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白無敵6

    在閱讀教學中確定語言訓練點的方法如下:

    一、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

    課標強調:小學各學段的教學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要求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語文教學課堂上,如果沒有書聲朗朗,議論紛紛,其效果必定有限。因此,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多讀書,以讀代講,注重語言的感悟和積累。

    首先,引導學生初讀課文。要重視初讀的質量,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充分讀課文,讀中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其次,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精讀課文,感悟課文的語言。課堂中,教師應把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充分地用心地讀書。要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圍繞重點詞語和句子揣摩、分析、感悟,教師應給予適時導引點撥,並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

    最後,引導學生熟讀課文,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教師可運用多種形式組織學生朗讀課文,讓學生在朗讀中自我感悟,培養語感。同時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課文。這樣,學生在讀書中吸取課文精華,並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促進語言的積累。

    二、注重語言的擴充套件――豐富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這門工具的掌握是呈面狀擴充套件式的,它是透過對新語言(主要是構成語言的基本單位――詞語和句子)的不斷理解,不斷積累,不斷運用,逐步擴充套件,漸進提高的。閱讀教學中,應透過學習課文語言,熟練語言交際的特點,在語言實踐中擴充套件、豐富自己的語言,增進語言的素質。

    1、擴充套件詞語,促進語言的發展。學生語言的發展,與詞彙量的豐富程度有很大的關係,詞彙量豐富,就能促進語言的發展。教學中,教師機械地一成不變地要求學生掌握課文中的詞句,一點也不敢擴充套件,不僅壓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限制了學生思維、語言的發展。教學中可以用課文內容,藉助文中的詞語讓學生進行擴充套件性的語言訓練。例如,抓住一個關鍵性的詞語,讓學生學會說一連串相關的詞語。教學《初冬》課,引導學生理解“初冬”指的是冬天剛剛到來的時候,然後舉一反三,春天剛剛到來的時候叫“初春”,夏天剛剛到來時候叫"初夏"--這樣,學生就輕鬆地掌握了“初春、初夏、初秋、初冬”這一連串的詞語。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說說與課文中的詞語意思相關或意思相反的詞。

    2、擴充套件句子,發展語言。句子是語言應用的基本單位,學生能把句子說好,就能為作文打下牢固的基礎。尤其是擴充套件句子,既是連句成段、成文的基礎,又能發散思維,發展語言。

    三、注重語言的創造――提高

    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是漸進的,他們透過聽和說獲取新的語言資訊,經過理解、感悟,以背誦、摘記等方法,儲存進自己的記憶系統,在需要交際時,從自己的語言倉庫中提取加工,表達出來,並在不斷地吸收,不斷地運用,不斷地創造中得以提高。

    1、重組訓練,促進表達的靈活性。根據課文內容,對課文的句、段、內容等進行重組訓練,可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例如:重組句子的訓練中,有許多不同的形式:變換句式的訓練,變換句子人稱的訓練等。

    2、引導想象,培養語言的創造性。法國思想家狄鎮羅說過:“想象,這是一種物質,沒有了它,一個人既不能成為詩人,也不能成為哲學家,有機智的人,有理性的人,也就不成其為人。”這句話說得似乎有些過分,但也有其確切的一面。如果學生的想象力差,表現在閱讀中,往往對課文理解不深入,說話、作文時不具體、生動。想象力豐富的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豐富,學習生機、活潑。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想象,培養創造性語言。

    3、課堂表演,提高語言的綜合素質。生動、逼真的情境創設,極富感染力,能夠調動學生內在真實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因此,教學中,教師應用生動、形象、準確、富有感染力的語言,為學生創設情感畫面,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角色,引導學生進行語言交流,並訓練學生交流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鑑於小學生的表演慾望較強,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課堂表演。表演的形式多樣,有個人表演、小組表演、集體表演等。學生上臺表演時,全班同學可進行指導、評議。教師也可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模擬表演。如:學習了《記金華的雙龍洞》後,可組織學生模擬旅遊活動,分別選出同學當導遊、旅遊團團員、記者,請團員嚮導遊提問題,導遊回答,記者採訪。透過課堂表演,訓練學生內化課文語言的同時,根據表演的需要,創造性地組織語言的表達。此外,教師還可以將課文內容編成課本劇讓學生表演等。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了聽、說、思、議等語言實踐活動,大腦、眼、耳、口、心、都積極調動起來,提高了語言的綜合素質。當然,在閱讀教學中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還有很多方法,課堂上的語言實踐活動由於受客觀條件的影響,有一定的侷限性。教師可引導學生走出課堂,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訓練空間,實現由課內向課外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升降旋轉椅如何降低椅子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