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漢明

    張俊與韓世忠劉光世岳飛被後世評為南宋中興四大名將,標題所說的抗金名帥應是這位張俊!

    張俊是抗金名將不假,但此人確是個政治投機高手,在趙構南渡是便擁立趙構為帝從此便成為趙構親信,在往後平定劉苗兵變及阻擊金兵都是戰功卓越,但此人品行不端貪財好色,大肆斂財圈地,各位看官應該清楚真正殺害岳飛的元兇是宋高宗趙構,而秦檜變是趙構手中的刀,而張俊素來與岳飛不和,朝堂上張俊於秦檜相互報團取暖狼狽為奸,加之張俊的政治投機他當然明白趙構的意圖,所以成為了殺害岳飛的幫兇之一。

  • 2 # 簡單點挺好7

    張浚本就不是什麼抗金名將,不知為何被確定為中興四將之一。但其人卻連戰場都沒怎麼上過。

    張浚帶的兵被人稱為花腿軍,都是一些長的好的兵,還在腿上刺青,就相當於現在的儀帳隊,其主要作用是為了守護臨安。後來他又帶人為高宗建皇宮,以及為許多高官建府宅,這又成了工程兵,這也自然受到皇帝的賞識,。但其人卻及少參與抗金戰爭,自然軍功就少了,岳飛和韓世忠屢建奇功,這傢伙難免心生嫉妒,當得知秦檜與嶽不和想要害岳飛之時,自然是一拍即合,所以他後來積極參與策反王貴以及陷害岳飛的活動。

  • 3 # 歷史春秋網

    張浚,是南宋時期與岳飛、韓世忠、劉光世等人齊名的抗金名將,也算是個民族英雄,其職位比岳飛還高,曾經當過南宋丞相,是岳飛的上級,乃是西漢留侯張良之後。但就是這位一位主戰派,卻曾經推薦過秦檜,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歷史上記載的很清楚,史載“秦檜為行營留守,張浚薦之也”,張浚為什麼推薦秦檜呢?歷史也記載了原因:“張浚以檜在靖康中建議立趙氏,不畏死,有力量,可與共天下事,一時仁賢薦檜尤力,遂推引之。”。原來,秦檜曾經有過一段光輝的歷史。北宋末年,秦檜是堅決的主戰派,上書對於南侵的金軍“不宜示怯,以自處削”,對於宋欽宗委任的“求和大使”,三次辭職,對於金軍的訛詐割地要求,堅決反對。靖康之恥,北宋滅亡,金國為了有效統治中原宋國,議立異姓張邦昌為帝,秦檜上書金帥,堅持反對,建議立趙氏,存宋朝一脈。這就是張浚舉薦秦檜的主要原因。

    但後來的秦檜,和大漢奸汪精衛一樣,前後判若兩人。秦檜在靖康之恥後被俘,回國後得到宋高宗的重用,變成主和派,不但害了岳飛,連舉薦過他的張浚也深受其害。先是被秦檜等人排擠出朝,後因力主抗金被秦檜罷去檢校少傅、節度使、國公官爵。秦檜死後,又遭秦檜餘黨万俟卨、湯思退排擠,以罷相逝世,事實證明,他舉薦秦檜,犯了識人不明之錯,他看錯了秦檜這個小人。

  • 4 # 為國釣魚

    謝老師邀

    秦檜是兩宋時期可與歐陽鋒、黃藥師、洪七公、郭靖、楊過齊名的武學高手,史載

    秦檜政和五年中進士,先後補密州教授,歷太學學正等閒職

    據秦檜的同事說,這傢伙“好腮動”,意思就是秦檜喜歡磨牙,其實他們不知道秦檜是在修煉一種極高深的內功;“擅庶事”,人稱“長腳”,意思是秦檜跑腿辦雜務很麻溜,其實他們不知道秦檜早已煉成凌波微步

    秦檜潛伏金營,完顏昌圍楚州,秦大俠掌斃諸多持械看守,帶著老婆、婢女、僕人,攜重金突破金人圍困,遇將斬將、逢神殺神,勝利迴歸南宋

    秦檜出手,例不虛發,神功護體,毫髮無損

    秦檜使毒手段不在歐陽鋒之下,史載“紹興十七年上巳日,都統制田師中大會諸將,(牛)皋遇毒,明日卒。或言秦檜使師中毒皋雲”。田師中一介莽夫,殺人應該用刀子,毒藥這玩意自然來自主謀

    秦檜的毒,精準、緩發、無色無味,實乃居家旅行之良品

    滄海橫流,方顯高手本色

    秦檜迴歸,趙構喜出望外,“秦檜至行在,士論疑之,範宗尹、李回奏其忠而薦其才”,建炎四年十月二十八日,“秦檜除禮部尚書”

    沒多久,金人搜山檢海捉趙構,中興之主放散百司,飛天遁地。長腳大俠是否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特長不得而知,反正趙構把行在從海船改為陸地後,紹興元年二月十四日,“秦檜除參知政事”

    做了副相的秦大俠一度膨脹

    面對這傢伙明目張膽的討官行為,趙構沉默了

    明討不成,秦檜採用迂迴策略,拉攏諫官打擊競爭對手,為自己造勢

    紹興元年七月,範宗尹罷相,趙構召呂頤浩赴臨安,八月二十三日,以秦檜為相

    直到九月二十一,呂頤浩的任職命令才下達

    呂頤浩絕不是省油的燈,一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獨門絕技讓秦檜吃了個大鱉先趕走李回再夥同一幫大臣說動趙構,驅逐秦檜及其黨羽

    紹興二年八月二十七日,秦大俠做了一年零四天宰相後遭落職,趙構很生氣,宣稱對秦檜“永不復用”

    呂頤浩引薦趙鼎出任高官,沒想到趙鼎是一個耿直boy,先後與辛炳彈劾呂頤浩紹興三年八月底,趕走秦檜一年後,呂頤浩罷相

    這時南宋就剩一個還在丁母憂的朱勝非宰相

    紹興四年三月八日,農曆婦女節,趙鼎除參知政事;三月十五日,張浚因陝西富平戰敗上聞朝廷罷

    四月七日,御使中丞辛炳辛大嘴因“屢言宰執大臣之罪而罷黜之,出知漳州”

    八月三日,趙鼎除知樞密事川陝宣撫處置使,都督川陝荊襄諸軍事。(趙鼎沒赴任,呆在臨安)

    八月二十四日,朱勝非因長期丁母憂不修政事罷相

    九月二十七日,趙鼎為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

    其時,劉豫正夥同金人侵淮,趙構派魏良臣、王繪使金求和金軍萬戶在關心趙構和韓世忠之餘,也沒忘記問候單掌殺了一堆金人的秦檜

    十月初八,主戰中堅張浚復出為資政殿大學士兼侍讀;

    十一月,趙構親詔張浚“榜朝堂”,號召全華人民向張浚同志學習;

    十二月,張浚沿江勞軍,韓世忠、張俊、劉光世紛紛表示:“士見公來,勇氣十倍”

    紹興五年正月,金兵退過淮北

    二月十三,張浚為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都督諸路軍馬,遷趙鼎為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都督諸路軍馬

    趙鼎與張浚剛開始處得很融洽

    “公既除相,與鼎益相勉勵,同志協謀,以為為治之要必以正本清源為先務,誠能陳善閉邪,使人君無過舉,則國勢尊安,醜虜自服”~張浚行狀

    然而,執政過程中張浚與趙鼎慢慢就槓上了,比如紹興六年十月,金兵大舉南下,張浚在前線督軍,劉光世想跑路,以書上趙鼎,趙鼎同意了說好的趙構親征,前面正打得熱鬧,趙鼎和趙構卻跑回了臨安

    並不是南宋軍隊不能打,金兵也不是傳說的那樣能打,劉光世這種跑路先鋒被張浚逼著也能打勝仗

    趙鼎這種隊友在張浚眼裡看來自然不太滿意,秦檜不是自稱殺金人不眨眼嘛,不能浪費人才啊

    雖然,秦檜這種人是連個準備官也要爭個先後的

    紹興六年十月十一日,“浚以檜柔佞易制,存入使備員”,不久“召秦檜樞密院使”

    共事一段時間後,張浚發現秦檜沒那麼簡單趙構問:有哪些人可以重用呢,你自己舉薦的秦檜如何?

    張浚答:相處後才知道這傢伙是個卑鄙小人

    紹興七年九月十三日,張浚以“失謀誤國”落職,提舉江州太平觀

    透過細細觀察,趙構發現秦檜這傢伙不但腳功、掌功了得,更煉得一幅好鐵膝

    紹興八年正月初八,詔呂頤浩赴行在,頤浩受譖,不用

    紹興八年三月初七,秦檜為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

    六月,金人求和,“鼎堅執不可,秦檜順上旨,謂和為便,鼎以二相議不同,乞罷宰相,不許”透過紹興第一次議和,秦檜完全明白了趙構的心思,擠走了趙鼎,直至獨相掌握南宋朝政

    寫這麼多,其實就三點

    1.秦檜任相,不過是南宋朝官亂斗的結果

    2.秦檜獨相,不過是挾金人以自重,順應趙構力主和議的結果

    3.略微正常一點的人都不可能喜歡秦檜這傢伙,成為檜粉只是某些人腦子抽抽的結果

    當然,如果你真以為秦檜是武林高手,建議及時IQ充值

    再次善意提醒檜粉:按時服藥

  • 5 # 九龍山下閒

    跟曹公學文化 張浚與岳飛之死

    其實,在南宋主戰派中張浚和岳飛,都屬於那種主張與金抗戰到底,收復北方土地,達到光復北宋的目的,本質上他們也沒有責任。他們之間雖然有爭執,但是基本上還是在抗金前提下,真是由於抗金派直接不團結 才是趙構對主戰派逐漸失望,同時趙構的主戰與張嶽直接回復北宋是完全不同的。對於宋高宗,他只想守住長江,與金分江而治,讓南方百姓在他的帶領下走向繁榮和安定,雖然歷史多有爭議,但是也確實穩妥的政策。

    這裡張浚,不是那個中興四將的張俊,那個確實幫助了趙構,協助了秦檜陷害岳飛幫兇。張浚(1097—1164),出身官宦人家,幾度拜相。此君早年雖曾依附主張苟安逃跑的宰相黃潛善,也曾附和黃潛善排擠著名的主戰派宰相李綱,但張浚是一個堅定的主戰派大臣,與一味求和的黃潛善並不是一類人。特別是宋高宗趙構遭遇苗劉兵變時,張浚為趙構復位出了大力。

    此後,張浚很受趙構的重用,成為南宋初年一度“總中外之任”的顯赫人物,吳玠、劉錡、楊沂中、虞允文、楊萬里等名臣良將都得益於張浚的提拔重用,對於岳飛,張浚也非常欣賞器重,稱讚說當時的將帥唯有岳飛、韓世忠可以託付大事。

    但是,張浚與秦檜知遇之恩,秦就是張浚推薦給趙構的。張浚卻是主戰派的,雖然他不會打仗,在與金對抗中基本都是以敗仗為主,但是對於趙構,張浚有擁戴之恩,趙構開始之所以主戰,一是長江三大抗金戰區沒有形成,用時也是拜他為相的原因。但是,作為宋傳統,畢竟張浚是相,文官最高領袖,都天然對武館有一種防禦之心,因此,他與岳飛交惡,主要還是為南宋著想,防止岳飛軍權太強大,這就是他與趙對話,造成岳飛一氣之下辭職回家替母守孝,從而然趙構徹底對抗戰派失望,免去張浚相職,同時秦檜那種議和派佔了上風,從而使岳飛這種鐵桿抗金將領,與南宋當時方針截然相反,才讓趙構動了殺心。

    說得趙構跟主張派失望應該源於一場戰爭——淮西兵變

    大家都知道,從趙匡胤開始都是以文官為主,防止武官強大跟他一樣躲帝王知位。因此張浚對岳飛既欣賞也擔憂,則是出於趙宋王朝對武將那種刻骨銘心的猜忌。南宋初年,武將的政治地位急劇上升,這顯然與宋朝崇文抑武的祖宗家法格格不入。於是,升任宰相張浚開始謀劃消弱武將兵權,他首先拿中興四將之一的劉光世開刀,由此釀成了著名的淮西兵變。

    劉光世雖也名列中興四將,但其人比張俊還差勁,是個有名的逃跑將軍。不過他的5萬多部眾,多為陝西勁卒,麾下兩個主要將領王德、酈瓊都剽悍善戰。1137年,劉光世首先被罷黜,而宋高宗原已答應將劉光世所部劃歸岳飛,擴充其兵力以恢復中原。但此議遭到時任樞密使的秦檜的反對,張俊出於嫉妒岳飛也極力反對,而時任宰相的張浚出於防範武將勢力做大的目的,也堅決反對將劉光世所部劃歸岳飛統轄。為此,張浚與岳飛發生了激烈爭吵。

    《宋史·岳飛傳》記載了兩人的對話:

    浚謂飛曰:“王德淮西軍所服,浚欲以為都統,而命呂祉以督府參謀領之,如何?”(王德為淮西軍士眾所敬服,我想任用他為都統,而讓呂祉以都督府參謀的身份率領這支部隊,你以為如何?)。

    飛曰:“德與瓊素不相下,一旦揠之在上,則必爭。呂尚書不習軍旅,恐不足服眾。”(王德同酈瓊向來不相上下,一旦提拔王德位於酈瓊之上,那麼必然發生爭執。呂祉不熟悉軍隊事務,恐怕不能讓士眾信服)。

    浚曰:“張宣撫(指張俊)如何?”

    飛曰:“暴而寡謀,尤瓊所不服。”(他為人殘暴而缺乏智謀,尤其為酈瓊所不服)。

    浚曰:“然則楊沂中爾?”(那麼楊沂中又怎麼樣?)

    飛曰:“沂中視德等爾,豈能馭此軍?”(楊沂中與王德差不多,又怎能統馭這支軍隊?)

    浚艴然(極不高興的樣子)曰:“浚固知非太尉不可。”(我知道非你不可)

    飛曰:“都督以正問飛,不敢不盡其愚,豈以得兵為念耶?”(都督鄭重其事地徵求我的意見,我不敢不全部說出我的愚見,哪裡是想得到這支兵馬的指揮權呢?)。

    這次爭吵的結果是岳飛“即日上章乞解兵柄”,“終喪服”,給母親守孝去了。而張浚也十分震怒,“奏以張宗元為宣撫判官,監其軍”。

    此前,張浚與岳飛毫無矛盾,這次激烈爭吵令這兩位主戰派的骨幹人物產生了很深的芥蒂。張浚對岳飛的意見置若罔聞,將劉光世所部收歸自己兼任的都督府直接管轄,並以劉光世部將王德任左護軍都統制、酈瓊任副都統制,以兵部尚書、都督府參謀軍事呂祉節制。此後的事態發展完全不出岳飛預料,酈瓊不服王德居其上,多次申述不被重視。同年八月,酈瓊殺呂祉等,裹脅4 萬人叛變投向偽齊。九月,張浚以處置不當而罷相,宋高宗趙構氣急敗壞地說“張浚措置三年,竭民力,耗國用,何嘗得尺寸之地,而壞事多矣”,將張浚貶居永州(今屬湖南)。

    淮西兵變帶來的惡果並不僅僅在於4萬多精兵投降敵國及江淮防線的嚴重削弱,更嚴重的後果則在於南宋朝堂主戰派力量的失勢。由於張浚的失策,主戰派被排擠出中樞,秦檜等主和派逐步開始把持了朝堂大政方針。

    因此,要說張浚真心沒有想把岳飛怎麼樣,從後來岳飛被陷害,他也已經失勢。硬要是有責任,也只是同時抗戰派不團結,張浚與趙構談話,使岳飛管轄劉光世所部夢想破滅,直接賭氣回家守喪,從而造成淮西兵變,讓趙構開始走向議和派,從而使岳飛那種抗金在南宋中顯得各位戳宋高宗眼,因為在金議和中提出殺岳飛是首要條件時,岳飛之死就成為必然。

    張浚的失策,不僅僅讓自己遠離權力中心,同時也為抗戰派一個個成為議和犧牲品,但是這都不是張浚願意看到的,因為他作為丞相,盡到自己本職,皇帝要殺人與他何關!

    2018年元月3日於宜昌夷陵吾同齋

  • 6 # 歲七夸父

    北宋滅亡後,張浚、岳飛、韓世忠成為抗金的名將,積極抗金。而秦檜則在靖康之恥之後,被金兵俘虜,隨後投降金朝,之後又藉機逃回南宋,成為叛國者、歷史有名的大奸臣,主張與今和議,其實質就是為了保全自己的榮華富貴,偏安一偶。

    按理說,一個抗金名將張浚,一個大奸臣、議和派代表秦檜,兩人絕不會走到一起的,但出人意料的是,兩人合起夥來,把岳飛北伐抗金的大業一手毀掉了。那麼是什麼原因,才會讓原本失火不容的兩人走到了一起呢?

    紹興七年,在岳飛、張俊、韓世忠等抗金將領的積極對戰中,南宋軍隊取得了一系列軍事勝利。當時抗金形式大號,宋高宗也是喜出望外,對岳飛也是格外看重,最後決定授予岳飛更大的兵權:將全國絕大部分的軍隊交給岳飛管理,張浚等人不受岳飛的管轄,其他的將領都要受到岳飛的管轄。

    此令一出,岳飛興高采烈:自己渴望的北伐大業終於要實現了,皇帝授予自己節制眾多將領權力,將會讓自己能有效協調南宋的軍隊,積極抗金。

    有人高興了,有人就會不高興。這下秦檜不高興了,自己本是議和主張的大臣,怎麼能讓岳飛這樣的抗金派取得軍隊的絕對指揮權?等岳飛做大了,自己通敵叛國的事情、遲早要敗露,所以必須要搞垮岳飛的北伐計劃。

    有了想法,秦檜把眼光朝抗金將領身上一瞅,發現張浚是個好人,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張俊這個人有抗金的志向,但是打仗不行,可是偏偏這傢伙還總是自命不凡,認為自己比岳飛牛逼哄哄的,如今這岳飛得了如此大的軍事權力,而張俊就是個空頭司令,必定心裡不高興。

    於是,秦檜三言兩語,就把張浚搞到一夥了,張浚也忘了自己的抗金主張。接著,兩人就到高宗面前,講了一番大道理:高宗啊,岳飛掌握這麼大的軍事權力,如果岳飛興兵作亂該怎麼辦呢?倘若岳飛不做亂,岳飛傭兵必會功高震主啊。

    接著引經據典說了一番。高宗一想確有這麼一回事,我大宋立國之本就是要分化將領的軍事權力,免得武將亂朝;這議和派的秦檜反對岳飛,倒是有極大的徇私嫌疑,而這張浚本就是抗金將領,跟岳飛可是一條戰線的人啊,如今他也來勸朕,這岳飛必定不能授予如此大的兵權。

    很快,高宗立馬撤銷了岳飛的兵權,岳飛的北伐大業計劃也隨之泡湯。這其中,張浚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了這一次合謀劃,秦檜與張浚算是有了交情:秦檜要除掉岳飛這樣的優秀將領,從而為和金掃除障礙;張浚想自己施展軍事才華,但岳飛始終比自己優秀,老壓著自己、何時才能出頭呢?只有幹掉岳飛,自己才能出人頭地。

    紹興十一年,金國背盟,金國將領兀朮再次南侵。此時,岳飛等將領積極抗金,大敗兀朮,連續收復大量失地,抗金形勢一片大好。

    還是老情況,有人開心了,有人就不開心了。秦檜不開心了,岳飛抗金這麼厲害,我這議和派的首領地位不保,所以必須幹掉岳飛。

    於是,秦檜三言兩語搞定高宗,把抗金的各路將領召回,接著剛剛收復的失地、立馬就被又金兵佔領了。秦檜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密奏高宗,要高宗學習太祖皇帝“杯酒釋兵權”,把各路將領的兵權全部解除。接著,各路將領回家吃瓜去了。

    岳飛不是吃瓜的料子,岳飛要的是收復中原失地,打敗金朝,於是和秦檜這樣的議和派發生了巨大爭執。恰巧,這時尋求議和的金國將領提出、殺岳飛才能議和的條件。這下秦檜高興了,要徹底搞死這個勁敵。

    可岳飛是名滿天下的抗金大將,那到底該如何幹掉他呢?這時,秦檜再次想到了張浚。於是對張浚說,張浚啊,我兩合作幹掉了岳飛,你就可以建功立業了,誰也不能跟你搶軍功了。

    張浚一聽,大喜過望,心想自己發達了這次,很快兩人達成合作。於是張浚誣告岳飛部將謀反,秦檜指使人彈劾岳飛,最後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幹掉了岳飛。而張浚,就是最大的幫兇,陷害了岳飛,成了抗金派中的最大惡人。

  • 7 # 溫毅陽

    張浚薦引秦檜共政應該是在紹興六年底,其風頭正勁的時候。

    當時的歷史背景是這樣的,偽齊劉豫打著金軍的旗號,分三路南下侵宋,時任左僕射的趙鼎判斷失誤,以為真是金軍大舉來犯,急令兩淮駐軍退保長江防線,後來才知道上當了,時任右僕射的張浚連夜跑到淮西前線親自督師,這才一舉擊退來犯之敵。

    趙鼎因為這件事引咎辭職,張浚為了找個好幫手襄助他,就把此前被呂頤浩排擠走的秦檜拉回來做樞密使。

    他的理由很奇葩,說當年靖康之亂時,時任御史中丞的秦檜,一直反對張邦昌稱帝,堅決主張擁立趙氏,久經考驗的秦會之是個有力量的大忠臣,應該得到朝廷的重用。

    可惜這種想法沒堅持多久,淮西軍變之後他被迫下臺,臨走的時候苦喪著臉對趙構說:“近與共事,始知其暗”,然而已經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同軌,書同文的秦為何被稱為暴秦?