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圖維坦
-
2 # 小心眼168794174
項羽反秦國,他帶領的軍隊,一多半都是各地起義軍組成的,並不是他的嫡系部隊,他只能封大家為王,封自己個霸王噹噹,就這樣還有幾個王反他,如漢王劉邦,齊王等,如果項羽敢封自己做皇帝,大家敢就地滅了他。
-
3 # 再見蜀山大俠
首先是項羽自身的性格特點所決定的。
項羽率軍進入咸陽後,曾有人對他說,關中富饒之地,在此建都可以立千秋之基業。
項羽聽了後,回答了這個人一句無比經典的話,叫做“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
其次項羽出身高貴,祖上是楚國名將項燕。
而秦國是滅了楚國的罪魁禍首,對於秦始皇建立的秦王朝,項羽是從頭到尾給恨透了。
坑殺40萬秦軍,火焚阿房宮,盜取秦皇陵,連咸陽宮都被他燒了,斬殺秦王子嬰。秦始皇當了皇帝,他就堅決不當皇帝,秦國實行郡縣制,他就搞分封制,秦國推崇皇權,他就推崇霸業。
另外當時他們以擁立放羊娃“楚懷王”為最高領導,崇尚恢復周朝制度,恢復以前的分封國。當然還是以項羽自己的國家為核心,分封地域也是最大的。
-
4 # 笑歪歪影視場
項羽如果不分封諸侯王,那麼當時這些有軍事實力的人全部都會反對他,他肯定打不過啊。換一個角度想想,比如像劉邦統一了全國之後,算是有實力了吧?但還是有一些有軍事實力的人起來反他,還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幸虧劉邦的基地是關中,所以挺過去了,項羽只是沒挺過去而已。
項羽為什麼大封天下諸侯,沒有自己當皇帝?粗淺談談這個話題。
一,項羽沒有稱帝合法性。
合法性,不是自己說就有的,必須找到依據。然而,項羽真的沒有依據。他是楚懷王的臣下,為了奪兵權,擅自殺了宋義,這相當於謀逆。鉅鹿之戰,項羽大破秦軍主力,這雖是戰功,但不能改變他是楚懷王臣子的事實,臣下立功,難道就要當主子?在道義上說不過去。
此時的項羽,只是一個侯,楚國老大是懷王,也是義軍領袖。天下還有好幾個王,趙王,齊王和魏王,難道不比項羽名份高?如果項羽以侯的身份稱帝,直接跳過上面的幾個王,那這個吃相恐怕很難看,在歷史上,大概也就宋太祖敢這麼幹。
還有一點很關鍵,劉邦率先攻入關中,如果按照懷王之約,則劉邦這個武安侯,要被封為關中王,地位比項羽高。從名義上看,滅亡秦國的是劉邦,而不是項羽,項羽沒有得到這個名份。再者說,項羽在鉅鹿奪兵權,沒有懷王下旨,而劉邦入關中,則是遵照懷王指示,劉邦在道義上已經佔了上風,如果不是後來野心膨脹,給函谷關上了鎖,他也不會招致諸侯猜忌。
二,如果不分封諸侯,則反秦起義會失去合法性。
反秦戰爭,打的旗號是什麼?很多人都知道陳勝吳廣打響了第一槍,可陳勝的旗號,是張大楚國,恢復楚國的國祚和法統。陳勝甚至還打出為公子扶蘇報仇的旗號,因為扶蘇身上流著楚人的血。陳勝的王位,並不具備太多合法性,他類似韓信的假齊王,只是暫代楚王,張楚政權說穿了只是楚國裡面的一個地方政權。
陳勝起兵後,函谷關以東就亂成了一鍋粥,六國基本都恢復了。因此,反秦起義,就是六國的復國之戰,楚懷王登基,楚國國祚徹底恢復,陳勝的張楚完成歷史使命。其它五國,基本上也是舊貴族復位,復國之戰的合法性越來越強,也越來越有道義。
六國復國後,就要徹底消滅秦國,這是復仇之戰。楚懷王有言,先入關中者為王,意思就是誰把秦國滅了,就把秦國封給誰。這個果實,被劉邦和項羽吃下了,名義上卻是劉邦一人佔了。假如項羽稱帝,就等於是承認秦國滅六國的正當性,那不是自己打臉?如果不分諸侯,六國復國的合法性從哪裡來?復仇的正當性從哪來?所以必須要分。
三,項羽本人痛恨秦制。
項羽是個極端的反秦主義者,在他看來,秦國的一切都是罪惡的,是必須要消滅的。把秦制消滅了,就要恢復原有的制度,他認為原有的制度更好。原有的制度是什麼?那就是周天子的制度,分封諸侯,拱衛天下。秦制就是郡縣制,項羽廢除了郡縣制,恢復諸侯制,這個影響很深遠。
劉邦也是楚人,他和項羽在一個鍋裡吃飯。然而,劉邦的手下,有不少舊帝國時期的官吏,例如蕭何,知道秦制的精髓。但是,劉邦依然痛恨秦制,與項羽沒有本質區別。所以,劉邦後來稱帝,為了獲得合法性,還搞了一個諸侯推舉,彷彿是諸侯王選舉他當了皇帝。
劉邦也沒有完全恢復秦制,當時的秦制,在六國本就水土不服。秦制最根深蒂固的,還是關中地區,劉邦在關中建立漢朝,確立郡國並行制。在關中,還是搞秦朝那一套,但其他地方,就讓諸侯分了,諸侯王的權力依然很大,不比項羽時期小。
四,項羽需要威望。
項羽奪兵權,失了仁義,諸侯服他,只是因為軍威。更何況,項羽連滅秦的名頭都沒拿到,此時必須安天下之心。項羽也不敢殺劉邦,只能忍著。因此,他只能分封諸侯,後來害死懷王,在道義上徹底垮了,失去了合法性。劉邦討伐項羽,道義上就是為懷王報仇,捍衛六國反秦的法統。劉邦最終能稱帝,一方面因為他有滅秦的名義,另一方面,他又有為懷王報仇的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