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成本是一個組織為了實現自己的組織目標,創造最佳經濟和社會效益,而獲得、開發、使用、保障必要的人力資源及人力資源離職所支出的各項費用的總和。 根據人力資源及其管理本身的特點,人力資源成本可以分為獲得成本、開發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和離職成本等五大類。 1.人力資源的獲得成本 人力資源獲得成本是組織在招募和錄取員工的過程中發生的成本。主要包括招募成本、選擇成本、錄用成本、安置成本等四種。 2.人力資源的開發成本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組織還需要對已獲得的人力資源進行培訓,以使他們具有預期的、合乎具體工作崗位要求的業務水平。這種為提高員工的技能而發生的費用稱為人力資源的開發成本。人力資源開發成本,是組織為提高員工的生產技術能力,為增加組織人力資產的價值而發生的成本,主要包括上崗前教育成本、崗位培訓成本、脫產培訓成本等。 3.人力資源的使用成本 人力資源的使用成本是組織在使用員工的過程中發生的成本。主要包括維持成本、獎勵成本、調劑成本等。 4.力資源的保障成本 人力資源的保障成本,是保障人力資源在暫時或長期喪失使用價值時的生存權而必須支付的費用,包括勞動事故保障、健康保障、退休養老保障、失業保障等費用。 5.人力資源的離職成本 人力資源的離職成本是由於員工離開組織而產生的成本,包括離職補償成本、離職前低效成本、空職成本等。 進行人力資源成本核算,應設定相應的會計科目: 一.“人力資產” 人力資產記錄人力資源的原始取得價格和價值增減變動情況,按期對人力資源進行攤銷(類似“固定資產”科目)。 下設反方向科目“累計攤銷”; 擬設立備抵賬戶“人力資源流動準備”; 所謂人力資源流動準備是指考慮到當今企業中人力資源流動頻繁的情況,擬設立“人力資源流動準備”這一備抵賬戶,根據本企業經驗或參照同行相似者情況按期計提備抵,實際發生人員流動時再登出確認損失。操作如下: (一)計提時 借: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 貸:人力資源流動準備 (二)發生流動時 借:人力資源流動準備 貸:人力資產 二.“人力資源成本” 下設四個二級科目:取得成本、開發成本、離職成本和使用成本; (一)工資等常規成本作當期費用化處理。分錄如下: 借:人力資源成本──使用成本──某人 貸:應付工資──某人 應付保險費──某人 應付福利費──某人 借: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 貸:人力資源成本──一使用成本 (二)對於年底雙薪等與企業當期實際經濟效益關聯不緊密的支出,則應視各企業實際情況而定。 1.如果企業的業績較好且營運穩定,在年初即有較大把握估計年底雙薪的數額,則應在該年度的各會計期間事先預提。分錄如下: 計提時: 借:人力資源成本──使用成本──某人 貸:應付年底雙薪 發放時: 借:應付年底雙薪 貸:銀行存款(現金) 2.反之,則平時不預提,若年底效益好可發放此類現金,則直接進入費用。分錄如下: 借:人力資源成本──使用成本──某人 貸:銀行存款(現金) (三)各會計期末將應分擔的取得、發生作成本費用化處理。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 貸:人力資源成本──取得成本 ──開發成本 (四)由離職而引起的成本費用直接進入當期損益。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 貸:人力資源成本──離職成本 三.“人力資源收入” 所謂人力資源收入是指用以記錄人力資源創造的經濟收入。 期末將“人力資源成本”貸方累計攤銷額轉入該科目借方。貸方餘額表示人力資源盈利;借方餘額為虧損。分錄如下: 借:人力資源收入 貸:人力資源攤銷
人力資源成本是一個組織為了實現自己的組織目標,創造最佳經濟和社會效益,而獲得、開發、使用、保障必要的人力資源及人力資源離職所支出的各項費用的總和。 根據人力資源及其管理本身的特點,人力資源成本可以分為獲得成本、開發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和離職成本等五大類。 1.人力資源的獲得成本 人力資源獲得成本是組織在招募和錄取員工的過程中發生的成本。主要包括招募成本、選擇成本、錄用成本、安置成本等四種。 2.人力資源的開發成本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組織還需要對已獲得的人力資源進行培訓,以使他們具有預期的、合乎具體工作崗位要求的業務水平。這種為提高員工的技能而發生的費用稱為人力資源的開發成本。人力資源開發成本,是組織為提高員工的生產技術能力,為增加組織人力資產的價值而發生的成本,主要包括上崗前教育成本、崗位培訓成本、脫產培訓成本等。 3.人力資源的使用成本 人力資源的使用成本是組織在使用員工的過程中發生的成本。主要包括維持成本、獎勵成本、調劑成本等。 4.力資源的保障成本 人力資源的保障成本,是保障人力資源在暫時或長期喪失使用價值時的生存權而必須支付的費用,包括勞動事故保障、健康保障、退休養老保障、失業保障等費用。 5.人力資源的離職成本 人力資源的離職成本是由於員工離開組織而產生的成本,包括離職補償成本、離職前低效成本、空職成本等。 進行人力資源成本核算,應設定相應的會計科目: 一.“人力資產” 人力資產記錄人力資源的原始取得價格和價值增減變動情況,按期對人力資源進行攤銷(類似“固定資產”科目)。 下設反方向科目“累計攤銷”; 擬設立備抵賬戶“人力資源流動準備”; 所謂人力資源流動準備是指考慮到當今企業中人力資源流動頻繁的情況,擬設立“人力資源流動準備”這一備抵賬戶,根據本企業經驗或參照同行相似者情況按期計提備抵,實際發生人員流動時再登出確認損失。操作如下: (一)計提時 借: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 貸:人力資源流動準備 (二)發生流動時 借:人力資源流動準備 貸:人力資產 二.“人力資源成本” 下設四個二級科目:取得成本、開發成本、離職成本和使用成本; (一)工資等常規成本作當期費用化處理。分錄如下: 借:人力資源成本──使用成本──某人 貸:應付工資──某人 應付保險費──某人 應付福利費──某人 借: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 貸:人力資源成本──一使用成本 (二)對於年底雙薪等與企業當期實際經濟效益關聯不緊密的支出,則應視各企業實際情況而定。 1.如果企業的業績較好且營運穩定,在年初即有較大把握估計年底雙薪的數額,則應在該年度的各會計期間事先預提。分錄如下: 計提時: 借:人力資源成本──使用成本──某人 貸:應付年底雙薪 發放時: 借:應付年底雙薪 貸:銀行存款(現金) 2.反之,則平時不預提,若年底效益好可發放此類現金,則直接進入費用。分錄如下: 借:人力資源成本──使用成本──某人 貸:銀行存款(現金) (三)各會計期末將應分擔的取得、發生作成本費用化處理。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 貸:人力資源成本──取得成本 ──開發成本 (四)由離職而引起的成本費用直接進入當期損益。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 貸:人力資源成本──離職成本 三.“人力資源收入” 所謂人力資源收入是指用以記錄人力資源創造的經濟收入。 期末將“人力資源成本”貸方累計攤銷額轉入該科目借方。貸方餘額表示人力資源盈利;借方餘額為虧損。分錄如下: 借:人力資源收入 貸:人力資源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