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金子
-
2 # 白楊樹下談歷史
大多數人都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理解為撤退、逃跑,卻很少有人知道“走為上”在一位優秀戰略家的手中卻能一個展示出高超的指揮藝術。如何“走”?怎樣善用“走”?“走”的好與否?這些正是考驗一個優秀戰略家的戰略眼光和戰略智慧。
蘇德戰爭初期,德軍憑藉軍事上的優勢,發起了突然襲擊,致使蘇軍全面陷於混亂。讓斯大林略感“欣慰”的是,蘇聯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以空間換時間,施行焦土政策成為他克敵的戰略。
同樣是以空間換時間,為什麼我軍的“走為上”更具智慧呢?白楊君認為以莫斯科會戰和北韓戰爭的第二次戰役來比較,更具典型性。
二者對“走為上”理解的異同。在對手佔據優勢的情況下,斯大林的“走為上” 是採取在防禦退卻中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了遲緩德軍攻擊速度,依託人海戰術,只是單純面對面的拼耗;命令守軍死守,不惜一切代價,施行焦土政策,逐城逐地地堅持戰鬥、逐城逐地地拼耗。
以此為轉移工業、工廠爭取時間;並在後方調集後備力量,為轉入反攻準備條件。於是,就有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基輔圍殲戰,一役蘇軍被俘66萬人;在戰爭初期一年的裡,蘇軍竟然損失了1100萬,蘇聯人的鮮血瞬間滲入了每一寸土地。
說白了就是光“打”不“走”的拼命主義。
北韓戰爭中志願軍在第二次戰役初期,面對強大的聯合國軍,主力迅速脫離,退入到大山中,甚至讓出平壤,以此爭取更大的迴旋空間;但同時我軍部分兵力,似觸非觸的打打撤撤,拉開對方進攻線的空檔,同時尋找對手的弱點;並引導對手進入預設伏擊圈,為更好殲滅對手有生力量積蓄能量。
也就是說,是為了“打”而有策略的“走”。
如何走?這就是戰略與戰術的配合問題。蘇軍在被動的拼耗中不斷撤退,終於在莫斯科城下,雙方形成了對峙。在城內,閃擊戰的優勢蕩然無存,一個街道、一座房屋的爭奪。憑著斯拉夫人的頑強,硬是將對手拉入了莫斯科的寒冬。
說的再貼切些,德突擊叢集是被蘇軍拖入到了寒冬。
與蘇軍不同的是,我軍採取運動防禦的戰術,按預定計劃以部分兵力節節抗擊,主力向後轉移,先後放棄多處陣地。聯合國軍全線向北推進,被志願軍的繼續後退所迷惑,加快了進攻速度。 而此時,志願軍主力完成了戰役展開,全部轉移到預定集結地域。
我軍的主動放棄,是為了更好的殲滅對手。
主動與被動撤退是二者本質的區別,也由此決定了戰略決戰的不同。可怕的寒冬,讓蘇德雙方在莫斯科城下的戰鬥力形成互換,德軍已成強弩之末,在各個方向上的進攻都已被遏制。於是,斯大林命令100多萬的預備隊開始反擊,德軍邊打邊撤,閃擊戰變成了持久戰。由於缺乏大規模進攻的經驗,未能全部完成圍殲德“中央”叢集的任務。
圍殲戰打成了擊潰戰,或者說是擊退戰。
反觀我軍,正是由於是主動撤退,拉開了對手的攻擊空檔。反擊前,派出一支部隊,不要後方,不許戀戰,日行150華里,按時快速穿插敵縱深的撤退必經點——三所裡、龍源裡,完成了對聯合國軍的戰術包圍。
圍殲戰開始後,志願軍迅猛出擊,不給對手任何反應機會,各部隊主動出擊,穿插、分割、包圍,打的對手暈頭轉向。為了不被全殲,聯合國軍不得不放棄坦克、裝甲車,倉皇敗退。我軍殲敵3.6萬人,完成了戰役目標。
主動撤退是為了主動出擊,我軍的戰略戰術水平比其更高一籌。古代軍事家孫子說過:“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我軍的戰略戰術思想,就是老一輩革命家總結出來的積極防禦戰略思想。退卻不是無條件的,它是在敵方兵力佔絕對優勢,我方不能戰勝敵方的情況下暫時退卻。選擇對我有利的條件,集中優勢兵力,與之進行有把握的戰爭或戰鬥的決戰。
-
3 # 劉金子
本計為三十六計第六套第36計,“三十《孫子·虛實篇》:“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吳子·料敵》也說:“凡此不如敵人,避之勿疑;所謂見可而進,知難而退也”。 由此可見:“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是指在我方不如敵的情況下,為了儲存實力主動撤退。所謂上計,不是說“走”在三十六計中是上計,而是說,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我方有幾種選擇:求和、投降、死拼、撤退。四種選擇中,前三種是完全沒有出路的,是徹底的失敗;只有第四種“撤退”才可以儲存實力,以圖捲土重來,這是最好的抉擇。因此說“走”為上。三十六計,終究是想求勝,而不是求敗。前面的計謀都是求勝。而這敗戰計中的最後一計--走為上,卻完全是不能取勝的計謀,這一計是為了在前面諸多計謀都不能取勝的時候,保證實力,以圖東山再起。教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所以方在最後。至於排為上計,其實很好理解的。走為上之後,完全可以重新謀劃,重新施展三十六計。如此大的作用,當然是上計。
-
4 # 白楊樹下談歷史
大多數人都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理解為撤退、逃跑,卻很少有人知道“走為上”在一位優秀戰略家的手中卻能一個展示出高超的指揮藝術。如何“走”?怎樣善用“走”?“走”的好與否?這些正是考驗一個優秀戰略家的戰略眼光和戰略智慧。
蘇德戰爭初期,德軍憑藉軍事上的優勢,發起了突然襲擊,致使蘇軍全面陷於混亂。讓斯大林略感“欣慰”的是,蘇聯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以空間換時間,施行焦土政策成為他克敵的戰略。
同樣是以空間換時間,為什麼我軍的“走為上”更具智慧呢?白楊君認為以莫斯科會戰和北韓戰爭的第二次戰役來比較,更具典型性。
二者對“走為上”理解的異同。在對手佔據優勢的情況下,斯大林的“走為上” 是採取在防禦退卻中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了遲緩德軍攻擊速度,依託人海戰術,只是單純面對面的拼耗;命令守軍死守,不惜一切代價,施行焦土政策,逐城逐地地堅持戰鬥、逐城逐地地拼耗。
以此為轉移工業、工廠爭取時間;並在後方調集後備力量,為轉入反攻準備條件。於是,就有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基輔圍殲戰,一役蘇軍被俘66萬人;在戰爭初期一年的裡,蘇軍竟然損失了1100萬,蘇聯人的鮮血瞬間滲入了每一寸土地。
說白了就是光“打”不“走”的拼命主義。
北韓戰爭中志願軍在第二次戰役初期,面對強大的聯合國軍,主力迅速脫離,退入到大山中,甚至讓出平壤,以此爭取更大的迴旋空間;但同時我軍部分兵力,似觸非觸的打打撤撤,拉開對方進攻線的空檔,同時尋找對手的弱點;並引導對手進入預設伏擊圈,為更好殲滅對手有生力量積蓄能量。
也就是說,是為了“打”而有策略的“走”。
如何走?這就是戰略與戰術的配合問題。蘇軍在被動的拼耗中不斷撤退,終於在莫斯科城下,雙方形成了對峙。在城內,閃擊戰的優勢蕩然無存,一個街道、一座房屋的爭奪。憑著斯拉夫人的頑強,硬是將對手拉入了莫斯科的寒冬。
說的再貼切些,德突擊叢集是被蘇軍拖入到了寒冬。
與蘇軍不同的是,我軍採取運動防禦的戰術,按預定計劃以部分兵力節節抗擊,主力向後轉移,先後放棄多處陣地。聯合國軍全線向北推進,被志願軍的繼續後退所迷惑,加快了進攻速度。 而此時,志願軍主力完成了戰役展開,全部轉移到預定集結地域。
我軍的主動放棄,是為了更好的殲滅對手。
主動與被動撤退是二者本質的區別,也由此決定了戰略決戰的不同。可怕的寒冬,讓蘇德雙方在莫斯科城下的戰鬥力形成互換,德軍已成強弩之末,在各個方向上的進攻都已被遏制。於是,斯大林命令100多萬的預備隊開始反擊,德軍邊打邊撤,閃擊戰變成了持久戰。由於缺乏大規模進攻的經驗,未能全部完成圍殲德“中央”叢集的任務。
圍殲戰打成了擊潰戰,或者說是擊退戰。
反觀我軍,正是由於是主動撤退,拉開了對手的攻擊空檔。反擊前,派出一支部隊,不要後方,不許戀戰,日行150華里,按時快速穿插敵縱深的撤退必經點——三所裡、龍源裡,完成了對聯合國軍的戰術包圍。
圍殲戰開始後,志願軍迅猛出擊,不給對手任何反應機會,各部隊主動出擊,穿插、分割、包圍,打的對手暈頭轉向。為了不被全殲,聯合國軍不得不放棄坦克、裝甲車,倉皇敗退。我軍殲敵3.6萬人,完成了戰役目標。
主動撤退是為了主動出擊,我軍的戰略戰術水平比其更高一籌。古代軍事家孫子說過:“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我軍的戰略戰術思想,就是老一輩革命家總結出來的積極防禦戰略思想。退卻不是無條件的,它是在敵方兵力佔絕對優勢,我方不能戰勝敵方的情況下暫時退卻。選擇對我有利的條件,集中優勢兵力,與之進行有把握的戰爭或戰鬥的決戰。
回覆列表
本計為三十六計第六套第36計,“三十《孫子·虛實篇》:“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吳子·料敵》也說:“凡此不如敵人,避之勿疑;所謂見可而進,知難而退也”。 由此可見:“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是指在我方不如敵的情況下,為了儲存實力主動撤退。所謂上計,不是說“走”在三十六計中是上計,而是說,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我方有幾種選擇:求和、投降、死拼、撤退。四種選擇中,前三種是完全沒有出路的,是徹底的失敗;只有第四種“撤退”才可以儲存實力,以圖捲土重來,這是最好的抉擇。因此說“走”為上。三十六計,終究是想求勝,而不是求敗。前面的計謀都是求勝。而這敗戰計中的最後一計--走為上,卻完全是不能取勝的計謀,這一計是為了在前面諸多計謀都不能取勝的時候,保證實力,以圖東山再起。教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所以方在最後。至於排為上計,其實很好理解的。走為上之後,完全可以重新謀劃,重新施展三十六計。如此大的作用,當然是上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