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顧道驚城
-
2 # 學習的小粉絲
首先,我們來說張儀,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師從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學成之後,由於得到秦昭襄王的賞識,在秦國展示了他的能力,瞬間文明天下。
我們來了解他的成就,都離不開他的金口。有一次,張儀出使楚國,他向楚王提出:他可以向秦王建議不要黔中之地,請秦王派太子來楚國作人質,楚國派太子到秦國作人質,把秦王的女兒作為侍候楚懷王的姬妾,兩國永結兄弟鄰邦,不相互打仗的策略。此時,楚懷王雖已得到張儀,卻又難於讓出黔中土地給秦國,想要答應張儀的建議。
屈原反對說:“前次大王被張儀欺騙,張儀來到楚國,我認為大王會用鼎鑊(古代兩種烹飪器鼎和鑊)煮死他,如今釋放了他,不忍殺死他,還聽信他的邪妄之言,這可不行。”
楚懷王說:“答應張儀的建議可以保住黔中土地,這是美好有利的事情。已經答應了而又背棄他,這可不行。”
楚懷王最終答應了張儀的建議,背離了“合縱”與秦國結盟親善。他用自己的七寸不爛之舌為自己解圍,順勢又忽悠了楚王,同時讓屈原的反對無效,他順利完成任務。
趙武靈王答應了張儀的建議,張儀才離去。
張儀採用連橫之術拉攏燕國,破壞燕趙關係,遊說燕昭王說:“大王最親近的國家,莫過於趙國。趙襄子凶暴乖張,六親不認,大王是有明確見識的,那還能認為趙國可以親近嗎?趙國出動軍隊攻打燕國,兩次圍困燕國首都來劫持大王,大王還要割讓十座城池向他道歉。如今,趙國已經獻出河間一帶土地臣事秦國。如今,假如大王不臣事秦國,秦國將出動軍隊直下雲中、九原,驅使趙國進攻燕國,那麼易水、長城,就不再為大王所擁有了。所以希望大王仔細地考慮它。
燕昭王聽信了張儀的建議,說:“我就像蠻夷之徒一樣處在落後荒遠的地方,這裡的人即使是男子大漢,都僅僅像個嬰兒,他們的言論不能夠產生正確的決策。如今,承蒙貴客教誨,我願意向西面奉事秦國,獻出恆山腳下五座城池。
綜上所述,張儀都是用自己金口,為秦國爭取利益,聞名天下。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諸葛亮的舌戰群儒也是非常厲害的,舌戰江東也展現了他的實力,但是,我認為張儀的縱橫戰略觀更遠大,諸葛亮沒有被歷史定為外交家,可見,舌戰群儒當然比不上張儀了。
-
3 # 言又言
舌戰群儒出自明代羅貫中所著章回小說《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故事講述諸葛亮為聯盟孫權抵抗曹操的過程中遭到東吳諸謀士的責難,最後都被諸葛亮一一反駁,啞口無言。
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張儀,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遊說入秦。被秦惠王封相。
個人感覺還是連橫的張儀口才比較好,相對於三國時代的諸葛亮,戰國時代的張儀是僅靠言語,個人魅力而被一個國家拜相。甚至可以單人獨騎去說服一個國家投降。這個諸葛亮沒有辦法比。何況所謂舌戰群儒也不過是小說情節罷了。
戰國時期,群雄割據。每個人心裡都有小算盤,每個人都是想要得到最好的東西,那麼面對所有人的商討,張儀所面對的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畢竟這要是處理不好,面對的就是六個國家的不滿,這關乎到個人的身家性命,解決好了對於來說是好事,解決不好很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再說了這可是解決六個國家的問題,然而諸葛亮舌戰群儒那關係到的又不是國家大事,所以說單從性質上來說諸葛亮就沒有張儀的口才好,我們都知道諸葛亮舌戰群儒那是因為別的事情,那麼討論到的東西都是沒有國家大事重要,那麼諸葛亮的口才就不會那麼的出眾,因此也就沒有辦法和張儀進行對比了,再加上我們對張儀的瞭解並沒有對諸葛亮的瞭解多,所以也就導致了我們更加傾向於諸葛亮,但是我們也不要因為這個原因就對諸葛亮進行偏袒,就事論事因為張儀是對六個國家的大事進行商議,面對的心理壓力是空前的大,那麼他們這個時候就需要良好的口才和過硬的心理素質才能夠讓他們遊刃有餘。
如果真要拿來比較的話,個人感覺,諸葛亮的舌戰群儒比不上張儀的入秦遊說來的精彩!
-
4 # 毛毛蟲30752
張儀是歷史上有名的縱橫家,以縱橫之術聞名於青史,張儀的舌戰群儒是對他縱橫之術的完美詮釋,並且此後秦國依靠其策論而定鼎天下,做的恰恰是他的最擅長的;而諸葛亮也不一樣,諸葛亮為人奇謀善斷,以知兵,理政,治民傳之後世,舌戰群儒只不過是牛刀小試,他其他方面的功績遠大於此,被蓋過去了,因此才顯得不那麼有名。
-
5 # 王文社270
我的觀點是各有千秋,他們的不同之處就是一個面對六國,一個是面對一國眾才子。雖然諸葛亮面對的是一國,但江東眾才俊各個都很佩服,這也充分說明了諸葛亮的智慧與能力。
-
6 # 踏浪文海唱和未來
首先,蘇秦張儀合縱連橫是真真切切的史實;諸葛亮舌戰群儒僅僅是小說家杜撰的精采情節。
其次,蘇秦張儀生於七雄並峙的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政見紛呈,蘇張二人統攬全域性,洞察古今,分別提出了各自的主張,有力推動了由亂而治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而諸葛亮生逢漢末,思想領域廢黜百家,獨尊儒術,正統觀念深入人心,立論簡單,徒呈口舌之能,於時局變動並無大的影響。
第三,蘇張二人攜滿滿乾貨,遊走於亂世諸王之間,以三寸不爛之舌鼓動社會變革,均將諾大天下置於股掌之中,稱雄一時;諸葛亮出使東吳,雖有強曹壓境,但孫權骨子裡並不願降,抗曹意志堅定。表面看來,諸葛使吳扭轉乾坤,其實東吳主戰力量強大,群儒並不能左右形勢,所謂“舌戰群儒“只是一場遊戲。
綜上所過,諸葛亮舌戰群儒,自然比不上張儀入秦舌戰群儒。
-
7 # 風御夕
問題本身就有大問題,諸葛亮可以說是舌戰群儒,因為西漢開始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世學者基本都可以稱作儒生。但是張儀處於戰國時期,還是百家爭鳴的年代,張儀自己也是以縱橫家的身份行遊說之事。再回到主題,諸葛亮舌戰群儒是為了結吳抗曹,彼時曹操勢大,吳國不管是中立亦或和曹操結盟都屬下下之策脣亡齒寒,所以基本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而張儀的年代,尚有蘇秦等人的合縱策略和他抗衡,且秦惠文王野心勃勃,國家實力已然位居七雄之首,蘇秦等人的合縱策略顯然更符合六國的利益,但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張儀依舊用三寸不爛之舌將六國的南北合縱分化,殊為不易
-
8 # 祥瑞和安
張儀入秦那叫遊說,縱橫列國,說是謀略家,縱橫家,不如說他是遊說家,當初因為“十寸不爛”之舌使自己的處境曾一度尷尬,最後雖然因為口才厲害能說會道而暫時得到了秦國重用,終歸還是被秦國淘汰,復又歸魏……張儀的一生可以說是充滿戲劇性。
而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卻有不同,在魏國強大而有鯨吞吳蜀之勢的情況下,“舌戰群儒”是因吳蜀必須聯合對抗魏國,才有成效,最難對付當然是張昭,諸葛亮卻能點到要害,而曉之利害,雖經“舌戰”,當然最後是達成共識的,
相比張儀,諸葛亮則是幸運多了,一生可算沒有坎坷,可以說是平步直上,至始至終……
回覆列表
說起諸葛亮在江東的所作所為,大家第一反應通常都是舌戰群儒。
這個故事是虛構的,因為不見於正史。然而在我看來,即使不從史書中找答案,舌戰群儒的故事也不能相信。
所謂辯論,並不是用道理壓倒對方,因為這是無法做到的事。辯論的輸贏,在於聲音的大小,或者說在於己方人數的多寡。
在文學故事和政治宣傳中,我們相信諸葛亮可以談笑間讓江東謀士們啞口無言。可大家只要經常光顧網際網路論壇就會明白,通過辯論讓對方啞口無言的情景,似乎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因為無論你多有道理,總有人能夠想方設法地噴你。
回到舌戰群儒的話題本身來看,曹操到底是漢臣還是漢賊?這是爭不出結果的,因為正反方都能找到大量的理由來證明自己正確。既然這一點爭不出結果,那麼接下來的衍生話題,諸如“歸順曹操是不是正確”、“曹操的軍隊是不是很強”等等,也沒有繼續辯論的必要了。
無論是投降曹操還是抵抗曹操,主要的出發點永遠都是對於自身利益的判斷。但拿到檯面上去說,所有人都不會提利益兩字。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正反雙方辯論得精彩激烈,雙方似乎都有道理,這就是因為雙方的利益點不同。而一旦利益點不同,就永遠不要指望能夠用言語來征服對方。
再看看身份,張昭是什麼身份?諸葛亮是什麼身份?他們之間如果要辯論,通常也是隔空交戰,坐在一起的時候通常都是一團和氣的。
大家想想那些喜歡在網際網路相互攻擊的明星,他們在網際網路互相攻擊,但生活中見面,大多都會選擇無視對方,有誰見過他們在面對面的時候爭得不可開交呢?這裡涉及到面子的問題,大庭廣眾之下互相撕咬實在有失風度。
真正能夠幫助江東諸臣分出勝負的,只能是既定事實。能不能戰勝曹操?別拿嘴說,自己體驗一番就知道了。
當孫權決定聯合劉備抵抗曹操的時候,跟大家玩什麼舌戰群儒了嗎?沒有。孫權直接把刀抽出來砍掉桌角,然後告訴大家:“誰敢再說投降,這就是他的下場。”
舌戰群儒誰贏了?當然是孫權贏了;這證明孫權口才極佳嗎?當然不是。
如果孫權砍掉桌角的同時說:“誰敢再說抵抗曹丞相,這就是他的下場。”諸葛亮就是再能說,又有什麼用呢?
批判的武器,永遠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
只有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才能正確地評估諸葛亮的功勞有多大。諸葛亮之所以能夠為劉備集團立下聯孫抗曹的大功,絕不是因為他口才一流,而是他統戰工作的水平一流。
第一,諸葛亮必須想辦法團結江東主戰派,溝通思想,統一認識。只要主戰派能夠團結統一,投降派的氣焰就不敢太囂張。而一旦主戰派們也是各自為戰,自然容易被投降派逐個擊破。
第二,積極拉攏和說服中立派。這需要持久的耐心,就如某廣告幾十年如一日的洗腦一樣,只要一提起這個產品,廣告詞自然而然會從你的腦海中蹦出來。諸葛亮就是希望中立派一聽見曹操的名字,立刻就能想到諸葛亮對曹操的負面評價。雖然不至於讓中立派倒向主戰派,但至少會對主戰派抱以同情之心。
第三,等到大勢已定的時候,再想辦法溝通孫權。讓孫權明白,江東的主戰派是可以大用的。屆時不用諸葛亮多說,孫權自然會抽刀讓投降派閉嘴,諸葛亮的工作就算圓滿完成了。
如果諸葛亮不能理清思路,做好上述三件事,那他的口才再好也是無用的。
喜歡玩辯論的朋友請記住一個真理:只要支援你的人足夠多,你就算胡說八道也會被當做宇宙真理。任何敢於反對你的人,都將被你的支持者打倒,這就叫“言出法隨”。
辯論賽和輿論戰其實都是一回事,誰人多誰心齊,誰就能搶佔高點。
能夠體現諸葛亮工作成效的,就是孫權的態度。孫權的態度是怎樣的?很多人說:孫權一直猶豫不決,是魯肅、周瑜和諸葛亮堅定了他的決心。
這句話對一半,後半句對,前半句錯。
堅定孫權抗曹決心的人,的確是魯肅、周瑜和諸葛亮,但孫權並沒有猶豫不決。因為孫權從未想過投降,而是在等待支持者現身。
正如魯肅說的那樣:我們當臣子的人投降,不會有太大損失,因為曹操還需要我們幫他繼續治理江東。但孫權是主公,只要孫權投降,就永遠不會再有稱孤道寡的可能了。
這個道理難懂嗎?通俗易懂!孫權不明白嗎?如果孫權連這個道理都不明白,他的智商該有多低呀?
但孫權不能主動站出來說我們應該抵抗,因為當時的江東,並沒有足夠分量的人物站出來為主戰派說話,整個江東都是一片投降論調。如果孫權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說要抵抗,等於自己走到了大批投降派的對面。且不說以後到底是投降還是抵抗,就算真的決定抵抗曹操了,那孫權用誰來工作呢?大批文臣都被逼到對立面了。
很多時候,政治人物說的話其實都是廢話。表面聽起來非常高明,但其中的道理就是初中生也能想明白,這種話有什麼高明之處呢?
解讀政治人物的話,是要根據他這番表態所體現的意圖。前文寫劉備初見諸葛亮的時候我就說過,劉備和諸葛亮談了什麼,其實不重要。因為雙方初次見面,不可能說什麼高度機密的內容。但劉備和諸葛亮見面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說明劉備開始了和荊州少壯派的接觸,而荊州少壯派也積極響應了劉備。
這種行為,比什麼話都管用。
魯肅說:主公不能投降,投降你就沒機會稱孤道寡了;諸葛亮說:將軍不能投降,我主公劉備是大英雄,絕對值得依靠;周瑜說:主公不能投降,我要收拾曹操,簡直輕而易舉。
政治上肯定,外交上肯定,軍事上肯定,這三位表達了同一個態度:你做決定吧,我們無條件支援你!孫權有了這樣的支援,還有哪個投降派能威脅孫權呢?於是孫權直接拍板,弄死曹賊!
你的決策是否正確?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決策能否得到重量級下屬的支援。如果得不到這樣的支援,你的任何決策都沒有施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