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15124122352

    在很久以前,荀子就說了“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意思是說,知道了卻不去做,即使知道的很多,但也會遇到困惑困境。是不是和題主的問題很像?

    這背後的道理其實很簡單,荀子這句話裡其實就有答案。

    很多人覺得知道就能做到,其實從根本上就完全錯了。如果真這麼簡單,孔子門下應該個個是孔子,佛祖座下個個是佛陀。

    關於知和行的問題,老祖宗們思考了幾千年。

    一般來說,分為兩派。大部分認為先知後行,也即是說,先知道道理,然後再身體力行,加深理解。比如陸游的金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也有一小部分認為先行後知,只有行動了,才能真正理解。比如論語中有言:子貢間君子,子日: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不管古人們對於知行排序的問題怎麼理解,但他們非常統一的一點是,知和行是不一樣的。只是,他們雖然知道,但卻沒有寫下來。不得不說,老祖宗們都比較瀟灑,說話說一半留一半不說破,但從字裡行間還是能揣摩出一點意思的。

    例如禮記裡這一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其中明確就說明了,整個學習的鏈路。學到了最後是不夠的,需要篤行。很明顯,句子的前半句說的是“知”的部分,後面是“行”的部分。其實也說明,在古人眼中知道和做到並不是一碼事。

    再到後來明代,著名心學大家王陽明提出:既不是先知後行也不是先行後知,而是知行合一。他有一句名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意思是說,知道道理是去執行的開始,而當你身體力行執行了,說明你對此(道理)已經理解到一定層次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知道道理卻做不到,是因為沒有知之成,也即是說對於道理的理解並不深刻,所以沒有去執行的動力。

    就好比說,小時候老師總說要好好學習,不然以後沒有好前途。當時的時候,對於以後沒有好前途,以及好好學習的意義理解的並沒有那麼深刻。所以你沒有動力去執行好好學習這個道理。

    按照這個理論,你需要執行道理,去身體力行,需要加深對此的理解。這個道理的核心是什麼,意義在哪裡,而不僅僅是瞭解有這麼一個道理而已。

    以上是個人對心學的粗淺的解釋,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我還有另一份理解。

    聽到道理沒有執行的動力,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道理聽得太多了。古往今來,多少古聖先賢、父母老師、街坊四鄰,不知道對你講了多少道理。早就聽得膩了,本能地產生抗體,早就喪失了去思考的動力。慢慢的,我聽到了這個道理等於我明白了,至於為什麼這麼說,who cares?

    再深一層來說,也是因為古人們只能寫下道理讓後人去讀,卻不能要求、逼迫後人去執行。所以,人們知道的也越來越多都是知的層面,而對於行,是實實在在地忽視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蒙迪歐自動擋怎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