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毛毛趣事

    不能接受。對於新手媽媽來說,本身自己就是初為人母,生理和心理都面臨很大的改變,需要另一半的幫助分擔,還有心理上的安慰。對新生兒來缺少爸爸的關愛,或多或少的會造成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健康的因素,例如:沒有安全感,自卑,孤僻。所以對孩子來說完整幸福的家庭氛圍才能造就孩子良好的性格,父愛母愛缺一不可。

  • 2 # 小鹿育兒說

    喪偶式育兒,新手寶媽們可以接受嗎?

    2018年一則江蘇立法反對“喪偶式育兒”的新聞,再次使得“喪偶式育兒”這一話題走向公眾視野,並引發網路熱議。那麼,“喪偶式育兒”為何引起如此之大的共鳴?存在“喪偶式育兒”的家庭又會面臨哪些問題呢?

    微友說

    大江大海:自古以來,“男外女內”,女性承擔照護責任的現象都被看成是天經地義的,“喪偶式育兒”一詞的提出,則反映出女性對於男性極少參與照料孩子的一種自覺的反思和批判,這與女性經濟地位的提高及權力意識的提高密不可分。當然,這也反映出社會中男性參與孩子照料工作的比例依然偏低這一事實。

    紫@羅蘭:很顯然,“喪偶式育兒”現象的存在加重了女性的家庭照料負擔及平衡家庭與職業的壓力。在女性全面參與社會勞動的今天,這種現象的存在是不合理的,應該通過文化建設,甚至法律手段,確保男女兩性平等的參與家庭照料。

    大西洋的蝴蝶:在存在“喪偶式育兒”模式的家庭中,不僅女性職業發展會受到阻礙,男性也難以享受與孩子相處、陪伴孩子長大的樂趣。長期缺少父母雙方的共同陪伴,也不利於孩子人格的健康發展。劉天紅/整理 中國婦女報

    首先看一下,什麼是喪偶式育兒,一個精準狠毒的新詞,它是一種現象,指的是:意指家庭中某一方獨自照料孩子,家庭教育中另一方(多指父親)的顯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邊,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援,如早出晚歸、子女很難見面、無語言交流等,猶如喪偶一般。

    家庭教育中爸爸參與度較低對孩子心理最常見的影響就是“父愛缺乏綜合症”。所謂“缺乏父愛綜合症”是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父愛或爸爸沒有參與孩子教育而導致孩子在生理、心理上所表現出來的不良狀況。

    但是研究發現,父親參與度高、受到更多關愛的孩子其心理狀態更健康,認知能力也更強。如果父親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照顧孩子,他們在教育和經濟上的成就會更大,不良行為的比例也會更低,並具有更強的同情心和社交能力。

    這些發現適用於不同社會經濟背景下的所有孩子,他們成長過程中不論母親的參與度有多高。

    我們國家受中華五千年文明發展留下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影響。目前中國多是母親擔任育兒角色,但是現在很多女性並不是只在家裡帶孩子而已,很多是職場女性,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工作時,由家裡老人或者找保姆照顧,下班後要自己照顧孩子,輔導作業,此時家庭的父親呢?

    有的為了自己的孩子、家庭,拼命工作,想要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能夠上更好的學校,生病能住更好的私立醫院,或想給孩子買房買車。這類父親大多是妻子全職太太在家,丈夫一人承擔家庭經濟來源,或者雙方均工作,自己承擔家庭大部分開支,所以辛苦工作點,讓妻子可以上個小班,不用加班,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家,那麼自己照顧家庭帶娃的時間會少些再所難免。這種父親本身沒有什麼特別的硬傷,除了工作忙碌,通過雙方的溝通應該是可以找到合適的平衡點的,在不影響家庭生活品質的大前提下,適當犧牲點工作時間,多陪陪孩子,以達到雙方共同來養育孩子的模式。

    有的父親,是獨子,自身一直不夠成熟,成家後也沒意識到自己要擔負起家庭的重擔,平時有父母包辦一切,家務和帶娃都會幫忙,妻子也帶娃忙家務,自己還是個孩子,和沒成家前一樣的狀態,下班後就是刷抖音,玩遊戲,一方面也覺得自己還是個大孩子,根本做不好一個父親,所以從不參與照料孩子,連基本的抱抱都很少去做,更別提換尿布,餵奶,拍嗝,洗澡了。這類父親就比較可怕了,就是俗稱的“巨嬰”,得想各種辦法讓他們慢慢成熟起來,可以和他的媽媽一起努力,打造一個成熟的男人,讓他為家庭,為孩子付出他的愛和時間,給孩子一個良好的親情撫養環境,有益於孩子身心健康。

    但是總而言之,我覺得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一致的,要看的就是愛自己更多還是愛孩子更多,願意不願意為家庭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一個家庭是一個整體,有父親、母親和孩子,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庭角色,誰都不可以缺席,誰也都不可以坐享其成,對努力付出的人指指點點,大家都應該去付出,去努力,讓這個家庭變得更好,讓孩子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對他未來的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不管是哪樣的父親,只要現在還處在婚姻生活中,那麼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被接受的,哪怕妻子心中有不滿,也是覺得可以改造或者存在有待提高的空間的。

    如果真的不能接受的話,也要看看妻子內心的訴求是什麼,是說出來,讓對方去改進,還是說對丈夫徹底心灰意冷,連說都不願意去說,所以說接受不接受不重要,你說你不能接受,又怎麼樣呢,你有沒有嘗試去改變呢,一味的抱怨或藏心裡生悶氣,是沒用的,我更看重努力的過程和達到的結果,行動起來,讓家庭更和諧。

    Hi,我是米兜媽媽,醫學碩士一枚,專注科學育兒,提倡親情撫養,溫暖陪伴,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媽媽

  • 3 # 孑生

    “喪偶式育兒”是最近比較火的一個詞,它是指目前社會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比如父母離異、長期外出、留守兒童,或者一方早出晚歸、子女很難見面、無語言交流等。

    首先,我們應該弄明白為何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

    1、做不好,很多寶爸都是第一次當爹,也許自己還是一個孩子,雖然開始明白很多責任,但是要完全改變之前無拘無束的生活模式,不得不去學著照顧家庭照顧孩子,有時想想這樣的男人還是很累的。一方面要掙錢養家,回到家要學著去帶孩子陪孩子,但是在這過程中發現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加上有時煩累,做不好甚至開始發火開始懈怠,於是把帶孩子的問題索性交給爺爺奶奶和寶媽。

    2、男主外的傳統觀念影響。中華五千年文明發展留下了很多傳統,“男主外女主內”就是其中一個,男人就應該在外打拼賺錢養家,女人在家負責家務育兒帶娃。餵飯、陪孩子聊天、督促孩子學習開家長會就成了寶媽的事情。

    長期這種喪偶式育兒帶來很多不可避免的問題,所以現在也成了社會的一個問題。除了造成很多家庭矛盾引發夫妻爭吵甚至導致夫妻關係的破裂,而最主要的影響還是對孩子。比如認知發展障礙,研究表明,一個健康完整的家庭對孩子認知發展要比離異家庭好很多。對孩子也會產生個性缺陷,例如軟弱膽小,缺乏信心意志力薄弱等。

    如果家庭面臨這種問題,出現喪偶式育兒,能家庭溝通去避免這種問題最好,畢竟孩子是你們愛情的結晶,需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讓寶爸改變少帶孩子的情況,其實多半看寶媽如何去做,先試著和寶爸一起陪孩子,遇到寶爸不會的多的耐心,多鼓勵少批評,讓寶爸找到一些方法並能總結出經驗。然後放手讓寶爸獨立帶娃,先敢於嘗試,讓寶爸獨立去解決遇到的問題,漸漸樹立信心。

    但是有些家庭就是這種“喪偶式育兒”避免不了,比如離異家庭,父母一方外地工作,寶爸經常出差等,那這就需要寶媽努力去平衡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多傾注心力!每個家庭都會或多或少的遇到生活帶給我們的壓力和問題,只有真誠去對待,相信會更好!

  • 4 # rose

    大多數的喪偶式育兒對於寶媽來說都是不太好接受的,但大多數又是被形勢所迫,畢竟這個社會的生活成本太高了。如果爸爸可以朝九晚五的工作並且可以保證家庭大部分的生活開支,還是願意陪著孩子一起成長一起玩樂的。

    但是!如果爸爸有時間卻不願意陪孩子一起成長,不願意跟媽媽一起承擔家庭角色分擔家庭責任,那麼,這個爸爸要來幹什麼,直接有多遠滾多遠!

  • 5 # 90後果果

    我想這次大部分幫忙都不願意接受的,因為我也是一名寶媽,爸爸天天在外面上班,一年也就回家幾次,平時工作也忙,跟小孩的溝通也比較少,我現在是全職寶麻,天天自己一個人在家帶孩子,感覺又當爹又當媽,和沒有老公是一樣子。小孩對爸爸的印象也沒有那麼的深,視訊不想接電話,也不想接,我怕長大了對他,也沒有感情。

    他對我兒子也是這樣子的,感覺小孩子隨便管一管就可以了,對我也是不夠關心,我感覺我跟他現在,連親情都快沒有了。現在的社會對女性要求太高,要會做飯,洗衣服,還要帶孩子,還要工作。如果你帶不好孩子,老公還會覺得你怎麼孩子都帶不好?沒有人心疼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5萬左右買什麼車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