名言,這不是蠢是什麼?

    為什麼是壞?

    明知道這話有問題,明知道這話的原始含義是用來鞭策勉勵自己的,現在偏偏很多教育專家、教育界的領導們卻總是拿這話去要求甚至訓斥教師,這不是壞是什麼?

    學習從來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社會和家庭給學生營造的學習環境,只有這三者結合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可現在的情況是,所有的黑鍋都被老師給背了,這不是壞是什麼?

    來來來,把這話掛嘴邊的教育專家、校長們,給你一個班,你讓這班孩子百分百考上清華北大,我就信你。

  • 14 # 波哥聊職場那些事

    這個觀點我是不是特別認同啊?因為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這個學習的天賦,學習一定是靠智商靠天賦的。舉個例子,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考北大清華不一定你說是。非常努力非常優秀非常用功就一定能夠考上北大和清華考北大清華是一定需要天賦的,所以說呢,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教的好,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考上北大和清華。教好教不好是一個學生的一個習慣而已,對於普通的一個家庭或者普通的一個智商來說的話。大部分的人是能夠考上一個一般的大學的,但是這個也不是絕對。所以一定要說是要交出一個好的學生來跟老師,可能會有一些關係,但是不是絕對性的關係。這是一個需要辯證的去看這個問題。也就是說,一個好的老師可肯定會能教出好的學生,但是不一定所有的學生他教的所有的學生都有這個天賦。他叫他所有學生都能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好的大學。一定是需要天賦,然後再加上一天後天的努力。如果一個老師特別優秀,但是學生不努力,天賦不夠,依然是教不出好的學生來了。

  • 15 # 山西老南瓜

    以前是:

    1、比如私塾時代,老師也就管那麼幾個學生,操心的話還這能因人施教,效果非凡。

    2、老師是個人出資聘任的,不敢怠慢。

    3、那時候的老師講究尊道師嚴,私塾老師是很受尊敬的一個職業。

    2、老師工資是國家給的,不是學生家長給的。

    3、假如你自己聘請一個家教,就知道了。

    4、社會出現貧富懸殊,老師這個行業不但不吃香,反而會讓人笑話,以前更是,臭老九一個。沒有了尊嚴,見人躲著走,還怎麼有心情好好教學生。反而會在課堂上說,一加一等於幾啊。學生們正要細細聆聽,老師卻說,想知道答案的晚上到我家裡去。

    哎呀,我說的是少部分啊。因為我們的習慣是,不管是多少人,對於壞事只有說少部分人怎麼怎麼。哈哈哈。

    5、老師水平不一樣。有的人滿肚子學問,不會講。有的人半肚子學問,滿肚子晃盪。

  • 16 # 體育老師0小黑

    我的觀點是:天賦和態度決定成就高低。

    這個問題從其他學科來分析的話,會比較複雜和抽象。而體育這門課程正好可以,具象的呈現給你。

    眾所周知,愛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是的,但是才是重點,但是百分之一的靈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意思是什麼?天分真的非常重要。

    迴歸原題,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我們來舉例說明:籃球課:第一組:教師,我;學生,姚明。第二組:教師,喬丹;學生,潘長江。請問:半個小時後,誰能在學生對抗賽中取勝?

    顯而易見,我對於籃球的理解遠遠不及喬丹,但是我的學生絕大機會能夠完勝對方。為什麼?天分。即使你潘長江再努力,也達不到姚明的成就。

    除了天分之外,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會與結果成正比。

    足球精靈羅納爾迪尼奧,足球界的傳奇人物。出生於巴西的貧民窟,由於天分出眾,經過努力之後,跨入足球天王巨星的行列。但是,天賦再好,不努力訓練,態度不端正,留戀女人和酒精,漸漸地遠離頂級聯賽,至今,在監獄裡踢球。

    同是足球天王巨星的梅西和C羅,卻因為對自身嚴格要求,態度良好,訓練刻苦,目前還處於巔峰期。

    當然,教師也是影響學生成績的一大因素。或許有不足之處,但是為什麼一個班,同一名教師上課,有的考九十一百,有的二三十呢?

    至於“好”的意思,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什麼是適合自己的?有某一方面天賦,教師能夠發現,家長同意培養,應該就是好吧。因材施教,沒有哪個教師有這個能力把本班所有的學生都因材施教的。不符合目前的現狀。

    俗話說,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希望每名學生和教師都能做最好的自己。

  • 17 # 綠葉之輝

    這幾年很多東西我深有體會,真正的好老師,不會為自己教不會學生找理由,

    1、老師這個職業是偉大也是心酸的,只有當老師的才懂老師真正的無奈,但是還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去那樣做,所以老師要教學生用心去教,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誰家的孩子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做老師也希望自己的學生這樣,所以第一就是用心,用愛去教學生。

    2、從孔子來說,弟子三千,七十二聖賢,因為孔子注重因材施教,人們可能聽過這樣一句話:看你是屬核桃的還是屬蘋果的,屬蘋果就擦,屬核桃就敲,這何嘗不是因材施教呢,所以老師在教學生的同時要自己自己的學生是哪一類的,學生的興趣愛好,就像醫生一樣,對症下藥,所以老師教學生要因材施教。

    3、方法有了,還有這樣一句話:打鐵還需自身硬,就是說老師本身就有很多為人師表的良好素養,比如老師必須要有耐心,愛心,對孩子的信心,以及老師的職業道德。

    4、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們喜歡上自己的課,如何才能喜歡呢,孩子上學的時光也是最活躍的時光,都喜歡生動形象,別開生面的課程。

    所以說不要為自己的無能找藉口。

  • 18 # 使用者6767147610208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話不合乎教育規律。因為教師中有會教的老師,也有不會教的老師。學生中也有能學好的的學生,也有不能學好的學生。

  • 19 # 墨書輝煌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個觀點據說是中國教育家陳鶴琴(1892 -1982)提出的。直到最近幾年,隨著家長和教師以及學校之間的關係慢慢變得緊張時才開始流行起來。

    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但是少有人會真正的思考這句話是否合理,以及它的環境適應性。但是許多持有此類觀點的家長們往往會把老師們搞得灰頭土臉,質疑自我的教學能力。

    在我個人看來,這個觀點有其合理性,也有其不合理性。

    我們先來說說合理性,記得在我們小的時候,如果學習成績不好,家長一般只會單方面責怪自己的小孩不努力學習,偷懶,沒出息等等,而很少有家長會認為這可能是老師教學能力的問題,又或是家長自身教育理念的問題。隨著當年的我們逐漸長大成人結婚生子,突然有一天我們發現,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其自身的特點,有的擅長文藝,有的擅長運動,有的擅長文化課學習等,我們開始認為老師們應該因材施教,必須讓孩子們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以大家最關心的文化課來說,如果設定一條分值平均線的話,那麼學生所獲得的分值應該在均線兩邊對稱分佈,而且在靠近均線處人數最多,而兩端處,即高分處或低分處人數相對較少,如果孩子們的成績分佈普遍往低分方向靠,那麼老師的教學能力理應受到最大的質疑。中國自古有云“有教無類”,只要老師能做到提高教學手段(優秀名師和普通老師的差異也是通過教學能力來體現),平等對待所有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那麼我敢肯定這個老師培養出來的學生絕對更加優秀。

    所以說在此時,可以認為這個觀點是合理的。

    現在說說其不合理性。

    (1)首先此觀點規避了家長的自身作用,要知道父母對小孩有著言傳身教的作用,如果父母一邊教育小孩不要抽菸喝酒打牌看電視,而自己卻當著小孩子的面,抽菸喝酒打牌看電視都不誤,那麼光靠老師的教育是無法起到作用的。所以為了培養出一名好學生,家長的努力配合是必須的。

    (2)現在我們再來說一說學生,那麼有沒有 “教不好的學生”呢?我認為是有的,一種是本來天賦資質不錯的學生,因為種種原因導致不愛學習,沾染不良嗜好等,這樣的學生就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才行,如果我們不去幫助挽救他們,那麼他們就將變為壞學生;還有一種是學習天賦不好的學生,就是孔子所說的:“朽木不可雕也!”,我們其實也應該幫助他們達到一個該有的文化水平。同時在現有中高考制度下,必然有一些資質一般的學生被篩選下來,那麼老師“再會教”也有“教不好”的學生。

    一個人的成長受制於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等的多重影響,哪怕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出了問題,學校教育都會起不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對於這個觀點我們應該辯證理性的看待,不應偏頗的理解。

  • 20 # 蝸牛姐姐讀書會

    從老師的角度來看,我把這句話理解為對自己職業的鞭策。

    我會盡自己所能去教學生,當我把所有方法都嘗試過,如果孩子還沒有改善的話,我便也能反對這句話是不對的了。

    當然,這是因為熱愛教育事業,願意把這句話拿來鞭策自己,但我不認為其他人有權利拿這句話來要求老師。

    因為在現實情況裡,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很多教育的環境和資源是受限制的。

    很多老師心有餘而力不足。

    而且還涉及到家庭教育這一塊,所以從客觀角度來看,這句話確實有失偏頗。

    但我無比相信教育對於人性的改良作用,好的教育是可以改良一個人的,這符合題目中的教好學生。

    但前提是教育要力往一處使,如果家長和老師根本不在一個陣營,那麼我相信即使老師再努力,也不見得會有多顯著的改變。

    儘管如此,我始終堅信,教育對人的改良作用。

    也許別人不相信或者不再相信了,但我依然相信,因為我曾經受益於我的老師,後來一直自我教育,直到我成為了別人的老師,我依然還相信教育的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胎兒的頭為什麼是朝下的,胎兒坐著不是更舒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